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这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一句话。粗看没有什么特别,但是细细想来,却发现其中颇有一些值得玩味的地方。
鲁迅先生自然是文学上的大家,只是小时候被要求理解其文章的恐惧所支配,以后就很少读他的文章了。现在将鲁迅的文集找了出来,看的也只是小时候就读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现在倒是不用考虑鲁迅先生想要表达什么,只是简单的看其文字,就发觉大家毕竟是大家,他好像随意用出来的文字都不是那么简单。
就拿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来说,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仔细想来,就会发觉这句话只是用了很少的文字,就将百草园大、荒凉和古老全都写了出来。不但如此,这些百草园的特点又没有伤害到百草园本身。读完这句话,人们留下来的印象就是百草园,而那些百草园的特点仿佛下意识地传递给了人们。
如果仿照着这句话写一个句子,就更能发现此句的妙处。
比如“长江的边上有一座繁华的城市,人们都叫它南京。”很普通,但是和百草园的第一句话比较,就会发现这句话只是表达了一层意思,远不如那句话丰富。将后半句改成“相传叫做南京”呢,一下子就将南京写没了,还是不行。改成“长江的边上有一座繁华的城市,古时叫做金陵,现在则被称为南京。”意思倒是丰富了,但是句子用字较多,看的时候注意力很分散,不能将南京的第一印象留下来。试着写成“长江的边上有一座繁华的城市,古书中称为金陵。”因为金陵现在叫南京的事情大部分人知道,所以干脆省略。这样写的话倒还有那么一点意思。
再比如写人,“我家的旁边住着一名很幽默的邻居,大家都叫他老钱。”前半句话意思有重复,而且整句话意思不丰富。改成“我的邻居很幽默,谁都叫他老钱。”好像就好了许多。
一点心得,和大家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