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提高我思考的深度,我再次借助百度,维基等基础资料,朋友间调研,发表观点,或与有阅历和智慧的人碰撞的形式来加深这一点。请大家忍受!
这是我最近两天的研究课题。
缘起是因为一位摄影师对我的语言暴力。
他好像对女人胖这件事非常难以接受,我甚至觉得他有些嫌弃和厌恶的情绪。而且说看上我的人都是瞎了!
我关注的是,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哪怕有一点点的慈悲和同理心,都不可能如此的脱口而出吧?
我观察着他的表情,像过去观察所有鄙视和侮辱女性的男人表情一样,体会着那深刻的社会与文化问题。
然后,我当时并没有和他置气,只是回头想想,挺多男的都喜欢用语言贬低女性。产生的后果是各种深深浅浅的悲剧和遗憾。
有的情绪积压太深而得不到排解可能会变成潜意识,甚至说集体无意识,最严重的是发泄和报复社会,伤害更多无辜的人。
那我就在想了,如果比我更丑的,和你胖的人出现,这位摄影师会怎么对待他们呢?而且他给我看了一些他朋友们的照片我也真没觉得好看。
可他原来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美,或者说自己对胖的恐惧是不是已经扭曲了?我感激她,让我重新认识了语言暴力是根深蒂固的社会毒瘤。
另外,说这些话的时候,如果是对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姑娘,会不会对心理健康有影响,甚至严重情况下,会不会有轻生的念头,还真的是说不清。
这是什么导致的?是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洗脑了?为什么一切美丽的人事物会有标准?就像大自然应该要求所有的大树都长一米八一样。
为了搞清楚语言暴力是什么东西,我很谦虚的把百度上对这个词的解释输入了进来。只有搞清楚概念,才能对症下药。
首先,让我们先搞清楚什么是语言暴力。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这个词的。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而低龄语言暴力,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很多情况下,语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受害者通常缺乏自卫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语言暴力就属于这一类。

记得励志大师力克·胡哲就有过无数次这样的遭遇。演讲中,印象最深刻的镜头是,他走到了桌子的边角处。说当时身为一个孩子,一天承受了十二次语言攻击后,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
他还诅咒道,如果自己遇到第十三个讽刺他的人,他就跳下去。结果奇迹发生了。一个女孩子说:“You look so nice today.”.他发出了惊呼,他被赦免了。当然,我肯定也哭了,因为实在太感同身受了。我甚至有点想去诅咒那些讽刺挖苦别人的同学,家长和老师。
危害
语言暴力虽然从表面上不具备暴力的特征,但是它对学生人格心理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不可估量的。它的危害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形成“退缩型人格”,即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回避现实,不敢与人正常交流,容易形成内向、封闭、自卑、多疑等人格特征。
2、形成“攻击型人格”,即孩子在受到“语言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易怒,内心充满仇恨、逆反,为了发泄不满,而对他人和社会采取过激行为,直接影响和危害社会,害人又害己。
语言暴力曾经改变了我的人生,它让我沮丧,绝望,多疑,自卑,焦虑,恐惧,抑郁,也曾让我自省,强大,克制,隐忍,慈悲与宽容。
但是即便如此,对于青少年,还没有力量去回应和消化的年纪里,语言暴力,就只是不定时炸弹,它会毁灭一个人的自信,自尊与天赋。
请语言暴力者,善待世界,因为世界是会用反作用力回馈给你更激烈的对待的。
谢谢聆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