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事第一》全书拆解

作者: 豆子2401 | 来源:发表于2018-07-15 14:31 被阅读8次

    【书籍】

    《要事第一》

    全书结构框架

    专题一:时钟和罗盘

    服从于你内在的罗盘,而不是墙上的时钟

    “最好”的敌人是“好”

    时钟和罗盘之间的差距

    叫醒电话

    所见即所得:看—做—得

    三代时间管理方法

    专题二:非有意地干重要的事,等于无意识地干不重要的事

    紧迫性和重要性

    嗜急成瘾

    时间管理矩阵

    复杂的另一端

    什么是“首要事情”?

    专题三:原则

     原则不是什么

     原则是什么

     人类四大天赋的潜能

     如何开发自己的天赋

    专题四:没有花匠,哪来花园?

    要事第一的程序

    一周日程表

    T型计划

    思维模式和计划程序

     

    专题五:当内心燃烧着“是!”,就能勇于说“不!”

    角色的平衡

    目标的威力

    抉择时刻

    Kaizen精神

    共同做到要事第一

     

    第一章主题

    时钟和罗盘

    第一章内容

    原书信息

    作者:【史蒂芬・柯维、A・罗杰・梅里尔、丽贝卡・R・梅里尔】

    译者:刘宗亚等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本版本次:2003年8月第一版

    ISBN: 7-5006-5340-9

    开篇介绍

    我们总想充分地利用我们的时间,渴望改善自己的现状,有的人在列了一堆计划,用了各种方法之后却还总是失败,感到非常焦虑,有的人一直觉得工作繁忙,感觉常常在加班却没什么成果,生活变成了毕生的工作。这本书不仅提供时间管理的方法,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最终达到平静与满足。这本书的三位作者,柯维和梅里尔夫妇,其中柯维是一位赢得国际声望的领导才能权威和导师,也是柯维领导才能中心的创办人;A·罗杰·梅里尔是时间管理和领导才能开发方面的知名带头人;丽贝卡·R·梅里尔,曾在多个社团、教育部门和妇女机构担任领导工作,她也是《关联--第二象限时间管理》一书的作者之一。如有原书需求请自行购买。

    今日导言

    我们先来看看时钟和罗盘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差距。

    时钟和罗盘之间的差距

    时钟和罗盘:时钟代表我们的许诺、约会、进度表、目标、行为——即我们花费时间所做的事情以及如何来管理时间;罗盘代表着我们的构想、价值观、原则、使命、良知、方向——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以及如何生活。这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是很难用传统的“时间管理”方法来弥合,传统的“时间管理”方法追求的是更快、更多,完成的事情越多越好,但是事实上,追求速度导致质量的下降,或者,出现另一种情况,我们的效率提高了,但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仅靠提高效率解决不了本质问题。就好像书中的例子,作者的女儿刚生三胎后,有一次跟他聊天,她说“爸爸,我感到很失落,你知道我是多么喜欢这个孩子,可她简直占用了我所有时间,我别的什么都干不了,包括许多必须非我不可的事情。”她感到十分沮丧,作者给出的建议是,服从于你内在的罗盘,而不是墙上的时钟,她目前的沮丧是因为她希望面面俱到,兼顾工作与生活,但是在目前这个阶段,养育孩子才是她的头等大事,在随孩子长大进入人生不同阶段的时候,她有机会在很多方面实现自己的目标,作出贡献。但在这里我还会觉得,因为书中没说明,一个孩子的养育从来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另外还要感叹一句,全职妈妈真是太伟大了。

    “最好”的敌人是“好”

    日子过得忙忙碌碌,整天感到疲惫,1个多小时的通勤之后回到家躺在床上,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但是有报了提高班,还是得打开电脑继续学习,只觉得身心疲惫,第二天又要早早起来,等公交,周而复始,这个是我前职做游戏ui时很长一段时间的写照。我学了很多技能,提高了专业技巧,一直在进步,可是内心还是会觉得,“这又怎么样呢?我已经很久没有和朋友聚一聚,以前很喜欢杭州这边的山,也大半年没去爬了。”生活很重要,工作也很重要,我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我觉得自己没有享受生活,每做一件事会想到和更多的事情,图标的手绘能力加强,ui动效的学习,还想能改善下形体,锻炼身体续个命吧,一旦没能做到其他的事情我会觉得内疚,我感受到了持续的压力。如果是非“好”即“坏”的问题,我不会太纠结,但是我常常会纠结于“好”与“最好”,我会觉得空虚,如果仅仅根据专业成就或经济成就提升来定义快乐,这种“成功”没有带给我预料的满足感,沉迷工作学习的后果是留下了支离破碎的人际关系,错过了深厚丰富的生活,我还记得几年前拒绝前前男友一个约会的原因是我周末要上ui网络提高班的课,作业还没写完,现在想想真是非常抱歉,感到自己情商之低,还蛮自私的,没有一点为对方的心情考虑过。

