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这一修行就是一场对自我完善的修行。关于自我的文章已经写了很多,为什么还要写一篇这样的文章,答案只有一个,自我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在不断完善中,不仅学会认识自我,而且还要接纳自我。
某个层面上来看,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多个自我,在那无数个自我中,每一个自我都有可能成为人生中的主角。但是,当某一个自我在成为人生主角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些问题有可能会成为人生中的阻碍。
比如说全能自恋,还有内心的小孩,这样的概念虽然是心理学中提出来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概念表现出来的方式却让一个人很难把控。以全能自恋为例,当一个人在全能自恋的控制中,就会以自我为中心。
如果一个人以这样的一种态度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大概率上是会被各种各样的失败包裹。某些方面来看,当一个人常时间的处于失败状态中的时候,很有可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化解那些消极情绪,一个消极的自我就会越来越强大,进而成为消极的人。
对自我的完善,不仅是看到一些自我中好的一面,而且还要看到不好的一面,不管是好的一面,还是不好的一面,都是构成自我的一部分。对自我的修行,就是看到那些构成自我的因素,在看到之后,不仅是知道如何去接纳那些不好的因素,而且还能够把那些不好的因素与好的因素融合在一起,进而成为一个更好的自我。
某个角度来看,人的自我成长的过程,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修行的过程,很多的自我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探索和修行的过程中形成。进一步的来说,每一个自我在形成之后,仍然会有一些旧的自我存在,那些旧的自我也会时常的冒出来。
每当那些旧的自我冒出来的时候,会对那些刚刚形成的新自我产生一些冲击。这样的冲击,不仅会改变新自我的主角位置,更有可能会塑造出来一些新的自我。比如说在自卑与超越之间的纠结,如果一个新的自我没有建立很好的根基,大概率上是会在不断的纠缠中迷失方向。
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例,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未能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子,最后活成了父母的模样。在很多场合都会看到父母训斥孩子的情况,还有各种各样的以强凌弱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之所以会屡见不鲜,大概率上是因为那些身处其中的人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的影响下产生了相应的行为。
事实证明,没有人愿意成为别人眼中不好的人,因为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才会有那些坚定和执着。殊不知,如果一些更好的自己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的一种更好的自己,就是一种不值得拥有的更好的自己。
那些在错误的路上渐行渐远的人,应该是只看到了目标,并没有看到那些目标的意义是什么。假如说一个人的目标是变的更强大,如果说那些强大是建立在恃强凌弱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种自我一旦形成,就有可能成为一方的祸害,这样的祸害,就像是《水浒传》中的被杨志杀死的牛二。
为什么社会中总是会有一些像牛二这样的人,难道他们不知道那样做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人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好,更多的是以此为荣,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才会让他们做起损害别人的事情毫无顾忌。
不可否认,人生中有很多的弯路,在那些弯路之中,总有一条抵达人生的彼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人生这一条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路上,总是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出现,那些事情就是对身处其中人的考验。
某种程度上来看,人生中的修行,就是像唐僧师徒取经一样,不仅能够经受住各种各样考验,而且可以防的住各种各样的诱惑。当一个人像唐僧师徒那样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仍然保持初心不改,此时的自我,就会那个修行之后完善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