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情。
最开始读这本被推崇为文艺青年必读之书的时候真是锤击我的三观,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书中伟大的画家——思特里克兰德。
中文译本作为成功的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有着上层的地位和美满的家庭,年近四十的思特里克突然去巴黎学画画之后,他的妻子需要去打字维持生活,儿女被寄养。思特里克在巴黎的生活穷困潦倒,经常食不果腹。同为画家的施特略夫欣赏并经常接济他,当思特里克连日发热生命垂危时,施特略夫将他接回了自己家,日夜照顾他,直至痊愈。然后呢?思特里克和施特略夫的妻子发生了关系,霸占了他的画室,使用完他的妻子后又抛弃她导致她自杀。
之后的日子里思特里克决定抛弃文明生活,来到了接近原始的南太平洋群岛的塔希提岛。在这里娶了一名土著姑娘,并且生了三个孩子,度过了三年短暂的二人幸福时光,之所以说是二人是因为他得了麻风病,被村民赶了出来,后来孩子们死了。最后失明的日子里在墙上完成了一幅惊世神作,遂离开了人间,土著妻子埋葬了他,并且遵照他的遗愿烧了那间屋子。
读到最后仍然不能认同思特里克的行为,对于施特略夫的妻子他说道:
来自伟大的百度我不需要爱情。我没有时间搞恋爱。这是人性的弱点。我是个男人,有时候我需要一个女性。但是一旦我的情欲得到了满足,我就准备做别的事了。我无法克服自己的欲望,我恨它,它囚禁着我的精神。我希望将来能有一天,我会不再受欲望的支配,不再受任何阻碍地全心投到我的工作上去。因为女人除了谈情说爱不会干别的,所以她们把爱情看得非常重要,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们还想说服我们,叫我们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爱情。实际上爱情是生活中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欲。这是正常的,健康的。爱情是一种疾病。女人是我享乐的工具,我对她们提出什么事业的助手、生活的伴侣这些要求非常讨厌。
陈述完不认同的地方在说一下这部著作的优秀之处。与其说主角是一个伟大的画家,我更认同他是一个虔诚的朝圣者。为了内心深处的呼唤,不顾生活中的所有阻挠,坚定执着的去做了他认为该做的事。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作为一个画家他确实做到了不可思议的优秀,在急剧恶劣的环境中创造出了惊世神作。是的,思特里克是一个了不起的朝圣者。
试着去温和的追月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本书中显明的人物对比和剧烈的情节冲突使得可读性大大增强,值得用一天的时间去尝试。
在全书的最后,思特里克的儿子罗伯特在得知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悲惨离世时,说了一句“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