    叫醒电话

    我们可能因突变才会意识在这种差距,比如死亡,所爱的亲人离去会让我们看清了本该看到的残酷现实,我们却因为一味地想达到所谓的成功,没能珍视和培养一种令人满意的深厚关系;比如孩子走上歪路,公司裁员,婚姻面临破裂,自身健康发生问题,出现了这些危机我们才会像被一通电话叫醒一般,意识到自己在对自己真正重要事情上花费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就像我现在的工作中会聊一些关于人的风险话题,我会发现(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很多人从未真正思考过生活中的一些真正重要的问题,没有想过我们平安健康地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宝贵的事情。

    所见即所得:看—做—得

    看—做—得,这是一个循环,我们看的方式(模式)导致我们做什么(态度和行为),而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又会给我们带来生活中获得的结果,我们想改变结果仅靠改变态度和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改变它的基本模式。改变一种计划工具或方法并不能让我们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不可能通过与提出问题的思维处于同一个水平的思维来加以解决”,想改变自己先要改变自己的认知;格局,决定你的世界,所以没有看过《认知突围》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去看下。

    三代时间管理方法

    书中分析对比了第一代到第三代的时间管理方法优缺点,从整体看,每一代都以上一代为基础,在效率和控制方面又有所提高。

    第一代:第一代建立在“备忘录”基础上,它记录下你想做的事情,以便签和核对表为特征,相当于一份清单,做完就可以划掉,或者打钩,如果有未完成的,加入到明天的表格中。

    第二代:“计划与准备”,以日历和约会登记簿为特征。这一代强调效率、个人责任感、确立目标,事先做好计划,列出未来的活动和事情时间表,我目前公司提倡的工作方式就属于这一代,在周计划表格中写上时间、地点等,每周一写好,有的时候还会用到电脑的EXCEL表格。

    第三代:“计划,排序,控制”,需要花些时间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优先考虑的重点。扪心自问,“我想要什么?”为了实现这些东西,开始制定长、中、短期目标,讲自己的每天生活详细优先排序,对于每天的计划更详尽了。

    在某些方面这三代时间管理方法很好用,举个例子,去超市购物列个清单可以有效提高你的购买效率并减少购买不必要的东西,我如果没有写清单进超市往往会忘记自己本来想买的东西,而买了更多的东西,超市打折促销大礼包诶,咦,这个饮料好像是新出的看起来很好喝,然后回到家一进厕所发现,没纸了。这些管理方法会有一个基本的模式,这些模式存在于所有传统时间管理的方法中,在这三代中得到凸显。1.控制——做计划、列时间表,自信我们可以操纵全局(但是我们大多数时间是和他人一起生活工作的,我们控制不了他人)2.效率——在更短的时间做更多的事(可以做事很有效率但是对人,不行)3.价值观——判断这件事是否值得去做(仅注重某些东西并不意味会创造生活质量)4.独立成就——传统时间管理减少干扰,将别人当做自己提高效率多干事的资源或者障碍(但生活中大多数的最大成就和快乐来自于相互转化的人际关系)。

    第二章主题

    非有意地干重要的事,等于无意识地干不重要的事

    第二章内容

    今日导言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面临许多事情,很多事情都等待着我们去完成,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事情中,哪些是会对我们的职业生涯或工作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哪些长期下去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在思考花费时间方式的两个主要因素:紧迫性和重要性。

    紧迫性和重要性

    很少有人认识到紧迫性对我们选择的影响,书中介绍了一个方法判断这个影响,通过对下列陈述所对应的指数,在最能反映自身情况的数字上做记号。阅读下列陈述,将最能反映你正常行为或态度的数字圈出来(0=从不,2=有时,4=总是)。

    1、我在压力下似乎做得最好。

    2、我往往把没有时间自我反省归咎于外来事情紧迫。

    3、我常常对周围的人和事慢慢腾腾感到闹心,我讨厌排队等候。

    4、我对自己请假不上班感到愧疚。

    5、我似乎总在忙碌着。

    6、我常常发现自己把别人赶走后才能完成任务。

    7、同办公室失去联系几分钟我都会感到焦虑。

    8、我做着一件事常常想着另一件事。

    9、我处理紧迫情况时候状态最佳。

    10、对我来说,风风火火地处理新的危机似乎比按部就班地取得长远效果更有成就感。

    11、我怕经常放弃同生活中重要的人享受美好时光而去处理危机。

    12、我认为,如果我为了处理危机而让他们失望或将事情放任自流,人们自然会理解的。

    13、我靠处理紧迫的事情来使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意义和目标。

    14、我经常边吃饭边工作。

    15、我一直在想,有朝一日我可以干自己真正想干的事情。

    16、每天下班时满满的发文篮让我感到自己很能干。

    计算出你的总分,来看下自己的结果:

    0-25 紧迫思维定式低下

    26-45 紧迫思维定式强烈

    46以上 嗜急成瘾

    如果你的分数在46以上,那么恭喜你,你嗜急成瘾了。人们期望自己忙碌起来,多干活,就比如一些公司的员工总是喜欢体现自己很忙,对加班有依赖,似乎我如果很忙的话那我就是重要的,从忙碌中可以得到安全感,让我们觉得充实,这也渐渐变成了不用处理我们生活中首要事情的最好借口。嗜急成瘾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自我摧残的行为,人们对于痛苦是会上瘾的,比如晚睡、加班上瘾等对自身的伤害,因为这样能够暂时填补我们因没有处理首要事情造成的空虚、焦虑心理,使我们渐渐只关注那些紧迫的事情。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好好重新评估下自己手头的事情。

