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在百度百科的解释是:
“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现在有很多人谈自律色变,认为“自律的都是别人,而我管不住自己”,经常被拖延、焦虑所困扰,只有羡慕别人的份。
实际上,自律更像一种习惯,需要心理和身体适应。自律的人之所以做一件事没有那么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习以为常,心理上不会产生抗拒。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律呢?
首先,打破固有思想
安于现状是人的本性,即使是喜欢挑战和刺激的人,也有自己的舒适圈。
每个人对于自己经常做和能做到的事都有一定的认知,同时也了解自己不能做或不想做的事。
经常懒床的人觉得自己不能早起
体重超标的人觉得自己瘦不下去
成绩差的人觉得不论怎么努力还是考不好
我们经常会在行动之前就给自己很多限制,认为自己不会成功、不会改变,所以不去行动。
因此,打破思维限制很关键,固有思维往往是限制行动的阻碍。
其次,制定合适的目标和计划
以瘦身为例,单纯的减肥肯定会很枯燥,很多人减肥失败,就是因为不能遵守严格的饮食要求和运动计划。
为自己设定一个很想实现的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现象。
例如,想去跑马拉松,在练习跑步的同时也能达到瘦身的效果;看上一件衣服,为了好看的衣服制定瘦身计划。
我身边的朋友为了喜欢的人,三个月成功减肥30斤,整个人看上去都不一样了。
因为有目标,行动起来更有动力。
与目标搭配的是详细的计划。按照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一点点的完成,更能有好的效果。
最后,少想多行动
自律有时讲究“简单粗暴”,最忌讳的就是想得太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论什么事,落实到行动上才能有结果,只是胡思乱想没有行动,即使有机会也会让它从身边溜走。
老妈两年前开始学习乒乓球和股票,不仅充实了退休生活,精神状态也更好了。
因为打乒乓球,她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每天打球时特别有活力,球技变好的同时还减重了15斤;
因为炒股,她买了很多理财方面的书,天天钻研,刚开始软件都用不明白,现在已经慢慢实现盈利了。
对于老妈来说,新的兴趣爱好改变了她的生活,让她找到乐趣。这也让我感到欣喜。
很多人对于时间匆匆总觉得惶恐不安,二十出头就感叹老了,过了三十就惧怕改变。
人生是一段不能重来的旅行,不论怎样后悔、懊恼,过去的就过去了,我们能抓住的只有未来。
只要生命在继续,无论何时,改变都不会晚。
有人说,自律的人最自由,因为他能够得自己之所想。
自律的人,勇于承担责任,也能够享受成功;
勇于做出改变,也能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能够掌控时间和金钱,也能不被其所累。
哲学家康德说: 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
自律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