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学习
《通典》:田制

《通典》:田制

作者: 鳝堂集庆 | 来源:发表于2024-06-21 19:07 被阅读0次

01

九州是上古时期的一种行政划分,后来常用此代表中国,很多歌词诗句中都会用到,比如风风火火闯九州,但悲不见九州同,月儿弯弯照九州,九州生气恃风雷。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个九州的州就像老美的五十州的州,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省一级的行政区域。

其中有些州跟我们如今的地名是一样的。比如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现在代表的都是具体的地名,前两个是县级市,后三个是地级市。但在上古时期,他们代表的是一大片区域。

冀州、豫州,现在都没有了,但却被河北、河南当成了简称。而冀州在上古时期所辖的区域比河北省大的多了,包括如今山西和河南山东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豫州则包括现在的豫东、皖北、苏北等地区。

梁州,包括现在的川渝、陕南这一片区域。

雍州,相当于现在陕西、甘肃和青海的一部分地区。

可见,上古时期的九州所辖范围跟今天比,要小的太多。

02

均田令始于北魏。当时的孝文帝采用李安世的建议,推行均田,授田于民,让耕者有其田。后来北齐又沿袭这个制度,给成年人授田,不允许土地买卖。

此后北周、隋、唐一直沿用这一土地制度。隋的江山虽然出自北周,但它的均田制却出自北齐。

制度是好制度,均田制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让老百姓有田可种,有租可交,配合着租庸调,两者简直是一对好CP。

所谓的租庸调,是唐朝前期的税收制度。简单来说,租就是收租,农民要给国家交公粮。

庸,就是雇佣,比如有名的菲佣。这里是义务给国家打工出苦力,每年要出工二十天,遇到有闰月还要加两天。实在不想去干活也可以出钱出物相抵。

调,就是调整、调配的意思,除了给国家交公粮,棉麻绢等物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也要上交一些,如果地里实在没有这些东西,也可以用十四两银子抵交。

只是这个制度也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变化,后来允许土地买卖,这样就为有钱人的土地兼并开了大门,造成了农民无地可种,失业农民越来越多。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那更是百姓流离失所。均田制也随之走到了头,名存实亡。与此同时,相应的税收制度这时也不好使了。

因为这个制度是以人头、户口为征收对象,经过安史之乱,很多人背井离乡,四处逃难,产生了大量的黑人黑户,造成了收不上税的情况。

从而就产生了唐朝后期的两税法。不管你原籍哪里,只论你现在住在哪里,拥有多少地,按照等级划分交税。每年分夏秋两季上税,夏季不能超过6月,秋季不能超过11月,其他这两个之外的税收全部免除。经商做小买卖的商人上的税为其货物总值的1/30。

相关文章

  • 小吏译议《通典》(9)

    小吏译议《通典》(9) 卷十四 选举二 历代制中(魏晋东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后周隋) 原文及翻译: 魏文帝为魏王时,...

  • 小吏译议《通典》(5)

    小吏译议《通典》(5) 选举一 历代制上(周秦汉后汉) 原文及翻译: 孝昭始元初,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前为此官,...

  • 小吏译议《通典》(6)

    小吏译议《通典》(6) 选举一 历代制上(周秦汉后汉) 原文及翻译: 后汉光武建武十二年诏:"三公举茂才各一人,廉...

  • 古代的营

    中国古代有井田制,井田制是一块庄稼地,中间是公田,四周是农民的田,农民要同养公田,[1][2]收入各归其有。[3]...

  • 西晋占田之制

    占田制是西晋完成统一后,为加强对自耕农的控制,限制土地兼并,保证国家赋税 、 徭役的征发所实行的土地制度。...

  • 田忌赛马背后的故事,赢了齐威王,输了后半生

    汉朝贾谊说:“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就是说田忌善于用兵,认为田忌是战...

  • 二、为田制度--兼说青川

    秦在土地国有制与国家授田制基础上,又统一确立了为田制度。秦从商鞅变法以来就定有为田律,此律是关于田间的分割布置之律...

  • 《通典》一书,体例完备

    《通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此书专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是杜佑所撰。 全书共两...

  • 《父子》:硬生生的小人物

    导演:谭家明 编剧:谭家明/田开良 主演:郭富城/杨采妮/吴澋滔/林熙蕾/秦海璐/更多... 类型:剧情/家庭 制...

  • 《平凡的世界》阅读感悟

    这一部写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接着也就在全村推广了责任制。头脑灵活的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典》:田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xx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