    时间管理矩阵

    时间管理矩阵里我们可以划分四个象限: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和不重要且不紧急。第一象限我们无法忽视,但我们也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情之所以变得很紧急,是因为被延误或者没有进行足够的预防和筹划。第二象限是质量象限,在这个象限我们进行长期规划,预测和预防问题,赋予能力,在这个象限的投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办事能力;第三象限是第一象限的幻象,但是这是一个蒙蔽象限,紧迫掩饰的假象。对第一和第三象限要认真考虑,很容易就认为紧迫的事情就是重要的,区别这两个象限的快捷方法是,问自己这个紧迫的事是否有助于实现重要的目标。第四象限是浪费象限,我们本不应该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但是当我们被第一和第三象限折磨得遍体鳞伤的时候,我们经常逃避到了第四象限,这个象限不是生活,其实是堕落,它一开始像吃棉花糖一样带给我们满足感,一口下去之后发现,空无一物。关于这个矩阵书中提到了几个常见问题,我挑了几个:

    1、处于第一象限就不好么?不是,关键点在与为何要在第一象限投入时间,是基于紧迫性还是重要性,如果紧迫性占主导地位,当重要性减弱的时候,就会滑到第三象限。

    2、我从哪里抽出时间来用于第二象限?第三象限是一个主要来源。第一象限的时间紧迫而重要我们已经知道了,也知道了不该在第四象限耗费时间,但是第三象限可能蒙蔽我们,关键在于我们学会依据重要性来处理事情,这样我们就能够挽回因紧迫性蒙蔽而失去的时间。

    3、如果我的职业就处于第一象限的环境,我该怎么办呢?有些职业本身就处于第一象限,比如,消防队员、急症室的医护人员、警察、新闻记者等,对于这些职业的人员而言,他们利用第二象限的时间更为重要,因为这会增强处理第一象限情况的能力。这个矩阵的价值在于,能帮助我们看清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如何影响我们安排时间的。我们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什么地方,以及原因。

    复杂的另一端

    我们前面提到,嗜急成瘾是一种滥用的暂时止痛药,可以给我们带来暂时的满足感,但是疼痛依旧存在,治标不治本,这个病痛的根源在于没有把首要事情放在第一位。要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需要完全不同的思维,如同医学上“预防”和“治疗”思维之间的差别。治疗针对的是急性疾病或疼痛的直接导致原因;预防涉及到生活方式和保持健康的问题,这是两个不同的模式,医生可能双管齐下,通常也是以其中一个为主,一个为辅。我们多数人都知道健康问题与作息以及生活方式有关,但如果没有极端的严重“警告”发生,我们很多人还是会想怎么过自己的生活就怎么过,一但有问题发生,希望医生妙手回春,我们在预防这件事上做的太少了,同理很多事情,我们不在乎复杂这端的简单,我愿为复杂另一端的简单付出代价。

    什么是“首要事情”?

    其实我们前面一直在提及首要事情的重要性,那么,首要事情具体是什么呢?

    1. 满足人的四大需要和能力

    2. 实现“真北”原则

    3. 人类所具备的四大天赋

    有些东西是人获得满足的根本:生活、关爱、学习、留下遗产(精神需要),这些需求之间也存在联系,息息相关,只有在这四大需要重叠的地方我们才能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平衡、满足感与快乐。“真北”是客观存在,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参照,这个位置永远不变。作为人我们会有不同于动物界的独特天赋:自我意识、良知、独立意志和创造性想象力、自我改进。每个天赋之间都有相互协调,开发四大天赋的每一项并使之协作增效,这个是个人领导才能的核心。

    第三章主题

    原则

    第三章内容

    今日导言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我是个有原则的人,那么原则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呢?要了解它我们先要知道它不是什么。

    原则不是什么

    我们不是在谈论价值观。很多人会觉得因为我们看中某样东西,所以我们得到它之后就能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比如赚更多的钱,获得博士学位,我就能获得快乐。但这种对价值的重视是传统时间管理方法的主要错觉之一。脱离背景的满足让我们憧憬成功、确定目标,攀登阶梯,当你决定自己看重什么,然后采取有效方式去追求这一目标,这可能会导致我们自满,认为自己是自己的主宰,将他人视为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条件”或资源。价值观不会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除非我们重视原则,谦虚地认识到“首要事情”独立于我们的价值观之外,生活质量不是“我”而是“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现实中,只有采取完全真诚协作的方式进行互动才能实现富足,发挥潜能。

    我们不是在谈论惯例。在复杂的环境中,我们喜欢在惯例中寻求安全——具体的、规定性地办事方式。我们关注的是方法而不是结果,“只要告诉我怎么做就好了,告诉我具体步骤。”在某些情况下用一种惯用的做法可能会得到积极的效果,比如做菜、做家务的一些小窍门,但如果试图在其他情况下用这个方法,有时候会发现行不通,一旦遇到没有先例的情况,我们总觉得无能为力,没有头绪。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过,所有的历史都可以用简单的模式表示——挑战,反应。挑战是环境造成的,于是个人、机构、社会做出反应,以此类推,这一模式周而复始。这本来没啥问题,但是当这些反应变成了一成不变的法则,形成了思维定式,问题就会慢慢浮现。原则的力量在于它们是普遍的永恒真理,如果我们依据原则去生活,理解生活,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更有效地迎接当前的挑战,也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

