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是要吃饭的

作者: 国际祥 | 来源:发表于2020-12-26 17:19 被阅读0次


一、从苏迦塔的乳粥说起

佛陀悟道前,受用了牧羊女苏迦塔Sujata供养的一份乳粥

乳粥,milk rice,是一种古老的美食,中国不怎么常见,但是印度很常见,上次去印度旅行期间,就尝过3回

佛陀成道前都吃粥,我们为什么不吃呢?

于是我们汉地腊八节就有了吃粥的习俗,直到如今

当时,佛陀正在尝试极端苦行和深度禅定,最后发现这样修行不仅不能悟道,还把身体给搞垮了,于是他接受了苏迦塔供养的乳粥,开始进入“中道修行

苏迦塔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偶然间发心供养的一位蓬头垢面、骨瘦如柴的苦行僧,是离家出走的悉达多太子,也不会知道这一举动会对后世造成何种影响

有人会觉得,如果没有苏迦塔给吃的,悉达多太子就活不下来,也无法悟道。——这在逻辑上似乎正确,但是很明显,悉达多太子成道的助缘并不只有苏迦塔一人

这就好比我说:“如果没有爱因斯坦,日本广岛长崎就不会死那么多人”,这句话有一个巨大的漏洞

爱因斯坦只是提出一个理论,是别人用这个理论研发出了原子弹,而不是爱因斯坦本人

即便没有爱因斯坦,一样会有人提出相对论,依然会有人制造杀伤性武器,还是会有平民成为战争的牺牲品,所以说日本广岛死人不能怪爱因斯坦的

同样的,即便没有苏迦塔的供养,也会有其他人成为悉达多太子的助缘,悉达多太子一样可以成为佛陀

东方的哲学思想始终和西方的逻辑学不同,我们认为,只要一个人福德足够大,他在未达成使命之前,是绝对不会死的,所有违缘都会消除,哪怕有人想杀他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杀不了

也就是我们老话说的:“吉人自有天相”、“福大、命大”,这话是不假的 ;而按照西方人的逻辑思维,这叫做“幸存者偏差”

有一次,提婆达多雇佣了几个杀手,想趁佛陀打坐之时杀掉他,杀手明明已经到了佛陀面前可以直接动手,却在这关键时刻怂了,不敢上去,于是就此罢手

他弟子们听说有人想杀佛陀,立即拿起武器围过来保护佛陀

佛陀说,佛是不会被杀死的,你们不需要保护我,这是外道的做法。

二、中国的粥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传统饮食要比西方人更加健康,生冷、油炸的少

比如吃粥,就是一个很优秀的习惯。

粥和米饭在营养成分上没区别,但是对身体和脾胃起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寺庙早斋,也就是吃早饭的时候,需要先唱诵一段“供养偈”,里面有这么一句:粥有十利,饶益行人。

粥对人体有10种利益,分别是:

一、资色。吃粥有益于身体,能够让人的脸容丰满有光泽。
二、增力。吃粥能够滋补羸弱的身体,增长气力。
三、益寿。吃粥能够补养人体的所需,增加寿命。
四、安乐。吃粥能够促进身体清净柔软,这是让人能够体会安乐的饮食。
五、辩说。吃粥有利于滋润喉吻,对人论法议经有帮助。
六、除风。吃粥能够调和身体,上下通利,并且消除风寒。
七、消宿食。吃粥能够温暖人的脾胃,帮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积食。
八、辞清。吃粥的人,气息没有凝滞的现象,说话的声音清晰,昂扬。
九、除饥。吃粥能够充实人的口腹,让饥饿感马上消除。
十、消渴。吃粥能够让人喉吻沾润,干渴的感觉得以消除。

亚洲人身体素质,是比不上西方人的

但是我们通过饮食弥补了这一先天不足

论如何吃饭,还是我们中国人最懂的

三、4种“食”

佛陀悟道后,进入世间,弘扬前所未有的法,引起了轰动。

有人好奇,就过来问他,你到底证悟了什么?

佛陀说,人都是要吃饭的

这句话引来了诘问者的不解,甚至嘲讽

但他们不知道

佛陀说的“吃饭”含义并不简单,而是指4种食:

一、粗段食和微细食
二、触食
三、意思食
四、识食
“一者粗段及微细食。二者触食。三意思食。四者识食。” ——《起世经》

1、粗段食,就是我们吃到胃里面的粗重的物质,

“饭食麨豆,及鱼肉等,此等名为粗段之食”

一日三餐的饮食,就是粗段食

2、微细食,就是我们通过皮肤等其他方式摄入的细微物质:

“覆盖按摩,澡浴揩拭,脂膏涂摩,此等名为微细之食”

像女孩子用的化妆品、护肤品,皮肤吸收紫外线、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就属于“微细食”

