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女曾是二线城市基层公务员

作者: 钱饭饭 | 来源:发表于2016-02-29 14:14 被阅读378次

    “我有一个梦想,它是……。

    我父母也有一个梦想,它是……。它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梦想总是与我的幸福安康有关。

    所以,后来啊,我还是决定先实现他们的梦想。”

    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听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口吻,说过相同的以上这些话。

    ——送给都是孩子的我们

    @钱饭饭

    入职事业编以后,听说单位里有一位复旦的高材生姑娘,不但人长的漂亮,性格也随和,还写的一手好文章。

    很多人在和她初识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感叹:"这么好的学历那么好的能力,为何要屈居二线城市做一名小公务员呢。"

    她都会笑笑说:"很好啊,工作稳定,离家又近,对女孩子来说,很不错的了。"

    我们分到了同一个部门,午饭经常凑到一起吃,我同她越来越熟悉了,才知晓原来最初的最初,回老家做公务员并不是她的第一选择。

    她毕业那年,刚好是经济危机的第一年,很多同学都很难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可以说毕业气氛各种恐慌吧。

    她那在县城当教师的父母更是担忧到不行了,背着她托人四处打探年代不好的时候毕业,找什么样的工作才好。

    县城里的人其实特征还是蛮明显的,她父母周边几位德高望重、颇有见识的人都说女孩子嘛,首选公务员啊,铁饭碗啊,哦不,在经济危机那年就是金饭碗。

    我问她:"所以,你就真从了?所以我们就成了同事了?"

    她平时都是温文尔雅的笑笑:"父母总不会是害我的吧,听他们的总不会有错。"

    这让我一度认为这又是一个过度听从父母意见的女孩子,读过名牌大学又怎样,照样没把自己出落成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姑娘。

    我以为名校的背景和各项条件都很不错的她,应该在大城市打拼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从了父母选择了小城市的金饭碗,那也应该在谈起选择时,侃侃而谈,见解和思想都应该让人叹服,才对。

    后来,有一次我们年会庆祝时,她喝了两杯红酒,指着台上正在主持晚会的另一位女同事说:"饭饭,你知道么,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一名主持人。"

    我当时就吃惊不得了,她是复旦新闻专业的我知道,但是并不知道她还有一个播音主持的二学位。

    我才知道,以她的外形和学识,读书时候已经在学校主持过大大小小的晚会,成为复旦小有名气人人艳羡的姑娘了。

    毕业实习的时候,她沿着这一梦想穿梭在各大卫视当各种助理,扛过录像机、跑过热点新闻、给嘉宾买过饭,最后终于在一个还算出名的卫视争得一岗位,毕业就可以入职。

    只不过,暂时还不能登台做一名主持人,但刚刚大学毕业的她觉得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信心满满的等待慢慢实现自己的梦想。

    她非常的开心和激动,总是喜欢读谢娜他们的名人自传,她觉得自己半只脚已经踏上主持的舞台了,差的就只是努力的争取和机会的垂青。

    但是,这份她自认为异常光鲜的工作,却引起了父母的极大阻拦,他们的理由也很在理。

    他们说,你签的只是一打杂工作,而不是真的已经是主持人了,你的未来有可能很快就发光发热,成名,被观众所喜爱。

    但更大的可能是一辈子就是个助理,登不上舞台,也得不到赏识,你自认为漂亮,可是漂亮的人多了去了,漂亮又有才的人在电视台也绝对不缺的…

    他的父母想来想去,觉得这份娱乐圈的工作着实不靠谱,说不定十年以后,她们的闺女还在龙套中孤身一人,嫁不出去。

    所以极力反对他们的闺女拿青春去一试梦想。

    他们说:“如果主持人是的你一份工作时,我们全力支持。但如果只是未来的一种可能,我们劝你再想想。”

    同事讲到这里,哭笑了一下说:"我是有一个梦想不假,但是,我爸妈也有一个梦想,就是我能成为一名公务员或者老师,有一笔按时足月不拖欠的工资让他们宽心。”

    后来的故事,大家就都了解了,她还是选择先实现了父母的愿望。

    并且在很多人的眼里,她已经很适应公务员这种温水煮蛙般的日子,人们认为她总会慢慢的遗忘,曾经不切实际的梦想的。

    因为,到了第二天,她依旧笑容温和的出现在办公楼,仿佛丝毫不记得她曾经朝我吐露过自己为了父母的心愿也放弃自己的梦想一样。

    这样温顺乖巧的女孩子其实是有些让人心疼的,明明才华横溢却并没有踌躇满志,反而兢兢业业的努力在不起眼的岗位上。

    其实,网络上的鸡汤那么多,随便喝几杯,也应该学几点“家长未完成的心愿不该顺延给孩子”、“自己的人生就是自己的,即使是父母的意见也只是意见而已”、“人生短短几十年,万不可委屈了自己”等等这些的大道理。

