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都市不俗人》:之711 医者仁心,善莫大蔫;古今往昔,德行在先

《都市不俗人》:之711 医者仁心,善莫大蔫;古今往昔,德行在先

作者: 古韵撷趣 | 来源:发表于2024-01-24 23:49 被阅读0次

上篇说到,曾明跟自己任班主任的,大二35班全体同学,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点名,并进行了短暂务实的交流。

许多细节,曾明把握得十分精准,特别是在“入群”的问题上,既尊重了同学的选择,又让同学们感到自由的畅快。

暂别学校,暂别同学后,曾明的心情是愉悦,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就像青涩的苹果,在熟与未熟之间。

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困惑、最敏感的关键时期,就是这个又尴又尬的阶段,犹如一个青涩的苹果逐渐走上成熟时,还须经历一番风和雨。

话说另一头,身为省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名号“刘一刀”的刘婷,端坐在值班室里,脑子却有点茫然,这显然是被中医的“玄妙”整得有点懵。

刚刚听了几堂中医基础理论课的刘婷,确实还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入手中医,并结合到西医(外科)之中。

苦恼之中,刘婷想起曾明之前的提醒,自己的主管副院长周满娥,也是从镇卫生所,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走上领导岗位的一位外科医生……

而几十年前,镇卫生所,何来先进的医疗设备?那周满娥是凭什么治疗患者,并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呢?

刘婷心里一动,迅即走进了医院的资料室,通过仔细查找,终于找到了周满娥,早期刊登在医疗学术杂志上的几篇,早年行医过程的论述文章。

刘婷喝了几口茶,感觉还不错,心想这盒茶还是老革命易思兰(易玲)送的,只是里面的那张卡,差点让自己的外科主任泡了汤。

刘婷想了想,脸上便有了灿烂的笑容。

收拾了一下情绪后,刘婷便翻开了这些有点年头的刊物,找到周满娥副院长的那些文章阅读起来。

不知不觉刘婷沉浸在了其中,不知过了多久,连例行巡视各科室的周满娥副院长,走到身边时都没有感觉到。

刘主任,你什么时候翻出了(我的)这些老古董了,还看得这么入迷?

周满娥满脸微笑的发问,一下子把刘婷吓了一跳。

自己偷偷地看别人的文章,想收起来已经来不及了,赶紧站起来的刘婷,略显紧张地说:周副院长,我确实想学习一下,你过去做外科医生时的经验,并希望能有所借鉴。

周满娥的内心是喜悦的,毕竟还有人能去翻阅自己陈年的记忆文章,何况还是目前医界知名的、本院最年轻的外科主任。

刘大夫,你坐,你坐,我那个年代的医术早就落伍了,现在也很少有人提及,更别说有人要学了。

周满娥是一种谦虚的态度,更是相对于今天的诸多无奈和遗憾。

周副院长,我可不这么看。以前我也是有点故步自封,眼里也只有(西医)眼前这点事。

也从来没有想过,前辈们在过去,是如何坚守在治病救人的医疗战线上的?

也从未想过,你们曾经坚守的地方,是怎样的艰苦条件?

看过你的多篇自述文章和医治病人的案例,周副院长,说心里话,把我放在你那个年代,我不可能会有你现在的成就。

刘婷认真地态度,一方面让周满娥这个土生土长成长起来的,也快退休的副院长有了欣慰之情。

另一方面又勾起了她,对过去在基层艰辛工作,服务于广大普通群众的回忆。

周满娥也坐到刘婷身边说:刘大夫,这些往事都尘封太久了。

时代在变,科技在进步,医疗水平也在提高,但我们现在的医生,反而在患者的眼中,却成离开诊疗仪器,就不会看病的医生了。

周副院长,你真的也是这样想的吗?刘婷心里也很诧异周满娥,做为领导,也说出了当今许多人对医生的诟病。

周满娥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却轻轻地拍了一下刘婷的手臂说:刘大夫,我那个时候有什么呀?

