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写这本书的读后感,我是真的很不好意思。里面很多话都直击灵魂,让我被内涵了无数次。
没有好工作是因为学历低,没有对象是因为长得不好看,过得不好是原生家庭不幸福等等等等。以上言论格外熟悉,周围很多人都深陷其中,包括我自己。这些言论都是在逃避现实,都是逃避现状的借口。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身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书中还提到一句话“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书中也给出了答案。学历低可以学习提升技能去找一份好工作;没人喜欢就去打扮,锻炼,充实自己;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好,那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对家庭负责,有爱的人。以上,我没有做到任何一样,特别是原生家庭,我深陷其中,被同化。我一时间找不到任何措辞,反观一下近两三年跟之前的区别。我清楚的意识到,这两三年来我经常在抱怨,以前我都是绝口不提的,以上帝视角看了一下原因,大概是因为这几年身边总有让我敢于抱怨,敢于把负能量说出来的人吧,虽然说他们的陪伴都很短暂。
从高中以来,我就特别特别特别特别讨厌人际关系,书中的那句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我是很赞同的。无论是朋友,同事,师生,父母,情人等等的人际关系,都让我很烦恼。书中提到“社恐”是因为自卑,按书上的概念,我觉得更贴合的是因为“自卑情节”。我反思了一下,我不是不敢社交,我更偏向于讨厌社交。它们让我很烦,我跟自己都有思想代沟,何况跟其他任何一个人呢,于是乎我逃避社交,“假装社恐”。
阿德勒说,每一个人都有三大人生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我会因为工作上达不到领导的要求而自我否定,我会因为害怕受伤而逃避社交,我会因为恋情发展跟自己规划的不一样而搞砸感情。书中也给出答案,“阿德勒说,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而想要活出真正的自我,就需要学会“课题分离”。简单来说就两句话,“关我屁事。关你屁事”做好我的课题里的事情,做好你课题里的事情,我们互不干涉。进行“课题分离”后,精力就可以从自我否定中解放出来,放在正确的事情上和自己该做的事情上,主动增进与对方的关系,而不是去解决他的困扰。
回到最初,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突然想起来陈果老师说的一句话,不管你做的多好,总有人讨厌你。不管你做的多差,总有人喜欢你。那既然这样的话,我只需要做好我课题里的内容就好了,别人的讨厌和喜欢是别人决定的,简单来说,对方讨厌我,关我屁事?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势必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人讨厌。并不是说要故意去惹人讨厌或者是去作恶,而是不畏惧被人讨厌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真正的自由。
所以,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就是拥有掌控人生的勇气,不由旁人定义,忠于自己的内心,也许会招来不理解、责备和讨厌,却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最近深陷情绪波动里,我不得不再次去书里寻求平静。反观一下最近搞砸了很多关系,竟有些许轻松了。别人怎么想我无法左右,我只需要想办法说服自己重新规划一下生活轨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