欲界所有的众生都需要粗段食和微细食

包括最高层的他化自在天也需要

也就是说,欲界以内的众生都需要摄入物质才能生存

3、第二种食,叫做“触食”。凡是卵生的生物都有触食:

“一切众生,受卵生者,所谓鹅雁鸿鹤鸡鸭孔雀鹦鹉鸜鹆鸠鸽?雀雉鹊乌等,及余种种杂类众生,从卵生者,以彼从卵而得身故,一切皆以触为其食。”

我们知道,卵孵化需要一定的温度,佛陀将这种生存方式叫做“触食”

4、第三种食,叫做“意思食”,是通过意念思维滋养诸根,增长身命。

比如

“所谓鱼鳖龟蛇,虾蟆伽罗瞿陀等,及余众生,以意思惟,润益诸根,增长寿命者,此等皆用思为其食。”

这些动物是如何进行意思食的,我们就不太知道了;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们毕竟还是欲界生物,仍然需要粗段食、微细食和触食

什么样的生物能够完全做到不需要粗段食、微细食和触食,仅凭意思食活下来呢?

这样的众生在欲界是不存在的,而是在色界

古人讲,“食色性也”,这在欲界是铁律。

但是在色界,是以:

“禅悦法喜为食,三摩提为食,三摩跋提为食”

不需要物质摄入和繁衍后代,远离欲望,也不需要睡觉,是纯粹的“意思食”

古印度的瑜伽行者,可以达到完全不吃饭、不睡觉的状态;中国道家也有人修炼到“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的地步

这样的人已经断离欲界五欲,命终之后,不会出生在欲界,而是直接往生色界

古印度人将这种“梵我合一”的境界称为解脱,但在佛教中,这还不足以解脱

五、无人知晓的识食

而最后一种食“识食”,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

“识”这个概念并非佛陀原创,而是古印度人发明的,但是只有佛陀洞察得最为透彻

佛陀在《起世经》中说:

“地狱众生,及无边识处天等,此诸众生,皆用识持以为其食。”

——地狱道的众生,以及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的众生,是以“识持”为食的

古印度人所认为的永恒的“梵”、永恒的“神性”,能见闻觉知的主体,其实是“识阴”的假象

我们以为到这里就解脱了,没有人能再继续突破

而悉达多太子突破了,所以他证悟了真正的涅槃,成为了阿罗汉

佛教对外道的揭露,就是这个“识”

以识为食,是从来都无人提起过的概念,很可惜,我们可能也无法再理解得了

因为如今这个时代已没有真正的证悟

能够修到色界的,就已经是凤毛麟角,能够证得灭尽的人,又在哪里呢?

以后的我们,可能越来越难以明白佛陀的教言

那些珍贵的上古经典,将仅仅作为一种文学作品留存于世,我们后人只能进行学术上的探讨

而最终,经典积满灰尘,被人遗忘

真正的正法,将消失在人间

我们这些罪孽凡夫,将继续沉沦于六道的生死轮回

最后说几句

人,都是要吃饭的,人还要繁衍,但我们不能说人活着就只有吃饭和繁衍

就好比,人需要钱,但从来没人敢说只需要钱就足够了

不吃饭,没办法证悟

不证悟,吃饭就会变成一件极度危险的事

我们虽然知道吃饭,但却不知道吃饭的本质

这就是我们和解脱者的区别吧

相关文章

  • 佛说,人是要吃饭的

    一、从苏迦塔的乳粥说起 佛陀悟道前,受用了牧羊女苏迦塔Sujata供养的一份乳粥 乳粥,milk rice,是一种...

  • 释怀

    佛说: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 生命中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 佛说, 走路时走路,吃饭时吃饭, 人只有活在当下才是...

  • 宠物营养深度分析,建议养宠的朋友收藏

    现在年轻人都讲究佛系,就像什么佛系喝水,佛系养花,佛系吃饭,佛系养生等等。 想想也是,你说朋友见面除了吃饭、逛街、...

  • 佛说: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人!

    2018-01-06艺梵•鹤丹 佛说: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 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佛说: 愚痴的...

  • 佛说: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人

    佛说: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 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佛说: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 有智慧...

  • 佛说: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人

    佛说: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 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佛说: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 有智慧...

  • 佛说: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人

    佛说:来是偶然,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佛说: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

  • 佛说

    佛说: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佛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

  • 佛说,要努力

    若不转念,谁替你救苦救难 年初拜神时,在一间新建的释迦牟尼佛庙堂里见着一副对联:“如能回头,何须我大慈大悲。若不转...

  • 佛说要行善

    有很多事情在我们的想象范围之外,不得不相信鬼神之说。 我喜欢观察不同的人,品百味人生。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说,人是要吃饭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pg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