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80后、90后成为父亲之后,一个新的问题再次摆在了他们面前,也在摆在社会面前——我们今天应该怎么来教育孩子。
60后、70后由于各种客观的和非客观的原因,让他们童年的教育没有多少借鉴作用。现在成为新的父亲的80后、90后也不愿意去向他们取经。但是,他们自己的童年也还处在互联网没有高度发达的年代,和现在信息铺天盖地的情况截然不同。所以,今天的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境况,而面对这种境况的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完全套用的父母。
那么,今天的父母该怎么来教育孩子呢?
首先,不能忘了教育的本质。也就是为什么而教育。人类与其他生物最不一样的地方,人之所以是人的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人可以通过教育,传承文明。这是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但是,传承文明真的是教育的本质吗?这只应该是教育的附属作用。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也就是能够融入这个社会,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其次,在现在那些要素构成了教育呢?家庭、父母、亲人,作为教育的一极,学校作为教育的一极,社会环境最为教育的一极,各种信息作为教育的一极。各种要素相互交叉,形成了对孩子的全面的影响。
再次,现在那种要素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呢?先说家庭一极,作为孩子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往往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陪伴的时间决定教育要素的影响程度,即使是高素质的父母,加上高明的教育方法,没有时间陪伴和施展也是白搭。在家里陪伴孩子最多的是谁呢?祖父母辈,或者保姆阿姨,而这些人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最不让父母放心的。
社会环境呢?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在不停的告诉孩子,坏人如何多,要如何地方熟人和陌生人,在保障了孩子安全的同时,也建立起了一堵无形的墙,将孩子与外界隔离起来了。孩子受到陌生人或者其他熟人的影响比较少。
对于十来岁以前的孩子来说,来自互联网的信息的影响还不算很大,但是一些负面的影响却已经完全显现出来了。层出不穷的网络语言还不是最有影响的,最有影响是大人在互联网上肆无忌惮的各种语言和行为,尤其是各种边角的广告,不可描述的视频,以及一些小儿不宜却往往被少儿接触到的段子。没有分辨能力孩子们接触到了,天然的猎奇心理会让他们快速的不加分辨的接受,而他们又不敢在家长面前说出,家长不再的时候,与生殖与性有关的名词、话语、情节,甚至是事件就会从七八岁的孩子嘴里奔涌而出。一些游戏,在同学们的口耳相传的诱惑下,自然而然的走进每个七八岁孩子的生活。
学校呢?学校的老师要么是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却没有足够经验应对信息化发达如斯带来问题的的60后、70后的教师,要么也是在为自己的孩子教育彷徨、无助的80后、90后教师。且教师们有教师的苦衷——你们家长几个人教育一个孩子,还教育不过来,为什么要求一个教育几十个孩子的老师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什么样子呢?
家长把责任推给学校,学校把责任推给家长,双方都在因为自己没有完善的应对举措而相互推诿。社会环境没有发生什么明显的变化,但是各种不加甄别筛选的信息却铺天盖地的倾注给孩子们,孩子们在原本应该由家庭和学校共同撑起的一片蓝天下健康的成长的,但是却因为两半边天空无法衔接造成的裂缝,在各种信息的灌溉下旁逸斜出出乎意料的生长。
那么,教育中那个要素最应该起到也最能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呢?这虽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毫无疑问,需要有一双眼睛时刻在关注着孩子的成长,能够在孩子需要提醒和引导的时候及时出手。那么这双眼睛是谁呢?难道是某某某电话手表吗?我不得而知。
最最重要的要素是,各种教育要素都缺少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