美文网首页
团队管理 | 小心别跌入彼得怪圈

团队管理 | 小心别跌入彼得怪圈

作者: 小秘来了 | 来源:发表于2017-12-21 11:19 被阅读0次

团队内部是否常有这样的沟通场景:

高层:推出的政策总是执行不下去,你们中层要有执行力!

中层:老板就会画大饼,变化还总比计划快,下面员工素质跟不上!

员工:主管总是对我不满意,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不知要干啥?

场景背后直接反应了团队管理中的问题:

老板觉得中层不利,替中层思考;

中层觉得基层不行,替基层思考;

基层觉得老板无能,替老板思考;

总结起来,问题是彼得原理在作祟,所谓彼得原理就是组织中大部分岗位都由能力不足的人员担任(在等级制度中,所有人都将被最终提拔到一个无法胜任的位置上),典型的彼得怪圈现象是领导能力不行,雇佣平庸而非杰出的下属,员工人浮于事,团队整体效率低下。

彼得原理之所以出名,因为几乎所有团队都无法逃避它。虽然无法避免,却仍有减轻和解决的办法:

1. 企业的用人标准应以职位要求选择合适的人

随着团队的发展,从基层提拔中层领导是每个团队都需要考虑的事情,而提拔准则应以管理能力为主,业绩绩效为辅。

通常技术型管理者,往往从技术工作做起,按绩提拔,对技术专家有优势,便于指导技术工作,但也往往容易导致团队钻技术的牛角尖,而疏于沟通和协作。专业技术是他们最大的优点,也是他们最大的弱点,将技术优秀的技术专家提拔为管理者,结果往往是公司少了一位特别能干的技术专家,却多了一位糟糕的管理者。

2. 被提拔的管理者应及时调整角色,重心从理事变为管人

身为团队管理者,如果每天还都埋头于具体工作,那团队无疑已经深陷彼得怪圈,管理者做的事情越多麻烦越多,团队成员怨声载道,整体效率低下。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定是管人为先,理事在后,作为管理者,管理工作和具体工作大致满足80/20原则,这样的比例较为合理。除非有过管理经验,不然刚刚从基础提拔为Leader的新人都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把工作重心变为沟通和协调。能够对下属任人唯贤、各尽其职才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当团队出现彼得怪圈现象时,不妨从上面的探讨中找找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方能改善现状。关注“小秘来了”,了解更多团队管理方面的分享。

相关文章

  • 团队管理 | 小心别跌入彼得怪圈

    团队内部是否常有这样的沟通场景: 高层:推出的政策总是执行不下去,你们中层要有执行力! 中层:老板就会画大饼,变化...

  • 只定最重要的目标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所有的“管理”,核心都是“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核心,是“时间管理”。浪费别...

  • 《可复制的领导力》读书笔记

    团队管理的内容: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如何进行目标管理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做出论...

  • 3.3-技能交换-我的团队“管理”方法论(持续优化)

    团队管理(野路子 谈到管理,这里先拜拜德鲁克、彼得圣吉几位大师,学识尚浅,聊一聊管理经历和经验。 迄今为止,最多的...

  • 团队的核心

    团队核心!团队文化 在发展一个团队的过程中,每个团队都必须有团队的核心和团队的文化。管理学家和彼得。圣洁曾说过,组...

  • 学习笔记-书单与复盘4

    “建设团队”的5本书。 1.彼得·德鲁克的《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建设团队”模块的基础书籍,推荐你只字不差地仔细...

  • 晚安💤

    最近,进去怪圈时段,要问什么怪圈?就是莫名其妙的失落,就像跌入谷底,无法自拔。魔怔了。 失落的整个人都不知道先阶段...

  • 徐东遥:学会识人用人

    团队的有效管理在于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团队成员的价值,这就需要团队管理者拥有识人辩人用人的能力。 而作为团队管理者,别...

  • 找对象小心跌入陷井

    单身男女有一个共同的苦恼:不知道自己心中的那个人在哪里飘飘!为了找到理想中人,他她钻了牛角尖!因为他她们的执著,错...

  • 2018-09-29 西方经典的时间管理理论

    五本时间管理作品 一,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想要成为一个卓越的管理者,不管是管理个人事务还是公司团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团队管理 | 小心别跌入彼得怪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go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