镇医院也就点大,那么十来号人,除了简单的医疗器械和药品之外,别无一物。

而且我名义上是学外科的,但我,连同其他同事,其实都是兼科的。

外科、内科、儿科、妇产科等等,只要遇上了病人,大家都得上。

只是稍有疑难时,便让经验丰富的医生来把把关而已。

而且大家都拼命的学,力争让患者少花钱,治好病……

那个时候,如果说“医者仁心”,我想那才是真正的写照。

此时的周满娥,眼里闪烁着慈爱的目光,神情也是那样亢奋和激昂。

周满娥又说道:记得有一次我值夜班,睡眼朦胧的我,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惊醒。

一家人拉着一个小车,小车上有一个孕妇。

我定晴一看,这不是前天做过检查,离预产期还有10来天的一个孕妇吗?

原来她晚上起来小解,滑倒了,动了胎气,羊水破了,还有轻微出血。

家人见状便拉着小车送了过来。

我连忙喊上另一个值班的护士,在患者家人的帮助下,抬进了手术室。

我硬是凭着之前,跟着老医生(当助手)学来的经验,在护士的帮助下,完成了结生。

辛亏母子平安,要不然我这个半吊子妇产科医生也得“臭名远扬”了。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交通和通讯很不发达,就算能联系上妇产科医生,也得耽搁很多时间,并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何况是一人两命呢?

我冲上去,完全就是一种责任,那里会想过有什么后果?只知道,如果当时不去做,很可能是……

周满娥眼中有了一丝润滑。

熬了一个晚上,看到产妇和新生儿均健康,一家人也快乐地笑得合不扰嘴,那便是我最大的成就。

要知道,那个时候,并没有太多可用的医疗器械和药物来帮助产妇生产,完全是靠医生的临场处置和对产妇的精神鼓励。

难啊!但却有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精彩待续……

亿万人中遇见君,缘份二字妙难挡。

贵手沾福轻摩娑,点赞关注加收藏。

(文系原创,盗者必究)

相关文章

  • 杨成君医者仁心

    如今社会,看病难,看病贵已是常态。这使得医患关系一再紧张。“医者仁心,医者德行”,这是医者自古以来的良好品德,基本...

  • 2021-01-27

    医者仁心。

  • 医者仁心

    《医者仁心》 —— 致敬烧伤整形科王栋主任及全体医护工作者 救死扶伤医者仁心大...

  • 《老部荡》之九

    老部荡之九一一一医者仁心传四方 顽咳久不愈,常忆万医生。 仁心施妙手,德馨传杏林。 抬头望目舌,静宁闻气声。 祥问...

  • 医者有仁心,献给抗击肺炎前线的白衣天使们

    医者仁心 胡秉言 医者有仁心, 慈悲济世人。 悬壶轻己利, 德品胜黄金。 一个医者得有仁慈知心,时刻想着患者的痛苦...

  • 医者仁心:我和病人之间的那点事。

    何为医者?何为仁心?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此可谓医者仁...

  • 医者仁心

    小女儿的梦想是当医生,妈妈听了很欣慰。笑着向亲戚们炫耀:“这当医生啊,是有出息的,看一场病就拿个几千,可赚钱了!”...

  • 医者,仁心

    持续生病,嗓子持续无法说活,中间看医无数,不由感慨,现在的医院套路太深。 先说我的过程,刚开始,只是有点鼻塞,嗓子...

  • 医者仁心

    上午9台门诊手术,下午门诊38个,四点多外科住院病人摔伤急会诊,上下眼睑多发裂伤,一边与医务处沟通一边被门诊患者催...

  • 医者仁心

    昨天看到一个报道,记录的是最新一期《朗读者》邀请的嘉宾是一个96岁高龄的老军医名叫吴孟超,他是如此的乐观可爱~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都市不俗人》:之711 医者仁心,善莫大蔫;古今往昔,德行在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nm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