    我们不是在谈论宗教。因原则涉及意义和真理,有人会将其同在宗教机构或神学方面获得的积极或消极感受联系起来。作者在书中的本意也并没有涉及拯救啊、来世轮回以及原则的来源问题,不在本书的讨论之列,只是讨论“真北”确实存在并决定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这一事实。

    经过不同价值体系的转化与描述,这些原则的名称有时候不一样。美国作家和哲学家爱默生谈到仁慈原则时说,“世间万物均源于此同一种精神,名称因时因地而异,或为关爱,或为公正,或为节制,正如一海洋有数名,因其冲刷海岸不同而名称有变。”尽管名称不同,但在所有伟大的文明中,这些基本原则是公认的,永恒的。

    原则是什么

    这里我们要提到农事规律。在农业上,自然规律和原则制约着耕种,决定着收获,对此我们很容易理解和认可,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对这些不屑一顾,总想有更便捷的道路达到彼端。比如考前突击,“临阵磨枪,不亮也光”。就好像农业中春天忘了播种,夏天碌碌无为,而秋天疯狂翻土、播种、浇水、养护,然后希望一夜之间获得丰收。很多事情都无法用突击来获得,都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比如马甲线不是靠去健身房两天就能出现的,性格的改变也不是靠看本书就能变过来的,同孩子们的关系也是如此,我们会采用捷径——权威、训斥、威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我们可以将培养孩子的责任转给学校、补习班、培训机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捷径可以培养出负责、有爱心、明智能做出有效决定并且生活幸福的成年人么?短期可能带来明显成功,但长期而言,收获无法作假。我想这里作者主要想表达的就是,原则是一种长期作用带来结果的东西。

    人类四大天赋的潜能

    作为人类,我们有着不同于动物界的独特天赋,这些天赋存在于刺激和反应之间,作者在这里有提到过数年前在大学图书馆中看到的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思想:“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个空间。那个空间是我们决定做出反应的能力。我们的反应蕴含着我们的成长和自由。”存在于这个空间的天赋:自我意识、良知、创造性想象力、独立意志——造就了我们人类的最高自由:做出选择、反应和改变的能力。这些天赋铸成了我们自己的罗盘,让我们的生活和真北现实并行不悖。

    自我意识:反观自我、审视自己的思想、动机、历史、脚本、(心理学名词,知识表征的一种形式,是标准化了的时间系列,用来描述人的行为模式),这个使我想起了美剧西部世界中观察员对机器人进行自我检测时候,机器人的对话与陈述,机器人德洛瑞丝也是因为产生了自我意识而觉醒,脱胎换骨,达成了蜕变。自我意识的产生使我们有可能认识自己的内部程序和心理历史,扩大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空间。

    良知:它将我们与历代智慧及心灵智慧联系起来,是我们内心的导航系统,使我们认识到何时行动,或考虑采取与原则背道而驰的方式行动,它还能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独特天赋和使命。

    创造性想象力:这个是我们展望未来、在头脑中进行创造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天赋能使我们以不同于现在和超越现在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能让我们想象在最具挑战的环境中实践自己的任务报告情形,并能够使我们在新的情况下有效地应用原则。

    独立意志:独立意志是意志力,是“常人”之举——为了满足需要而不辞辛苦。

    人的所有天赋是一个息息相关、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而其中每一种天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都是创造生活质量所必须的。开发四大天赋并使之协作是个人领导才能的核心。它们使我们能够检讨自己的做法,检讨它们将产生的结果,可以利用良知来确定与原则协调一致的新道路,利用独立意志来做出创造变革的选择,我可以利用自己创造性想象力进行创造,超越现实,以找到新的办法。

    如何开发自己的天赋

    1.通过个人日志来培养自我意识。坚持个人日记能大大增强自我意识。应该具体记录什么呢?不喜欢生活中得到的结果,看看原因如何转化为结果,看看结果如何可追溯到模式、过程和习惯。如果获得了一种洞察力、学到了一个原则或观察到原则产生了某些作用的情况,就记录下来。关于内心的变化与提示都值得记录,这个过程有助于你更多地关心内心导航系统,可以培养增强你的良知。记日记可以让你看到改善、开发和利用自己天赋的方式。此外还能给你一种强大的情境工具。

    2.通过学习、聆听和反应来培养良知。静心、冥想,真诚地用心寻觅,就能挖掘内心的智慧。阅读智慧文献、审视自己的经验、认真观察别人的经验、抽时间沉思并聆听心声、对这种心声做出反应。

    3. 通过做出承诺并遵守承诺来培养独立意志。从小事做起,付诸实施。有助于自信心的增长,对自己守信也是增加诚信的一种方法。

    4.通过设想开发创造性想象力。想象可以帮助开发创造性想象力,留点时间独处,想象自己处在某种会产生痛苦的情况下,运用自我意识使自己不要有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产生的想法和感觉,运用原则为基础。预测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未来,你可以运用创造性想象力的力量,在完成前就看到目标,以此创造更高质量的生活。

    第四章主题

    没有花匠,哪来花园?

