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娃娃”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说过?近日,我就看到过这样一篇新闻报道,就是关于“电子娃娃”的。
新闻中说,李奶奶的宝贝孙子乐乐都五岁了,还是不怎么会说话,上幼儿园呢也不合群,而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不说话;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也不集中;看黑板的时候,眼睛总是一眨一眨的说看不清等等问题。于是老师就建议李奶奶给孩子检查检查。这一检查可不得了,医生诊断说,宝宝竟是”电子娃娃“,这可吓坏了李奶奶一家人。
那什么是“电子娃娃”呢?
医生解释说,“电子娃娃”是指孩子长时间与电子产品打交道,由于孩子的过度沉迷,导致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沟通力,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力等远远落后于同龄孩子,严重导致了孩子性格孤僻,暴力倾向,散光弱视等症状。
看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脑海里立刻闪现出一幕我哥哥家孩子玩手机的画面。今年正月初十,我回家,借此空闲顺便去拜访我二大爷二大娘,恰巧我哥哥姐姐们也都回来了。一推开门,好多孩子,数了数大大小小一共五个。按理说孩子多应该是闹翻天的,可是他们却不是,一个比一个安静,都乖乖地趴在沙发上或趴在床上玩手机,就连最小的不满两岁的小家伙也在姐姐身旁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机屏幕看。“哎呦,我说咋那么安静啊,都在玩手机呢?”我开玩笑似地说到,“嗯,从早上起来,吃完饭就一直玩,还好有手机,不然打翻天。”我哥回答说。
听完我哥的话,我无言以对,他对孩子的爱和李奶奶对孙子的爱都不叫爱,那是伤害!我哥是怕孩子打闹,故而放纵孩子玩手机。李奶奶为亲近孙子,怕孩子哭闹,也是纵容孩子玩电子产品。虽然孩子玩的过程中,安安静静,高高兴兴,但是无形中对孩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也正是因为父母的忙碌,爷爷奶奶的溺爱才导致现在很多”电子娃娃"出现。
现在如何让“电子娃娃”变成正常孩子才是我们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既不能让孩子完全脱离电子产品,又不能把电子产品当做绳子来拴住孩子,这其中的“度”真的要把握好。同样作为妈妈的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限定时间,不过度沉迷
当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时,一定要事先跟孩子约定好玩的时间,一旦时间到了,就必须收起来,如果孩子哭闹,也绝不能妥协,心慈手软。
2、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大部分孩子玩电子产品的原因就是电子产品好玩,新鲜刺激。其实户外活动也能给孩子带来这样的感觉。让孩子亲身感受探索新环境,这不仅能提高孩子自身的感知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增强亲子关系。
3、给孩子报兴趣班
跟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喜好,根据孩子的喜好适当地给孩子报兴趣班,比如:轮滑,绘画,音乐等。孩子参加了兴趣班,一方面兴趣点有了更好的转移,另外也就没有那么多时间玩电子产品了。
希望“电子娃娃”能够远离我们每个家庭,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更高质量的学习和生活,感受社会和大自然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