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五维的家人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五维M31期广州班的学员彭亮,今天我将要分享的主题是五维教练领导力之3F倾听,接下来邀请大家和我一起重温学习关于3F倾听的内容,那下面我将开始今天的分享。
美国人做了一个调研,管理者最受欢迎的素质和管理者最令人反感的素质排名,结果表明管理者最受欢迎的素质排名第一的叫:良好的倾听者,然后最被员工反感的第一位素质叫:糟糕的倾听者,就像是一堵墙,一堵空白的墙,就是说你跟这个管理者说话,好像跟墙说话一样,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痛苦呢,所以我们确实需要倾听。
说完外国人、美国人的调研,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中国古代人造字也是有他的道理的。邀请大家先来看看这个繁体字的听,在一个字中蕴含着非常多的道理,我们拆一下这个字。做好良好的倾听者,首先呢要用到耳朵,然后要用心听,还要有眼睛注视,善于倾听的人才能当领导,所以我们看到听的繁体字有一个王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34490/a1c3ab0b1e0e6e54.jpg)
那如何才能做好倾听呢?在讲倾听之前,我们先学习一下脑科学的理论基础。在脑科学当中,把大脑分成了三个部分:最中间的叫爬行脑,外围是情绪脑,最外面的一个部分称之为智慧脑。我们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我们都有2个部分的脑,一个是爬行脑,一个是情绪脑。这个三脑的理论基础能带给我们什么?首先看爬行脑,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当我们在面对危机的时候,赋予了我们很多应激性的快速反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34490/9710d9861918e514.jpg)
来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以怕狗为例子,如果今天你在一个巷子里,朝你跑过来一只凶猛的大狼狗,而且你真的很害怕狗,请你好好的回忆一下,当你在危机的时候,在那一刻你的第一反应到底会是什么呢?叫惊呆了。这个反应我们称之为冻结反应,这是爬行脑给我们的,而我们自己可能意识不到。当我们冻结在那个地方的时候,其实狗还是在飞速地向我们跑过来。接下来,爬行脑就会激发我们的第二个能力,那就是逃离。赶紧跑或者躲来,爬行脑就会激发我们的第二个能力,那就是逃离。赶紧跑或者躲起来,这些都是逃离反应的体现。但我们最后发现,我们并没有办法跑过这条狗,这个时候我们爬行脑就会激发我们的对抗意识,就是要开启战斗模式了。你们会怎么办?在危机时候,爬行脑会赋予我们三种自动反应:第一种自动反应是冻结,第二种自动反应叫逃离,第三种自动反应叫对抗(或战斗)。
人的爬行脑和情绪脑是一堆孪生兄弟,因为一起共存了5000万年。一般来说,只要爬行脑启动,人的情绪脑就一定会启动。比如说,前面刚刚讲到的遇到狗的例子,这个狗的危机过去后,人们往往会受到情绪控制,人一般会遇到以下几种情绪:当狗走了以后,你会愤怒,像女孩子会伤心,当然还有一种人有莫名的兴奋这些都是情绪。一般来说人是受到4大情绪的控制的,叫做喜怒哀惧。我们今天看到的上百种情绪都是从这四种情绪中衍生而来的。
但有意思的是,这四种情绪中,只有一种情绪被激发的时候,人的智慧脑才会被打开。大家觉得会是哪种情绪呢?这种情绪被激发的时候,智慧脑才会被打开,智慧脑是关于未来的,关于新的决定的,关于新的创造的。所以人们在哪种情绪下,才会去看未来呢?人们才会主动做新的决定呢?人们才会主动地去做创造呢?如果你更多去搜索你的人生经历,我们会发现,当我们在开心和很嗨的时候,我们的鬼点子是特别多的,我们特别会愿意想东西,所以我们内心是喜悦的。
所以当人们喜悦的情绪被激发出来的时候,我们才会愿意看未来,愿意做新的决定,愿意主动,也愿意创新和创造。这样看来我们做为一个管理者的话,整个过程需要激发员工,因为管理者需要不断创造内心喜悦情绪和丰盛的情感,因此,我们在后面的3F倾听的原则过程中,需要灵活应用的三脑的原则,这样才会让我们的倾听更有效。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34490/bbd43ac14ae6f066.jpg)
我们把倾听分为3个层次,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层次的倾听,叫做: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听。第一层次的倾听,一般干自己的事情,我们听得到吗?我们知道一个人一分钟说话的语速一般一分钟多少个字?150左右。而一个人一分钟大致可以听得到600个字。所以150和600之间是有很大的空间的。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听别人说话过程中也可以边做别的事情。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空间,我们才有可能发生同时做这些事情的可能。