    第四章内容

    今日导言

    书中作者提到一个趣事,就是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乔迁之喜拜托了一位园艺学博士来为他的花园做规划。他对于新的花园有许多美好构想比如:只需要很少的照料、甚至不需要他照料,说白了就是自动化多一些,人工少一些。最后,这位园艺博士停下来告诉他:“弗雷德,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为了把事情做好,有件事情你也必须明白:如果没有了花匠,哪来的花园!”

    要事第一的程序

    我们大多认为,如果能让花园(或者我们的生活)自动化,不用照顾仍能获得良好的结果,如同我们细心培育一般,可惜生活并非如此。我们不是洒下几颗种子,然后继续做我们自己想做的事,却期望回来时能看到美丽而整齐的园地、等待收货的玉米、胡萝卜、土豆、花生等等,若想丰收,我们必须定期浇灌、耕作和除草。我们的生活总会有所收获,总会有事情发生,但是,美丽花园和野草丛生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是作为花匠而积极介入,还是忽视。

    作者提出了一个程序来改善生活,首先,这个程序是对于嗜急成瘾人的急救。如果你没有机会仔细思考自己生活中的需要和原则,那么你基本上是按紧迫性思维模式来行动的。这个程序能帮你立刻由紧迫性思维转向重要性思维。其次,这个程序提供一个框架,让你能安排时间、集中注意力于需要和原则,并开始按此行事。第三,这个程序让你能把自己的个人宣言变成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从使命变为时时刻刻,它能使你诚信生活,并以平衡、坚持原则的方式来实践“要事第一”。

    一周日程表

    一周日程表与大多数编制计划的工具不同,它是按周,而不是按天制订的。“周”提供背景,逐日的计划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有限的视野,我们的注意力通常集中于当前事务。紧迫性和快速取代了重要性和效能。另一方面,一周计划为我们所作的事情提供了更宽广的背景视野,从周的背景来看,对日常生活具有更合适的判断尺度。具体怎么做这个日程表呢?

    第一步:联系自己的构想和使命

    考虑全景图像——你最在乎什么,什么使你的生活意义深长,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做出什么大事?如果写不出宣言具体可以这么做,列出三到四项你认为是你生活中的重要事务;考虑你可能认可的长期目标;想想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思量你想做出的贡献;回想你希望拥有的感觉——平和、自信、快乐、奉献精神和生活的意义;如果你只剩下6个月的生命你想如何度过这一周。

    第二步:确认自己的角色

    这个主要是指我们选择去履行的真实角色,我们可能在工作、家庭、社区或其他领域中是个重要的角色。角色代表责任、人际关系以及做出贡献的领域。我们的痛苦大多来自下述事实:我们成功履行了某个角色却牺牲了另一个,甚至可能是更重要的角色。一个清晰的角色组合能提供先后次序和平衡,如果有了使命宣言,你的角色将随之产生,角色之间的平衡并不意味着你在每个角色上花费时间,而是这些角色共同作用让你完成自己使命。合并类似的职业使之不超过七个。在确认这些角色之外,我们还建议加上一个独立而基本的角色,这个角色符合两个特点:1.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角色;2.对于其他各个角色而言它是最基本的。它位于一周日程表的左上角。这些角色并非分工明确的部门,而是高度相关的一个整体,通过确认角色,你并不是把生活分解,再分别装入计划的各个小块,而是提供构想,通过这些构想来保证生活的平衡和和谐。

    第三步:为每个角色选择第二象限目标。随着角色的确定,我们可以问自己:本周在充当各个角色的时候,我能做哪些最重要的事情以产生最大的积极效果?请把重点放在重要性。举个例子如果你的某个角色是个人成长,你的目标可能包括个人休闲计划、撰写使命宣言或考虑提升课程的学习资料。

    当仔细考虑之后,再问问自己:如果我在下一周达到了这些目标,那会怎样?我会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何感觉?如果我只完成了其中一部分,又会怎样?每周完成呢?会在我的生活中产生正面效果么?我会比现在更有效么?

    第四步:为本周建立一个决策平台

    我们通常会觉得多多益善,总是试图把更多的活动插入自己的计划中,但是,如果我们做的并非最重要的事,那么做多少又有什么大关系呢?我们的第二象限目标需要先被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安排第二象限目标,或者为它设定一天的特定时刻,或者简单地就把它列为当天的今日要务。设定时刻安排,如果目标发生变化,马上重新安排。安排好第二象限的大石块之后,我们就能比较轻松地加入小石块了,当我们建立了一个完成重要任务的平台,其他活动就可以围绕它们来安排了。但是这里要注意两点:一、别让每天每一时刻都充满时刻计划,二、第二象限日程的安排目的不是制订一个一成不变的日程表,它是建立一个框架,其中能每日每时基于重要性做出正确决策。

    第五步:在抉择时刻要贯彻诚信原则

    可以做这三件事来坚持要事第一。

    1、进行心灵演练。每天开始前,花几分钟重温你的计划。

    2、区分优先顺序。先辨识这些活动属于第一象限还是第二象限。保证第三象限不会通过伪装进入我的进度计划。也能让你对当天的背景有清醒的认识,增强重要性思维模式。这个顺序并不考虑意外机遇和意外挑战的优先顺序。

    3、应用某种形式的T型计划。

    第六步:评估

    利用本周的经验增加下周计划的效能。可以问问自己:我实现了什么目标?我遇到了什么挑战?我做了什么决定?我做决定时是否遵循了要事第一的原则?