    可是她没学到,我心里多少有些惋惜。

    这让我想起了和她对此鲜明的同乡小志。

    小志在我们村从小就机灵活泼,学习好,嘴巴巧,在各种考试里一路第一的考到了北京,期间虽然各种任性但好歹也是父母的骄傲。

    毕业后理所当然的留在了北京打拼,搞IT的他颇有天分,每隔三两个月都会传来他又被猎头高薪挖走跳槽的新闻,在家乡,他成了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跳了几次以后,他觉得该学的该积累的都差不多够了,就决定自立门户成立公司。

    支持惯了的父母双手赞成,颤巍着老手递上一皱巴的存折,说,儿子去吧,我们为了你的梦想全力以赴呢。

    结果呢,小志全身心的投入到折腾中,一晃就五年过去了,小志的年龄进入到三十打头的队伍了。

    听我爸妈说,小志的父母是一夜之间白头的。

    那天白天,他们还笑容满面的参加了另一个和小志同龄的村里孩子的婚礼,第二天一早,两个老人就明显的脱了相,白了头。

    没有人知道在邻居家喜气洋洋的举办婚礼时,他们强装笑颜的内心多么煎熬,也没有人知道那天他们回家后老两口整整商量了一个晚上。

    该怎么和小志说把手头的活放一放,先去相亲去恋爱去成家,把赚钱的想法想搁置一下,先让他们抱个大孙子。

    最终,老人的心愿也没有说出口。

    后来,听说,小志回家的时候,把父母几次想要说的话,又生生的按了回去。

    小志觉得,一寸光阴一寸金,他已经开了头,定会更加勤奋和努力,请双亲放心,一定尽早在北京买上大房子,接二老去享福。

    说这话的时候,小志33了。

    在北京,在理想的城市里,不用说33,就是43还在为未来打拼的单身青年也不再少数啊。

    可是,在老家属于大龄青年了。他父母着急的心情他根本就没法儿体会。

    小志的公司最终也没有多起色,父母的血汗钱大把大把的掖进去,换不来什么成就。小志,看起来,还是那个漂在北京的单身青年。

    小志的追梦脚步,也开始慢慢的受到老家那些保守的乡亲的质疑。

    他们觉得,谁没有梦想呢,谁不想一毕业就有一富豪老爸给你来一轮天使投资,尽情折腾呢。

    可是普通人家又能有几个王思聪呢,梦想不是这样追的,起码不是建立在父母吃糠喝汤省出钱来给你去试错的。

    那时候我再回头去看看我那个复旦的同事,却又有新的事情发生了。

    她告诉我说已经打算辞职了,这一次,双亲举双手赞成,因为,她已经向父母证明了自己的梦想就握在手中。

    同时,还拥有一位志同道合的爱人,父母大可以放心她的未来了。

    原来,心气远大的她即使在小城市里当着一名公务员,也并没有放弃过梦想,只不过选择了另一种方式。

    在安心工作的同时,和支持他的男朋友暗地里努力,几年时间都没放弃过主持梦想,这个比赛那个选拔的参加,终于在本地电视台谋得一份主持人工作。

    父母不是怕没结果嘛,那就先拿到一个结果再去说服他们吧。然后,再慢慢来嘛。

    我说:“你终究还是走了自己想走的路,只不过比原来晚了五年,后悔不?”

    同事坦然的说:“那怎么可能后悔啊,这是我认为最正确的路了。做子女的,其实要知道父母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我们幸福平安健康,我的父母一辈子都在这个城里,多少有点眼光闭塞,我是没有办法一下子就说服他们相信我,相信职业的发展走向的。如果我当年直接在那个卫视留下了,说不定这几年取得的成就比现在大,但也意味着父母的提心吊胆程度也比现在大很多。他们太疼我了,疼的不敢看我走一丁点儿试探之类的路,而我太想孝敬他们了,这是我作为闺女应该做的。”

    同事说这段话说了很长时间,我愣在原地思考了很久,最后同意到不能再同意她的观点了。

    原来我一直都误会了她,她才是最忠于自己内心的姑娘,她做的是一条最正确不过的路,先顺着父母的心意,给他们吃好了定心丸,把自己的梦想踏踏实实的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默默努力,寂静欢喜。

