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散文想法
简述古代“士为知己者死”

简述古代“士为知己者死”

作者: 经霜红叶Cbq | 来源:发表于2019-11-19 16:25 被阅读0次
简述古代“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古代士阶层所提倡,后来演变为“士大夫”阶层中正直知识分子的情感和情怀。这么说,是因为在春秋,尤其战国时代,“士”的概念比较复杂,它除了通常上的学者意义,如诸子,还有贵族门下食客,也包括以给人排忧解困为名的游侠、勇于为私门恩主献身的刺客等等。尤其后者,往往与国家公法对立,极端者甚至挑战公序良俗,成为正常社会的公害。司马迁治史,《史记》中列项羽于《本纪》,为游侠作传……等等,被班固讥为“是非颇谬于圣人”。其中明白指出的,就是“序游侠”。而“序”,其基本涵义用现代语来表述,就是指同情其反体制倾向的偏颇。这种朝野“游侠”遗风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时代,到著名“大侠”郭解等人代表的民间强横势力被铲除,“士为知己者死”才逐渐演变为知识分子群体忠君报国的道德情操。同时,“士”的概念也逐渐净化提升,相对单纯起来。东汉之时,成为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专指。但是,最早流行于游侠、刺客等群体嘴上——这句效忠、报恩于私门的口头禅:“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却流传下来,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道德境界。

古代有大量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公私两个方面来讴歌知己相赏,知己相酬,知己相慰……诸多景况。从“刎颈之交”,历经包括“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君臣知遇之恩等……一直到《三国演义》,借周瑜之口宣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內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福祸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剑,安能动我心哉!”以及《红楼梦》借贾政、贾宝玉征诗,作诗,所讴歌的林四娘,也是“誓盟生死报前王”的慷慨捐躯!所以“士为知己者死”,始终涵盖、展示的,都是对知己忠贞不二,生死不渝,义无反顾的知行合一,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实践次序一般是先律己修身,而后报答知己对象,再延伸到忠君爱国。当然,许多事物有时都是一把双刃剑,君子能知己相携,共同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坏人小人也能盗用知己之名相互勾结,或谬托知己拉帮结派,危害国家和民众。这也是大众应该警惕的。

相关文章

  • 简述古代“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古代士阶层所提倡,后来演变为“士大夫”阶层中正直知识分子的情感和情怀。这么说,是因...

  • 中国士大夫与契约精神

    中国古代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豪言壮语。士大夫阶层用生命的代价,写下了对明辨是非重于泰山的评价。 在...

  • “士为知己者死”

    士为知己者死,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士为知己者死”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

  • 2020/09/21《古代人生》美术评测

    《古代人生》美术评测 一、概述游戏 1)古代人生 游戏简述 古代人生是一款小体量单机游戏,陆续玩了一周左右...

  • 女为悦己者容?过时了

    女为悦己者容?过时了 文/高峰青青草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曾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做人信条,表面上强调的是对...

  • 历史类:古代官职简述(一)

    著:戴彬彬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

  • 盘点初秋时期的刺客,他虽然失败而亡,仍为刺客之首,实至名归

    刺客这一职业在古代是一个高危职业,“士为知己者死”也成为了刺客信条之一,往往也带有中国武侠的浓厚气息。而刺客作为一...

  • 古代人、现代人、未来人

    古代人: 动不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男人豪情万丈,女人风情万种。 现代人: 有奶就是娘...

  • 女为悦己者容。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在一次古代文学课上。 原来这句话是司马迁说的。好家伙,这...

  • 日本古代近世历史简述: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又称德川时代,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由1603年创立到1867年的大政奉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述古代“士为知己者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qg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