    T型计划

    在每日进度计划上,基本结构在左端列出对时间敏感的活动,在右端列出可以在当天任何时候进行的活动。当这项活动的价值与当天的特定时刻密切相关,则被称为“对时间敏感”的活动。

    思维模式和计划程序

    第二象限日程安排不是工具,是一种思考方式。思维模式是最关键的因素。第二象限日程安排程序增强了“重要性”思维模式。这个程序的最大价值不是对安排日程的贡献,而是对头脑的贡献。当你开始更多从重要性的角度思考时,你将以不同角度看待时间,也有能力在生活中贯彻要事第一。

    第五章主题

    当内心燃烧着“是!”,就能勇于说“不!”

    第五章内容

    今日导言

    今天是最后一章了,回顾自己这一周的拆书,觉得自己在时间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也该在周末拆完书后好好整理一下了。最后一章主要讲的是构想的激情与威力,在这章作者探讨个人构想对于我们时代和我们生活的影响,如何树立威力强大的构想并让它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角色的平衡

    平衡不是A或B,它是A和B。在时间管理领域我们听到的最深刻,最经常说出来的痛苦就是失去平衡,有过使命宣言经验的人,大多都痛苦地意识到自己曾忽略了生活中的某些重要领域,他们发现自己曾在生活的某个领域——如事业、体育运动或社区服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代价却是牺牲了其他重要的领域——如健康、家庭或朋友,还有一些人意识到自己的各个角色,但却陷入各个角色之间不知所措,这些角色似乎在竞争、冲突争抢他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感叹,我很想供养家庭、事业有成,但公司并不认为我认真想要晋升,除非我每天早来晚走,周末加班。回家的时候我已精疲力尽,要做的事情太多,我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家人,但家庭需要我,我也需要他们,我还想做个好邻居,帮助社区,我还需要时间锻炼、阅读,提升自己,我有如此多的事情要做,而且他们都很重要,我又怎能所有的都做?最常见的是工作和家庭之间的角色冲突,最经常说出的痛苦是各种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方面的缺失。人们总说:“我无法那么快地干事,每天应付生活的每个重要方面,总有些重要的事务无法完成,我干的越快,越失去平衡。”如果你看过电影《功夫小子》,你可能记得那个海洋场景,年长的宫城教导弟子丹尼尔去冲浪,他叫到:“学会平衡!学会平衡!”一次又一次,孩子在与大浪的对抗中被冲翻摔倒,最后,他转身看到远处其导师站在一根木桩的顶端,保持着平衡,宫城完成各种复杂的仙鹤动作,在空中轻易地由一条腿换到另一条腿,保持着完美的平衡。我们可能听到内心声音的呼唤:“学会平衡!学会平衡!”但大多数情况我们感觉像冲浪的丹尼尔,似乎来自四面八方的冲撞有力地把我们击倒。平衡是一项“真北”原则,我们在自己周围都看到它的表现——自然界的平衡、交易的平衡、权力的平衡、膳食的平衡。就像任何原则一样,其真实性的最有力证据就是缺失这个原则——失去平衡——所造成的局促和狼狈,这些都能证明这个原则的真实和重要。如何培育我们生活中的平衡呢?首先,我们来回顾下你在作第二象限日程安排时列出的各个角色。你怎样看待这些角色?许多人会把不同角色看做是独立的各个“部门”,或者像学校中不同的课程,我在生物学中得了“C”,在历史课中得了个“A”,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存在问题,“部门”式思维的基础是不真实的,而试图在不真实的幻象中生活是费力而艰辛的。实际上这些角色知识高度关联的一个整体。一个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对其他部分有影响,正如甘地所说:“一个人不可能在生活的某个领域表现优异而在其他领域却行为失当,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整体思维模式却是东方智慧的基础,其中平衡被认为是生活和健康的要素,这个让我想到了在瑜伽课上看到的人体脉轮图还有武侠小说中提到的修炼方法,都很关注人体能量的平衡,人身体中蕴含着一种能量,让它畅通无阻地在身体中循环往复,打通各个脉轮、经脉,人的功力就能增长。其实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各个角色之间需要协作增效,一个原则,例如积极主动,把应付愤怒的客户、严厉的老板或一份失败的报告方面,与应付抱怨的配偶或反叛的青少年同样有效,要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这个原则在工作团队中就像在友谊、家庭和社区服务机构中的作用一样,建立了信任和力量。这种协作增效让我们能以一种有效的心态看待自己的角色,同样是带孩子去打网球,我们可以从实现个人成长目标的角度把它看成是一项锻炼,也可以从履行父亲角色的角度把它看成是与女儿发展深厚关系。一位女性选择生育并自己带孩子,她可以超越在孩子和事业之间二择一的痛苦心态,可以由于母亲角色对于社会的重要贡献的构想而受到激励,她发展了自己的性格和能力,这点在她的其他角色上同样能发挥威力。简单讲下培养平衡的三种思维吧,1、我们的“自然”角色来自我们的构想,一个人每个角色都是重要的,一个角色上的成功并不能证明婚姻允许失败,可以不尽父母的责任。2、每个角色都是一种服务。服务就是一种信任,服务是“一个人被召来对委托他照料的物品负起责任”。我们无法逃避责任,不管我们处理什么,结果都是我们留给后代的遗产。3、每个角色都包含四个基本层面:身体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和智力层面。社会层面涉及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让我们能重视人、而不是重视日程安排。把我们的生活看作一个整体,产出/产能之间的平衡包括定期更新自己的所有四个层面,它是不吝时间用于锻炼、阅读、联系自己的内心生活,以便增强体现在自己各个角色中的能力、性格、能量和智慧。

