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部荡之九一一一医者仁心传四方
顽咳久不愈,常忆万医生。
仁心施妙手,德馨传杏林。
抬头望目舌,静宁闻气声。
祥问知原委,细切定脉心。
确诊开方笺,散药或小针。
还且针灸熟,刮砂治病人。
佛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
天嫉慈悲者,秋雨泣斯君。
离我家两公里,我们村五队有一位医生,名万存鉴,师从名医李才轩,在我们村行医20多年,治愈了十里八乡的千万乡亲。他出生于1952年正月十九,于1999年九月初七逝世。
万医生医术高明,为人和善,方圆数十里的乡亲有病都喜欢找他医治,他自学《本草纲目》《中医宝典》《中西医学》等古今医典,能根据病情病理断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善用中药调理,并扎得一手好针灸,让病人用最少的钱在最短的时间康复。曾经到茅草街、团山、红旗等乡镇医院任过主治医生,但他舍不得家乡的父老乡亲,最终还是扎根于农村,在自家的老房子旁边建了两间小房子作为医院室。
印象中的万医生肤白而清瘦,博学而文雅,脸上常挂着笑容,有着行医人的和蔼与从容。他不计较名利钱财,乡亲们有钱能看病无钱也能看病,甚至有五年八年之久的医药欠款未还,他也从不追讨,认为日子过得去就行,乡亲们有钱了会主动还的。他这博爱的胸怀感动着邻里乡亲,在他走后,所有欠帐的主动还到他妻子手里,他家负担也重。万医生育有三子,为万心举,万心国,万心章。幼子心章学医承父业。
万姓在我们村里族人不多,却颇受人敬重,可谓耕读传家,历代皆有乡儒村贤之名,先祖自江西迁徙到石首,万氏派行:“生忠芝文,士林宏昌,存心厚道,训行义方,圣经培本,理法聚堂”,到万医生这一代为存字辈。其祖父为清末秀才,曾在乡里开办私塾,其父万老先生博览群书,性情随和,乐于助人,于乡间颇有贤名。
万老先生夫妇育有五子一女,万医生是家中长子,自小聪慧,知礼守信,饱读诗书,温文尔雅,文革时由村里举荐学医,于14岁时拜师名医李才轩先生,后从名医王祖广,有教益。因为有古文功底,加上耳聪目明,随师傅学习中医古谱,能认识并采摘多种中药材,三年后出师,成为乡下的一名赤脚医生。
万医生宅心仁厚,遵从祖上积德行善的祖训,遵守师傅所教的良心从医的医训。那时候很少有静脉注射,多是散配的西药小丸子,或是肌肉注射针,钢质针头,他总是用开水消毒三次,从没有听说因卫生状况而引发的医疗事故。万医生对中医颇有研究,对糖尿病,高血压,乙肝等疑难病症都能用中药调理缓解,万医生的医术传承了古中医的“望、闻、问、切”方式,他能从脉搏的跳动发现人体的弱点,再对症下药,并且注重心里抚慰,既能指出病人的病因病理之关键所在,又能给人以乐观坚强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万医生给乡亲们看病,一直是有钱给看,无钱也给看,身无分文的乡邻,哪怕不能行走,只要病人亲属到他家里求助,他马上会背着医药箱前往治疗,有的贫困人家,医药费一欠就是几年。
我家就是老欠帐户,30年前,十来岁的我常到万医生家请他来给我父亲看病,父亲长年多病,甚至连走到万医生家里的力气都没有,于是我在不上学的时候常去请他。
老屋坐北朝南,正面对着老部荡,后面是大片的竹林。每次父亲让我去请医生,我便从屋后竹林出发,经一队二队四队五队的田埂小路到万医生家,走路约半个小时。万医生的夫人也姓徐,与我同辈分,于是我称他为存鉴哥。每次我去接他,只要有空,他便会背着药箱,与我同行到我家给父亲看病,若是没空,在晚上他也会打手电筒走去我家。父亲得的是不治之病,能活到54岁,万医生的中药调理功不可没。
有一年冬天,寒风刺骨,我父亲突然发病,我和二哥在半夜十二点,打着手电筒去万医生家中接他,敲开门说明原因,他二话没说,背着医药箱来到我家,给我父亲拿脉搏,量血压,问明症状后,马上打止痛针,并挂上葡萄糖输液,因我父亲病情严重,万医生怕出事,他也同我们一起,守在我父亲的床边,直到天亮,嘱咐送到石首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待我们送父亲出门后,万医生才回家休息。
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只要是病人所需,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半夜三更,万医生从不推辞,他总是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他不计得失,百姓安康是他的心愿。
子持鹊经来,自西到高陵。江南有羁旅,岂不怀故营。何当同皇风,六气和且平。
小时候生病我们都会去找万医生看,一般吃几次白色药丸,或是肌肉注射,两三天就好了。他若是没把握诊治的病,会建议病人去医院做检查或住院治疗,但乡亲们拿到化验结果多会回来让万医生用药,因为这里省钱。
苍天有泪化作雨
故园立碑永忆君
天嫉英才,在1999年秋天,万医生逝世,镇里市里的医学同行来悼念他,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来悼念他,我们村所有的父老乡亲冒雨为他送行,秋风凄雨中,分不清雨水还是泪水,人们送了一程又一程……
乡忆万存鉴,夙抱济世略。
曾拒医馆吏,驻守问民瘼。
腹中华陀术,灯下读礼乐。
浮云於我知,霖雨呈佳作。
富贫律平等,无钱先用药。
处世湖边柳,风骨岭上鹤。
可怜诗千首,耿耿志谁托。
清明萧萧雨,坎坎慰离索。
佛法有云:小乘渡自己,大乘渡众生。若说家乡的父老乡亲最敬重的人,肯定是万存鉴医生。他前世修的肯定是大乘佛法,来救苦于故乡的生灵。
永远怀念万医生!他是我们黄土地上巍峨的古槐,佑护着千百乡亲的安康。他是老部荡里高洁的莲花,靓丽着天空原野。他是贫瘠山冈里挺拔的翠竹,驻守着赤诚与善良。
永远怀念万医生!他是雨后的彩虹,虽然短暂,却光芒万丈,崇高的医德让人仰望。他是割肉喂鹰的佛陀,写下‘何必我千秋苍翠,但愿民百疾莫生’的宏愿,用言行传承着千年的杏林文化。他是田园里默默无闻的小花,扎根于泥土,守候着故乡。
村里人说,不能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忘记万医生,他为我们那片黄土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纯朴的乡音乡情,在老部荡上空的星幕中,飘向遥远的岭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