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学员找我聊天,提到了去年去世的自己的父亲。她说,想父亲了,想起了父亲的好,非常后悔和父亲的争执。
她说起的父亲,其实是她的公公。她说父亲是个做事极为追求完美的人,对自己要求极高,看到哪里都是需要提升和修正的地方。所以老人家非常勤快,手里总有干不完的活儿。但是他不仅仅自己做事标准很高,对身边的孩子要求也非常高,无形中就给身边的人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有一次,儿媳妇对父亲的高要求忍无可忍,就说:“爸爸,您放过自己,也放过我们,行不行啊?”
老人对此也很痛苦。他放不下自己的标准,勤快了一辈子,讲究了一辈子,不想老了老了将就地过日子。他尽可能是不去要求孩子们,只是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儿媳妇开了一家超市,一个人忙不过来,原本父亲给她帮忙。去年,老人家去世了,就请了一个亲戚。这个亲戚性格非常好,从来不挑剔别人,做事总是微笑着,儿媳妇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和这个亲戚在一起工作,儿媳妇感到一点压力都没有。但是儿媳妇昨天找我谈心的时候,说:“我现在想我爸爸了。”她解释说,爸爸虽然看似对自己各种挑剔,但是爸爸对自己也是那么高的标准啊。爸爸来到超市里,会看到很多地方需要收拾,整理货物,增减腾挪。总之,爸爸在,总是让货架保持最整洁舒服的状态,不会有物品成堆,也不会让哪种物品缺货。爸爸也总是不断折腾,让超市物品摆放更合理。现在超市门口张贴的还是爸爸写的广告说明,印刷出来的一样。
儿媳妇叹息说:“我爸爸的讲究,我曾经认为是对我们的挑剔,现在,我多么希望身边有个挑剔的老爸啊。现在小姨从来不挑剔我,但是性格温和的小姨从来不对我提要求,我觉得自己再也不能提高了。”她说:“我现在特别想我爸爸,我现在才知道有人骂,其实是一种福气。”说着,她的眼泪下来了。
当这个学员含着眼泪给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也心有戚戚焉。很多时候我们被责骂的时候,被要求的时候,会觉得压力很大,会不服气,甚至很愤怒,甚至不堪其痛。我们却忘了,正是这种要求,让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优化自己。因为这是一面公正无私的镜子,让我们不断反省自己,不断看到自己的不足。
我想起了当年的母亲,母亲对我要求也非常严格,我总是觉得太委屈。但是当21岁那年母亲过世之后,世上再没有人随意地指责我,批评我,骂我,我感到深深的失落。记得那时写过一篇日记,说忽然发现,有人骂是一种幸福。
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可以说亲密无间。因为发生了一件事,我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我再也不会不留情面地去指责他。他给我写了一封信,里面就有这句话。他说:“有人骂,是一种幸福。我们只有失去这份幸福的时候,才会知道,有人骂,是多么珍贵,多么有价值的事情。”
有人骂是一种幸福,这个“骂”当然不是指恶意的攻击,而是毫不留情地指出对方的过失,用最直接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这种相处方式,往往只会出现在我们认为最安全的关系里。不过,这种“骂”的幸福常常是在失去后才会让人发现,总是带着深深的遗憾。
我们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经常讲要避免责骂,避免命令和要求,就是要避免伤害。但是在生活中,完全避免责骂和要求是难免的。因为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个性不同,做事风格就不同。而每个父母对孩子却都是有期待的,有期待就会有要求,有要求就会有标准,期待高自然就要求高。我们身边的人对待我们的态度和方式是不可能相同的。我们期待对方用我们喜欢的方式来爱我们,但是很多人做不到,除非对方不爱,对方没有期待。
我想,我们要学会接受对方用他能够爱我们的方式来爱我们,去体会对方爱的心意,接受那份深厚的感情,而不是停留在他的行为表面带给我们的感受。让我们珍惜身边那些珍贵的,带着深沉的爱的责骂吧,因为,很多时候,被期待,也是一种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