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代表作,且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领与自己近亲结婚的妻子离开家乡,创建自己的领地开始,再到第七代子孙死于蚂蚁的啃食中结束;从领地马孔多的空荡到繁荣再到萧条结束的故事。
小说富含民间故事、宗教迷信等神秘因素,将一个世纪的变化,一个家族的复兴与覆灭的神奇之路徐徐地跃于纸上,给读者展现出一个充满现实又虚幻的世界,而穿插于全文中的预言又带来震撼人心的结局,让人意犹未尽。
(读书小贴士:由于七代人物线姓名重复难辨,阅读《百年孤独》时理清人物脉络有助于推动阅读)
以下为部分精彩内容抄录:
9、大人小孩都津津有味地吮咂着可口的绿色失眠小公鸡、美味的粉红失眠小鱼和柔软的黄色失眠小马,于是到了星期一凌晨整个镇子都醒着。
一开始没人注意。恰恰相反,人们都因不用睡觉而兴高采烈,因为那时候马孔多有太多事情要做,时间总不够用。
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快就把活儿都干完了,凌晨三点便无所事事,听着音乐钟数华尔兹的音符。那些想睡觉的人,不是因为疲倦而是出于对睡眠的怀念,试遍了各种消磨精力的办法。
他们聚在一起不停地聊天,一连几个小时重复同样的笑话,甚至把阉鸡的故事演化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那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讲故事的人问大家要不要听阉鸡的故事,如果大家说“要”,他就说没让大家说“要”,而是问大家要不要听阉鸡的故事;如果大家说“不要”,他就说没让大家说“不要”,而是问大家要不要听阉鸡的故事;如果大家都不说话,他就说没让大家不说话,而是问大家要不要听阉鸡的故事;而且谁也不许走,因为她没让人走,而是问大家要不要听阉鸡的故事。
就这样继续下去,整夜整夜重复这一恶性循环。
10、“在这个镇上我们不用纸片发布命令。”他镇定自若地说,“另外希望您弄清楚,我们不需要里正,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可纠正的。”
面对堂阿波利纳尔·莫斯科特的漠然,他仍未提高声音,详细追述了当年如何草建村庄,如何划分土地和开辟道路,又如何根据需要予以改进,却从未麻烦过任何政府,也不见有人来找过麻烦。
“我们和平相处,连自然死亡的人都没有。”他说,“您也看见了,我们至今还没有墓地。”
人们并未因政府没来帮助而难过。正相反,他们都为一直以来政府的放任自流而高兴。他希望保持现状,因为他们建起村镇并不是为了让随便哪个外来人到此发号施令。
11、“时间这个机器散架了,”他几乎哭了出来,“而乌尔苏拉和阿玛兰妲还在那么远的地方!”
奥雷里亚诺像对待小孩一样训斥了他,他显出顺从的样子。他花了六个小时观察各种事物,试图找出一分一毫与前一天的不同之处,期待发现某种变化能证明时间的流逝。
他整夜睁着眼躺在床上,呼唤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梅尔基亚德斯以及所有的死人来分担他的忧虑。但没人出现。
星期五,他在谁都还没起床时又去观察外界的状况,最后彻底确认了仍是星期一。
于是他抽出一根门闩,以超常的力量和野蛮的劲头将所有炼金设备、银版照相装置、金银器作坊都砸个稀烂,像中了邪似的高喊着一种流利高亢却无人能懂的语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