也就是说,我们会由于对方在说的一些事情或者是表述,我们就可能会联想到非常多的一些情况。我们来举个例子:老板,我昨天加班到了2点,但最后方案没有做出来。邀请各位想想,我们听到了什么?我们往往只听到了没有做出结果,而加班到2点竟然被我们忽略掉了。这个叫选择性倾听。再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女朋友跟我说:“你看这个裙子好看吗?我逛了2条街,19几个店才买到了,一共花了2万块钱。”“什么2万块?”各位,大家觉得们听到了什么?因此我忽略了对方喜欢裙子的这个感受,只接收到了价格这个信息而刺激到了我的情绪。
所以,我们应该放下自我,往下走,就到了第二层次的倾听。第二层次的倾听,往往以对方为中心,这个时候我们会认真听对方的语气,速度,态度等,并给出反应,眼神及行动的交流。但只有我们做到第三层次的倾听,也叫3F倾听,倾听对方的真正情感与意图,根据直觉与洞察力来了解背后的底层逻辑和对方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并进一步用美的眼睛察觉对方的卓越,这才是最高级别的倾听的艺术。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34490/85a3ae464c3710e9.jpg)
我想大家听到这儿,一定是非常想要学习这个最高级别的倾听的艺术。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3F倾听,就是第一,倾听事实Fact,第二倾听感受Feel,第三聚焦意图。而这三个倾听的维度分别对应了我们的智慧脑,情绪脑和爬行脑。首先什么是倾听事实:对方讲述时,不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固定观念评判对方,只倾听原本的客观事实.比如:你当地正在图书馆复习,是吧?(只复述对方讲述的事物,人,事件等) 因为,我们往往没有亲身经历过事情,或者讨论方有人没有经历过或看见此事,就往往会评判。所以我们要倾听事实而不是演绎,这样可以让所有人启动智慧脑,针对事情发生的情境重新回顾,从而区分信息的真实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34490/46ca5350fd53959a.jpg)
如开会时A先生总是迟到。B先生很没礼貌。昨天我的老板无缘无故的冲我会时A先生总是迟到。B先生很没礼貌。昨天我的老板无缘无故的冲我发火。X先生在开会的时候一直忽略我。我们说这四个例子都不是事实而只是判断,因为类似:总是,很,无缘无故,一直等词语会对人更多是评判,只是我们没有察觉。而C先生,今天的会议你迟到了30分钟。这个才是基于事实,我们平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事实多还是评判多呢?因为只有事实,才能让员工和被教练者客观看待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34490/7a8d0403d8dd51a9.jpg)
第二个倾听是感受或情绪,对方在讲述的时候,感受对方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绪,就好像是用同理心去进行倾听,因为对方当有情绪的时候,往往这个时候,智慧脑是关闭的,没办法去聊一些有创意和创新性的话题,那怎么使用呢?你可以用以下的这样的句式,比如:你现在的心情/感受是……(描述对方正在感受的情绪),是吧?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失恋了,很多人劝他再找一个新女朋友,结果他更伤心了。我去劝他的时候就问了一句感受的词,你现在很痛苦对吗?他马上有了回应,点点头,就开始跟我倾诉了。因此,一般来说,只要这个情绪得到了对方的认同,对方点头,这个感受就得到了释放,你就成为了一个理解她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34490/6cd5e9ae15f7fa2f.jpg)
第三个F是聚焦意图,对方讲述的时候,认真倾听对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真正意图是什么。句式为:你真正需要的是……(直观地认识对方真正的意图,虽然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想表达的意图),是吧?这个意图往好方向确认,往往会让对方有启发性思维。比如,一个人迟到了,如果你质问“你为什么迟到?”对方往往会抵抗并找理由和借口保护自己,爬行脑启动保护,情绪脑产生不悦感觉,智慧脑也启动产生找借口。而这个时候改成:“我看你气喘吁吁跑进来,一定不想迟到,但确实是不是有事情让你开会延迟了15分钟到会场”,这样就可以针对如何改进下一次提前到,而提出有创新性的反馈了。
总之,3F倾听原理是一个很好的模型和工具,大家可以把它跟三脑原理结合,就有一个很好的底层支撑逻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倾听,发挥教练的领导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