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一世

作者: iiidealist | 来源:发表于2023-03-29 12:42 被阅读0次

文:拾拾柒

参考源:BaiDu(侵删)

图:BaiDu(侵删)

本文原创,首发于gzh:拾拾柒的小屋

大家好,我是拾拾柒,欢迎来到我的“涨知识”专栏。今天我们来说些什么呢?

我们就来说说: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曲折人生

伊丽莎白·都铎,她被认为是英国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在她执政的45年时间内,英国从欧洲边缘的一个小国一跃成为世界军事强国。开启了英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就是这位伟大的帝王,一生未婚,她的去世,导致历经118年的都铎王朝就此宣告结束。后人称她“童贞女王”“荣光女王”“贤明女王”,可她的人生,终究需要缓缓道来。

Part ONE

身为“私生女”的动荡早年

伊丽莎白出生于1533年,他的父亲是英国史上有名的“薄情帝王”亨利八世,母亲是英国史上最嚣张的“小三”安妮·博林。

伊丽莎白不到三岁,母亲就被父亲处死了。“伊丽莎白公主”变成了“伊丽莎白·都铎”小姐,她的悲惨童年就此开启。

薄情的亨利八世让自己的两个女儿玛丽和伊丽莎白给儿子爱德华当佣人。这给玛丽的内心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导致后来“血腥玛丽”的诞生。

可伊丽莎白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样子,她在父亲面前极尽显示对继母和弟弟“爱”,同时还非常地勤奋好学,在少女时代,就已掌握了西班牙语、拉丁语、法语等六国语言,同时在古典学、数学、史学和文学上造诣颇深。

可从伊丽莎白执政后的表现来看,她内心埋藏的童年阴影并不比玛丽少,只是她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什么是“隐忍”。

在父亲、弟弟、姐姐相继去世后,蛰伏了25年的伊丽莎白终于登上了王座。

亨利八世一生共迎娶过六位王后,其中两位被斩首,而安妮·博林(伊丽莎白的母亲)就是亨利八世的第二位王后,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断头王后。
为何在安妮·博林死后,伊丽莎白会成为“私生女”?

这与西方文化有关。

在古代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不论是妻还是妾,所生之子虽然嫡庶有别,但都是男主人的合法子嗣,享有不同程度的继承权。

而在古代西方,不论是国王还是贵族,都是没有“妾”的,只有“情妇”。虽然“情妇”的存在被认为是合法的,可“情妇”所生子女一概被认为是“私生子(女)”,没有继承权,也不被教会所承认。

因此,在亨利八世处死安妮·博林后,两人的婚姻被认定为无效,伊丽莎白也由“公主”沦为了“私生女”。

在位四十五年,整个时代都以她为名

一开始的天主教认为伊丽莎白是“私生女”,不承认她的合法地位,甚至推出伊丽莎白的侄女,苏格兰的玛丽来·斯图亚特来继任英格兰的君主。伊丽莎白自然是不同意的,既然天主教不承认,那就取代它。在推行新教上,她与他父亲亨利八世有着同样的观点。

最终,英国的宗教革命以新教徒的获胜而告终,正式打破了教皇对英国的控制。同时,伊丽莎白还囚禁了自己的侄女玛丽长达16年的时间,而可怜的玛丽最终以“叛逆”罪被自己的姑姑送上了断头台。

伊丽莎白接手的英国是个“烂摊子”,父亲亨利八世和姐姐玛丽一世的挥霍使得国库处于一种极度亏空的状态。同时,玛丽一世对新教徒的血腥残杀使得英国宗教改革的进程被打破。发展经济和调和宗教矛盾成了伊丽莎白上台后的“重中之重”。

宗教改革初期,面对天主教在英国仍旧占据半壁江山的现实情况,伊丽虽然莎白是一名新教徒,但为稳定局面,她提出了英国国教和天主教“两教并存”的理念,周旋在新兴资产阶级和传统贵族之间,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

在政治上,伊丽莎白将君主专制推向了新的台阶,她重用威廉·塞西尔等大臣,逐渐将议会变为王权的统治工具,也为后续因议会和王权之间冲突而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埋下了伏笔。

为发展经济,伊丽莎白实行“重商”政策,她表面上反对“圈地运动”,实际却将自己的庄园也参与了“圈地”,颁布的《徒工法令》也使得大批农民被赶出家园,流离失所,惩治流浪者法令的出台更是断绝了底层阶级的“活路”。