    目标的威力

    所有关于自助和管理的文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提到了目标的威力。我们总是要确立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每日目标、每月目标、个人目标等。显然,确立目标是更能强大的过程,它就像聚集太阳光以点燃火焰一般,也是聚焦原则。但是,尽管它有明显的价值,我们有关目标的经验和感觉却喜忧参半,有些人树立了雄心壮志,执行了铁的纪律并付出代价,得到成就,有些人却无法信守连续两天不吃甜点的新年决心。有些作者告诉我们只要积极主动什么事情都能成功,有些作者告诉我们,如果发现做不到,也别过分强求而摧残自己。围绕所有确立目标的经验,似乎有两个主要的痛苦来源:1未达到对于自己诚信和勇气的打击2有时实现目标给自己带来毁灭性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个人诚信账户”,它反映了我们对自己的信任程度,当我们做出并信守了承诺,例如确立并实现了目标,那么我们就增加了自己的账户结余,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对于自我和他人做出承诺的能力和自信。这个账户的大量结余是我们的力量和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反之,如果达不成目标,我们就是从账户提款,从而成为巨大痛苦的根源。性格的力量就像身体的力量,当考验来临,如果你不具备这种力量,不行就是不行。有很多理由说明我们为什么无法实现目标,有的时候我们的目标不切实际,我们的期望并不反映基于自我意识的认识,新年决心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突然期望,就因为日历从12月31日变为1月1日,我们就能改变自己吃东西的习惯、锻炼的方式、对待别人的态度,我们这种期望的基础是幻想,缺少自我意识或对于自然成长规律的尊重。有时我们确定了目标并做出了努力,但是,或者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自己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机会、经济情况改变了、另一个人闯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有了其他的可能前途,如果我们仍坚持原来的目标,通常我们会因没有信守承诺感到不自在或愧疚。这里提到了一个很好的观点,阶梯要靠在正确的墙上。达不到目标会引起痛苦,达到目标有时候也会有同样的结果正是因为我们实现目标的代价是牺牲了生活中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方法,运用我们的四项人类天赋。运用创造性想象力来进行心灵演练,超越我们的直接经验来设想,运用自己的独立意志来超越背景、脚本和环境的限制以做出抉择。独立意志和创造性想象力这两个天赋的威力不可限量,它是目的明确的生活的威力,自觉变更的基本过程。在目标确立时我们经常确实另两个天赋:良知——我们的目标与我们的使命、需要和原则的紧密联系。自我意识——对于我们的能力和个人诚信账户状况的准确评估。

    抉择时刻

    生活的质量取决于刺激与回应之间所发生的事。这个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有的时候我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心考虑第二象限日程安排程序,并与你的内心生活取得了联系。你回顾了自己的使命和所扮演的角色,找出了重要的目标,并将它们转化为本周的行动计划,但是,当你开始按你的计划进行是,会发现,总有地方与其相悖,抉择时刻到来了。就像我们跳伞到了我们不熟悉的路线,我们所绘制的道路虽然有用,但是我们有效在里面旅行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人类的四项天赋。抉择时刻就是真理显露的时刻,这是对我们的性格和能力的考验,我们完全可以依靠内心的罗盘,我们自己的人类天赋来自主选择,以原则为中心选择。具体的方法有:1、有意识地询问。询问我们的良知而不是好奇,再次确认了谦虚的原则。在抉择时刻要诚信以待。2、无借口地倾听。当我们通过把自己的生活塞满第三象限活动——还要说服自己这些事重要的事务——来逃避压力,或者从第四象限活动寻求解脱时,情况只会更糟。事实上,许多我们称之为“时间管理”方面的挫折——感觉受到骚扰、压力太大、处于两难境地——本质上是内心失调的问题。3、勇于行动。很容易把勇气与戏剧化的非常事件联系在一起,但是,有些最伟大的勇敢行动却是在日常生活中刺激与回应之间的抉择时刻做出的。要做一个“转型人”需要极大的勇气,停止把家庭里数代相传的消极倾向再传给下一代,选择让原则和人类尊严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保持自尊、考察内心的动机,不再寻找借口为自己辩护,这一切都需要勇气。