    是呀,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是该回过头想想梦想的正确实现方式了。

    有的人觉得,先听父母的,顺了他们的意是在绕弯路的。

    他们虽然不会怀疑父母心里满满的爱,他们也知道父母所有的目的都是希望我们好,再好一些,更好一些…但是毕竟是两代人,和我们之间有代沟,看法和见解都会或多或少的偏离我们的目标主旋律。

    并且人生苦短,别人都在奋进,你又怎么能允许自己为了给父母吃一粒定心丸而暂时搁浅了梦想,或是放缓了逐梦的脚步,每一次驻足,就就人生巅峰远一步。

    可是为毛你想的全是你自己,你就不想想你在前方冲锋陷阵的时候身后有两个老人家寝食难安。

    他们不管你是复旦还是高中毕业,他们只知道你是女孩儿,比男孩儿更需要一份稳定的职业,更需要一种独立赚钱的能力。

    他们偷偷的把对你成家的期盼藏起来,宁可想孙子想白了头也不和你提,硬装起开心的样子把老家一年摞一年的积蓄拿出来,送给你刚起步的公司,供你立业。

    后来小志有次和我聊天时说,他最怕的事情就是看到父母干活时一弯腰头顶露出触目惊心的满眼白发。

    而五年前他大学毕业时,父母还不是这样子的。

    酒后,小志哭了,说:“饭饭,我现在才明白我以为的捷径,其实绕的最远,我想给他们最好的生活,想以后让他们不再为钱发愁,想让他们成为人上人,想让他们长命百岁永远年轻,可是这努力的过程中,却先把它们熬老了,我的公司还没有起色,它们跟着担的心已经让他们苍老了几十岁一样…他们却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看我娶媳妇生娃给我带娃。”

    我们常常会在心灵鸡汤里写,我们拼命努力,拼命赚钱,无非是想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减轻父母的负担。

    可是,谁又曾想过,在我们拼命的过程中,父母有可能瞬间老去。

    我们以为报喜不报忧,他们就安心了、踏实了,殊不知那是我们的父母啊,我们的一毫一秒,我们说出来的藏着不说的,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小志,一个三十多岁的风风光光的北京私营小公司的CEO耷拉着脑袋,声音低沉到快哭了,他说:"饭饭妹妹,如果能让我父母变回原来的样子,我愿意少活十年啊。"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他宁愿没有开始创业,还在按部就班的上个班、等份工资、谈个寻常姑娘、结个正当好的婚、生个延续希望的娃。

    有个孙辈绕膝,父母就不会老的那么快了。

    其实多年过去,小志已经没得选了,他回不了头了,只能硬着头皮向前,赶紧的把事业做起来,赶紧的腾出时间来,哪怕去相个亲,对父母来说,都是安慰。

    其实,父母老去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快,停下来放慢一两年,回头听听他们的心愿,先成全一次他们的期盼又如何。

    要知道,我们的这一点点成全远远报答不了他们的养育厚恩啊。

    小志说,父母骤然老去的现实,让他突然间理解了网上流行的那句话:父母不求孩子大富大贵、光宗耀祖,只求他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踏踏实实的把日子过好。

    对我们来说,父母的梦想太容易实现了。

    他们担心我们没有工作,我们就找一份工作;他们担心我们还不成家,我们就赶紧去相亲;他们担心我们攒不下钱,我们就把每月的银行卡余额给他们看;

    然后,让他们高高兴兴、放放心心的看着我们再去创业、和逐梦。

    恩,我们身边都有很多复旦同事一样的姑娘,也有很多小志一样的朋友。

    不能说谁对谁错,但有的人追梦的时候,会顾及父母的感受,而有的人追梦之后,会后悔曾经忽略了父母的心情。

    这,本身就会带给我们思考。

    我那个复旦的同事很美,可是,我觉得她最美的时刻就是,斜着脑袋,露出微笑,稳稳的说出那句话的时候。

    她说:后来啊,我还是决定先实现他们的梦想。

    后记:

    我们都有一个梦想,它是成为一名作家、歌者、演员、CEO、CTO,它关乎前途和命运。

    我们的父母也有一个梦想,它是希望我十八岁时有大学读,二十二岁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二十六岁时有恋爱谈,二十八岁时有老婆娶(老公嫁),三十八岁时家庭圆满幸福,四十八岁时坦然淡定,五十八岁时享受天伦,六十八岁时还能被他们看到。

    所以,后来啊,我们想了想,那就还是先实现他们的梦想吧,呵呵。

    至于我们的梦想啊,慢慢来,该有的一定会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旦女曾是二线城市基层公务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eg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