除了剥削农民,进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伊丽莎白对外发展经济的最主要方式就是“海上劫掠”,随着造船和航海业的发展,英国一步步走向殖民全球的道路。


一生未婚 既是个人意愿 又是政治考量

关于伊丽莎白一世不婚的原因,有很多版本。

有人说她是因为见证了自己父亲亨利杀妻的残暴,见证了姐姐玛丽和丈夫貌合神离的不幸后,对婚姻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

也有人说她是不缺乏爱情的,但她更爱权利。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即使贵为女王,也没有冠姓权,国王不会因为娶了王后而收到影响,而女王会因嫁了亲王而被瓜分王权,即使在名义上女王地位仍高于她的丈夫。不婚时伊丽莎白一世能够独享权力的最好保障。

还有人说伊丽莎白一世是个“海王”,她凭借自己未婚的身份,游走于各国王公贵族之间,给希望的同时又不给结果,通过暧昧关系来达到政治目的。

“伊丽莎白为何终身不婚?”根本就没有统一的答案,造成一件事情的原因不可能是单一的,也不是绝对的。

伊丽莎白死后与她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一世葬在一起,墓志铭上写着:“国王与坟墓的结合,我们长眠于此,伊丽莎白和玛丽两姐妹,等待着重生。”

这位“童贞女王”自始至终是孤家寡人,她唯一的亲人就是那个与她相爱相杀的姐姐。


Part TWO

Think

在写伊丽莎白二世的时候,我的笔墨更侧重于她的个人生活,很少评价她的所作所为。而在写伊丽莎白一世的时候,则更多是提到她的功绩和野心。根本原因就是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完全不同,前者无法决定一个国家的走向,而后者是权力的中心,每一个决策,都举足轻重。

提到千古帝王,总是褒贬不一的。

能位列世界十大帝王,伊丽莎白一世所做的贡献必定是不容小觑的。她为资本主义进程奠定了基础,也对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尤其是对英国而言,她更是走向顶峰之路上不可缺少的领袖。

可这一切的繁荣都是以底层人民的幸福为代价,以异国他乡的土地为筹码构筑起来的。是建立在一条条生命之上的血淋淋的繁荣。

有人评价伊丽莎白一世冷漠、残暴、圆滑又虚伪,实在不是一个值得称颂之人。可对于一个帝王而言,善良才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相关文章

  • 俄国伊丽莎白女皇一一终身未嫁,功过参半

    在英国有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在俄国也有伊丽莎白一世女沙皇。 这两个女王都叫伊丽莎白,这两个女王都是帝王的女儿,这两个...

  • 伊丽莎白一世&慈禧太后

    伊丽莎白一世与慈禧太后这两个女强人的差别。两位都是执政能力超强的女子,单身主政国家40余年。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近半...

  • 都铎王朝3-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要比他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命好很多。英国人每每提到她的名字的时候,一般都会冠以“伟大的”一...

  • 不嫁女王的忘年恋

    伊丽莎白一世号称自己是嫁给了自己的国家,所以一生都没有觅得皇夫。美国作家亚历山大·布里斯科称“伊丽莎白一世比她...

  • 伊丽莎白王太后:欧洲最危险的女人

    伊丽莎白王太后即伊丽莎白一世,当今大英帝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之母,享年102岁。在世期间经历了一战、二战等诸多战役,...

  • 《清朝三百年 风起辽东》(1)1559.2.21

    1.冷暖人生 1.1559.2.21 1559年,地球一端的英伦三岛,伊丽莎白女王登基,史称伊丽莎白一世,她开启了...

  • 《伊丽莎白女王》听书笔记

    伊丽莎白一世在16世纪。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伊丽莎白一世位列第七位。 怎么成就自己,改变英国历史。 本书参考了档案...

  • 一句话影评.16,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伊丽莎白》的姊妹片。 伊丽莎白一世成功继位,并平息叛乱,稳定自己的政权之后,开始全心投入国家治理。 首先放弃了投...

  • 聊几句伊丽莎白一世

    虽然我对皇宫贵族从来没兴趣,但以前读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生事时,真是对她佩服的不得了。一直想写点关于这个女王的...

  • 如果非结婚不可,我选择嫁给•••

    在电影《伊丽莎白》的最后,凯特·布兰切特扮演的伊丽莎白一世剪掉了一头金发,脸上和手上都涂上了厚重的粉底,惨白的脸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伊丽莎白一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xf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