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真的来了,天高气爽,秋风瑟瑟,树枝在风中舞蹈,把黄色的枯叶默默地送到大地,希望它们能在春天变为春泥,回报大树母亲的养育之恩,来年树木会更加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秋天里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中秋佳节。九州同庆,四海团圆。昔日那舌尖上的饮食文化,早已不能满足当今吃小糠人民的需求了。趁着宝贵的假日,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食粮,岂能抱着手机,吃块月饼在家度过。所以吗,名山大川,文物古迹,农家小院,偏远山区,到处都是人流如炽,假日旅游是不可缺少的节目。而图书馆,博物馆也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我就是对博物馆情有独钟,在那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沉静在遥远的时代,观赏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是多么愉快又有意义的事啊!

今天我要参观山西省青铜博物馆,它是山西省博物院的一个分馆,也是中国首家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展出文物达200O多件,荟萃晋糸青铜文物精华。
博物馆位于风景如画的长风商务区的文化岛上,与太原市博物馆联袂共享五个即连通又独立椭圆形倒锥体建筑群,是太原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博物馆高大,华丽。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展厅基夲陈列以"吉金光华"为主题,分"华夏印迹","礼乐春秋"’,"技术模范"三部分,展示中国青铜时代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看到如此众多的青铜器实物,真是震撼。有许多知名历史人物的青铜器具,有著名的晋公盘,有赵卿鸟尊,有晋仲韦父盉。更有许多的鼎,大小不同,规格不同,脑子里一直闪出一个成语,一言九鼎。尤其是将青铜器作为礼乐使用,中国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和乐相辅相承。大到冶国安邦,小到个人修养,构成完整有序的社会政治文化制度。礼乐制度指导和规范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举行祭祀,宴享,朝聘,婚冠,丧葬等活动时,均使用礼乐器。这些礼乐器通过材质,形态,装饰,色彩,铭文和组合方式的差异,呈现了人们不同的身份等级和价值取向。汉代以后,青铜器与礼制之间的关系逐渐淡化,但礼乐制度的文化内涵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我过去认为只有一种青铜编钟,其实不然。我在这里看到出土的文物,有纽钟和甬钟。大至相同,又各有特点。
我感叹古人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冶炼工艺,精美的纹饰,不朽的文字,艺术造型,构思巧妙,图案奇特,引领时尚,影响后世,真是匠心独运啊!
几个展厅一路走来,看到这些冰冷厚重的青铜器,感到一絲沉重而遥远。缺少一些人文的历史知识,更缺乏一些感情色彩,不免有些失落。怱然有个展厅展板的介绍让我眼前一亮,"赵氏孤儿"四个字赫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赵氏孤儿是我所熟悉的一个故事,它与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被合称元代四大悲剧。
在这个博物馆看到这个名字,真让我很惊奇。我知道我的故乡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一一晋国。但是这跟赵氏孤儿有多少关系?
原来晋国虽然强大,但国君晋景公却是个昏痛无能,听信谗言的昏君。在朝中势力最强大的人是奸臣屠岸贾,他一手遮天,掌握着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三大命脉。在新旧势力的斗争中,屠岸贾残害忠良,将赵朔大宗滿门抄斩,史称"下官之难"。唯一幸存的孤儿,是赵氏门客程婴舍亲子,朝臣公孙仵舍命救下来的。孤儿长大后,取名赵武,十五年后,景公有病,让卜者卜,卜者说生病的原因,乃是错杀了功臣。大臣韩厥素来与赵氏关系密切,趁机向景公说赵氏世代有功,被错杀灭族,百姓为之不平。应恢复名誉,给予重任。于是景公听了韩厥的话,将赵武程婴接进宫来,赵武又奉命杀了屠岸贾,抱仇雪恨,为民除害。晋悼公时封为卿大夫,为晋国执政,修文德,弃征战,晋楚分割,中原始宁。
赵武之孙赵简之,在晋定公时,为执政大夫,亲手创建了晋阳城。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今天美丽的太原城竟然是赵氏孤儿一族所成就。那一年,就在太原市的金胜村,考古人员挖掘出赵简之的墓穴。墓地占地面积之大,墓葬规格之高,出土文物之豪华,数量之多,仅次于国君,军车战马俱有,青铜器就有上千余件,几乎占了半个博物馆,让人瞠目结舌,唏嘘不已!
从博物馆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文博工作者,筚路蓝缕,披沙沥金,使得来自历史深处的吉金,重新绽放时代光华,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