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的策略
一、制定正确的目标
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坚持是因为制定了一个错误的目标,错误的目标有三个特征:挑战太大、标准模糊、反馈缺乏。挑战太大让人产生焦虑、压力,容易打退堂鼓;标准模糊让人茫然无措,无法检测自己是否达成目标;反馈缺乏让人一成不变,不仅无法提供改进优化的方向,而且会影响坚持行动的动力。
正确的目标制定需要符合SMART原则:
1、S(Specific)明确:目标制定要明确,不能模糊不清,明确就是一种动力,能够让我们聚焦、锁定注意力。
2、M(Measurable)可衡量:目标是要可以衡量的,事后回顾能够检查自己是否达成目标,这一切可以让你得到一个明确的反馈,持续的反馈对于我们坚持下去是至关重要的。
3、A(Attainable)能做到:太大的目标就如同雄伟挺拔的高山让你产生畏难心理,捆绑住前行的脚步。合理的目标是踮起脚尖就能够着的,是不需要咬紧牙关也非唾手可得就能达成的,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理性客观地制定。
4、R(Relevant)相关的:思考当前的计划是否与其他计划相关联,如果相关,怎么把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5、T(Time-bound)有期限:达成目标是要有期限的,在规定的某一段时间内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构建良好的环境,尤其是人际支持
我们的自律不仅仅是依靠自己,还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有一个实验研究表明,如何让人少吃零食?很简单,你不要把零食放在触手可拿的桌上,而是放在抽屉里,结果发现被试吃零食的概率大为减少。人有时是非常软弱的,不要拿诱惑来试探自己,不要高估自己的自控能力。
要有意识地远离那些会引发心中魔鬼出现的环境和人,积极主动地构建良好的环境来触发自己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去行动。
用美好的事物来激发自己变得更加自律,借助环境的力量来影响、塑造自身的行为,而不是用坏的事物来诱惑自己,损耗自己的自控力。
君子成己之美,小人成己之恶。因此,如果你想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那就把胡萝卜放到桌上,把零食收到抽屉里。
除了借助物理环境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借助人际环境的力量,当你觉得你需要坚持时,你可以向他人寻求支持,例如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一个共同目标的打卡群,明确游戏机制,彼此互相支持、监督、激励,这样能提高坚持下去的机率。
因为人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在这样的人际环境中,我们会有不甘落后于人的动力和压力,这份动力和压力会让我们走得更远更久。借助同侪的力量,给自己赋能,助推自己坚持下去,达到支持个人发展的效果。
三、想好预先的应对措施
预先想好在奔向目标的路上可能会出现的阻碍,我们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因为计划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总会不可避免地遇上各种意外,提前想好解决意外情况的策略就不会随着自己的一时冲动做出令自己懊悔的行动,破坏自己的计划,陷入打乱阵脚、坐以待毙的被动局面。
因为我们的理智是很听从情感的话,当我们的本能和情感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我们的理智就很容易给它找一些理由来自欺欺人,而这个过程是非常隐秘、不易被察觉到的,这样就可能导致我们之前付出的努力前功尽弃了。
但是如果你此前已经想好处理意外情况的措施时,这个时候你的大脑自己也没法说服啊,你的理智脑只好强行逼着自己去按预先规划去执行了,这样就能有效避免掉入情绪和冲动的坑,抵御诱惑,减少失败的机率。
用“如果......就......”这样的句式促使自己去思考应对阻碍的措施。
例如你想施行低碳饮食,但是在生活中除非你自己做饭,在外就食就很难避免那些精细米面,你就可以提前规划来避免掉入坑里。
如果外出就食,就选择自助食堂
如果点沙拉,就选择油醋汁
如果是聚餐,就事先声明我的饮食偏好
如果不方便,就少吃一点,事后再补充
如果实在不行,偶尔吃一些也没关系
为了更有效地达成目标,提前进行慢思考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避免掉入快思考的陷阱中,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也正是这个道理。
四、依靠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本质是大脑已经形成了自动反应,不会出现情绪脑和理智脑的天人交战了,不会一个劲地再做心理斗争,最重要的是不会损耗自身的自控力,是一种类本能的反应。
例如你在睡觉前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刷牙,但是对于还未养成刷牙习惯的孩子而言,你得连哄带骗、再三催促才能让他去刷牙,但是一旦孩子养成了刷牙的习惯,你就可以在这件事上解放了,无需再耗费精力督促孩子去刷牙了,他自己就会自动自发地去刷牙,还会为不刷牙而感到难受、不自在。
当你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你宝贵有限的自控力也就可以腾出来去做其他重要的事情。习惯的形成是建立在神经可塑性的生理基础上,当你反复在某种场景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为这样的一个反应建立了一个回路,下次一旦大脑又接触到这样的一个场景的刺激,它自动地就会告诉你的身体去做那件事情。
习惯的建立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就像升级打怪兽一样慢慢来,先从小的挑战开始,让你的大脑对这样的场景有一个小小的反应,通过完成一个小目标先建立信心,然后再循循渐进加大难度,慢慢就能建立起来这个习惯。
例如你想要养成跑步的习惯,你刚开始可以要求自己每天跑15分钟,持续一个月后,可以把标准提高到每天跑30分钟,而不是一开始就要求自己每天跑30分钟。
习惯建立不可能一步登天,它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而养成习惯的过程是先难后易的,一开始你在所难免地要动用大量的自控力来逼着自己去做这件事情,这时情绪脑和理智脑会各执一词、喋喋不休地说服彼此,你会感到纠结徘徊、犹豫不决,处于一种撕裂拉扯的状态。
然而随着理智脑不断地战胜情绪脑,习惯已经养成,你就会像吃饭喝水一样毫无困难、轻而易举地去做这件事情。
五、避免在小事上消耗自控力
不要纠缠小事,谨防自控力损耗,因为自控力就像我们的肌肉一方面越练越强,但另一方面你每一次用它都会损耗掉一部分,因而,如此珍贵有限的资源不应该浪费在小事上,有一种大材小用的惋惜,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浪费。
每个人的自控力都是有自己的极限,你在一些小事上损耗了过多的自控力,也就意味着你在重要事情上能投入的自控力被人为地消减了。
例如穿衣服看起来是一件平凡无奇、无足挂齿的小事,但你每天早上在一堆繁杂多样的衣服中选择穿哪件的时候,也是需要集中注意力去收集信息、权衡、判断、决策,也会消耗掉你体内一定的葡萄糖,从而减弱你的自控力,因为自控力就像电池一样需要充电来获取能量,而葡萄糖就是自控力的能量来源。
像乔布斯常年累月都是穿着黑T恤跟牛仔裤,还有同一双鞋,基本上他的形象十几年之内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就是避免在小事上做决策。
因此,我们要集中精力去关注重要的事情,避免自控力无意识地被过多消耗在小事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