    Kaizen精神

    日程——行动——评估组成了一个圈,这是我们学习和个人成长的循环。在这里作者提到了Kaizen精神,一个日语词,表示持续的改进。只要活着就该不断学习如何生活。在这个环节中评估是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以周为单位,通过每周的评估,增加了我们自我认知,教育了我们的良知,培养了心灵的良好习惯,这就是一个良性地循环,我们在长远上呈螺旋上升的趋势。那么如何评估呢?首先,可以写在个人日志中,或者在你准备下周工作的时候写在作废的本周工作表的背面。列出几个问题及答案:我实现了哪些目标?什么因素让我实现这个目标?我遇到了什么挑战?我是怎样战胜这些挑战的?实现这些目标是否是我的时间的最佳利用?这些目标的实现是否增加了我个人诚信账户中的结余?我在第1-4象限上各自花费了多少时间呢?总体上讲我能从本周学到什么经验?

    共同做到要事第一

    分歧是协作增效的开始。双赢存在一个基本要素:几乎在所有的情形之下,合作远远比竞争更能提高生产力。我们绝大多数人在处事时抱着非负即胜的心态,取胜意味着别人的失败。体育界的胜负观,大学生就业竞争,强制实行排名榜让我们局限于某种狭隘的心态。所以说,在婚姻中,谁是胜方呢?当你的孩子闹别扭追问是不是亲生的时候,谁能胜出呢?就时间和生活质量而言,这种非胜即负的心态的代价是什么呢?“取胜”并不意味着某人要输,取胜意味着我们实现了我们的目标,通过合作而不是通过竞争,我们可以实现更多的目标。在相互依赖的现实生活中,双赢是唯一可靠的长期选择,是心胸宽广的基本要素,通过一起工作、学习、互助来帮助对方成长,每个人都会受益。一个双赢的简单思路:1、双赢思维的建立(建立在看到、做到、得到、相互受益与合作的原则基础上)2、首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的理解(建立在尊重、谦虚和可信的原则基础之上)3、协作增效(建立在不同观点和寻求第三方案的原则基础上)在这里作者还提到了共同构想的重要性,他们在大公司的主管部门进行过上述调查,“我们这一机构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工作小组的目的是什么?”“这个董事会的目的是什么?”在许多场合下,被问到的高级管理人员目瞪口呆,答案五花八门,甚至发生在墙上挂着公司使命宣言的时候。在这样的组织机构中没有共同构想感,没有激情,没有内心深处燃烧的“是!”。

    总结

    这本书我们就讲到这里,全书主要在讲时间管理的方法和以往相关的误区,提出“要事第一”这个概念,而且作者还写了双赢思维的重要性,自我各个角色之间的协作以及工作上团队协作共同做到要事第一的重要性。在书的最后作者说了这样一段话:在内心深处,你是否诚心诚意地感觉到你可以做一些事情、做出某些贡献、留下将给你的家庭、工作团队、你的组织和你的社区生活造成积极影响的遗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鼓励你做这件事。正如埃梅尔森所说: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可以给你带来平和,除了原则的胜利,没有什么东西能给你带来平和。

    最后我们来梳理一下全书的核心观点:

    1、服从于你内在的罗盘,而不是墙上的时钟

    2、非有意地干重要的事等于无意识地干不重要的事

    3、时间管理矩阵里我们可以划分四个象限: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和不重要且不紧急。第一象限我们无法忽视,但我们也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情之所以变得很紧急,是因为被延误或者没有进行足够的预防和筹划。

    4、嗜急成瘾是一种滥用的暂时止痛药,可以给我们带来暂时的满足感,但是疼痛依旧存在,治标不治本,这个病痛的根源在于没有把首要事情放在第一位。

    5、什么是“首要事情”?首要事情具体是什么呢?满足人的四大需要和能力,实现“真北”原则,符合人类所具备的四大天赋。

    6、原则不是什么:我们不是在谈论价值观,不是在谈论惯例,我们不是在谈论宗教。原则是什么:原则类似于农事规律,是一种长期作用带来结果的东西。

    7、作为人类,我们有着不同于动物界的独特天赋,这些天赋存在于刺激和反应之间,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个空间。那个空间是我们决定做出反应的能力,这四大天赋是:自我意识、良知、创造性想象力、独立意志。

    8、我们大多认为,如果能让花园(或者我们的生活)自动化,不用照顾仍能获得良好的结果,如同我们细心培育一般,可惜生活并非如此。

    9、平衡不是A或B,它是A和B。

    10、阶梯要靠在正确的墙上。达不到目标会引起痛苦,达到目标有时候也会有同样的结果。

    11、生活的质量取决于刺激与回应之间所发生的事。

    12、Kaizen精神,一个日语词,表示持续的改进,只要活着就该不断学习如何生活。日程——行动——评估组成了一个圈,这是我们学习和个人成长的循环,通过评估使这变成一个持续的良性循环。

    13、分歧是协作增效的开始。双赢存在一个基本要素:几乎在所有的情形之下,合作远远比竞争更能提高生产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要事第一》全书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sp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