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1日,一位在美国纽约的老先生推开家门,看到了路上的缝隙里长着绿植,他写下一首小诗:
打开门,便看到水泥路
缝隙间 生机盎然的绿植
——躺在冷酷的情结里
像一朵朵固执而又跳跃的火熖
烧去迷茫与颓废
是写在清晨最为励志的故事
从那天起简书里多了一位充满诗意的写作者,他正像缝隙间的绿植一样,以青葱和倔强的姿态走进了简书。青葱的是他的精神状态始终春意盎然,倔强是他对写作的痴心持续了几十年的光阴。
他是福建人陈金茂,75岁, 已出版的著作有:长篇历史小说《李参将军传奇》《百丈怀海禅师传奇》;长篇纪实文学《大爱永恒》(与人合作);感悟散文集《思之絮》;诗歌集《陈金茂抒情诗选》,长篇叙事诗《钱四娘传奇》;儿童文学《跳跳猴的宝贝》《鸟国特别行动》;编撰“城市细节”图文丛书《芦际潭》《吴航老家》《龙潭晓瀑》、乡土文化丛书《金峰》《营前》等。作品被收入大型文学丛书《福建文学四十年》《福建文学五十年》等。 曾获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福州市茉莉花奖、2021第二届香港紫荊花诗歌奖。 2009年旅美,华侨,现为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终身会员。
他说:我这一生坚持最久的事,便是写诗;现在它又成了我安度晚年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对文字又有一种近似扏拗的偏好,心中常有许多看法与感悟不吐不快!
2022年1月26日,先生经过反复思考决定挑战日更,既使是针对一个年轻精力充沛的人,也常常不免觉得有无从下笔的时候、不想写的时候,何况先生因为二十多年前又动过胃癌全切手术,稍事劳作,便体力不支。但先生却以为:我毅然决然地接受这种“挑战”!一种有压力(也是动力)的挑战。其实,它更像人生的一种昄依,抑或一种修行——天天用文字打磨内心的荒芜,让自己拒绝迟暮,永远保持不老的心态。
从这天开始先生每天都有更新,他除了写诗也写叙事,多是浓浓的生活气息,无一不是真诚的真实的真心的,好像把一颗赤子之心完成敞开,毫无保留。他写邻居小孩子的困惑,也写和老伴的生活,做的梦、种的小盆栽,他回忆往事,是如何一步步走进诗的殿堂将自己供奉;他怀念旧日时光,那光阴里的人和物件仍在脑海盘旋;尤其令人惊喜的是,他写童话,在他的笔下,小动物都那么可爱和善良;他也分享诗友的佳作,感叹果然人以群分,优秀的人身边也是优秀的人。
我读陈金茂先生的作品越多,就越是觉得自己干净清爽。这位75岁的诗人营造了一个如清晨花瓣上露水的晶莹剔透感,好像75年的光阴没有带给他一丝阴霾,他的眼里万物皆有灵性,皆有诗意,花草入诗、麻雀入诗、相思入诗、舞蹈入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灵动,充满生命力的俏皮,令人惊叹。
我经常想,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似乎每一代人都有着集体的向往,古人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成名立万的英雄豪情,现代人也经历了拥军拥兵、天之娇子、全民创业等时期,不同的身份都曾经是受人追捧的象征。而现在越来越同质化的追求集中在了财富上,似乎拥有财富成了唯一走向幸福之路。
可是看到陈金茂先生,我又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将一生沉浸在诗意里,用纯粹干净的眼睛看身边万物,用博大无限的心灵感受众生,美好从来就缺乏,缺乏的是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而先生有一双慧眼,还有一颗灵动的心。他笔耕不辍,每日更文,这不仅仅是一份坚持,而更是一种热爱。
胡适先生说,狷介不仅是一种德行,也是一种做学问的品格,也就是“一丝一毫不草率不苟且的工作习惯”。阅读陈金茂先生的作品,会深深地感到这就是狷介,对文字的不苟且。
这是一个真正的写作者,一个高贵的灵魂,一个热爱生命拥抱生活的人,一个值得尊重的长者,一个值得被更多的人看见的人。
如果你关注陈金茂先生,让目光在他的文字里停留片刻,感受一下一个历经世事的智慧长者,可以在古稀之年保有怎样的热情和诗意,或者你会留下一句赞美和鼓励,或者只是点一个赞,先生会因为被看见而深感欣慰,而你的收获远远大于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