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一向被称为是"癌中之王",因其发病率、死亡率都占癌症的首位!
肝癌早期的症状,不是很明显,甚至患病后,较长时间没有什么不良的感觉。
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逐步产生诸如:肝区疼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消瘦等症状,且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的症状较类似。
蓝朵和老公结婚有10年了,两人特别恩爱,而且都有一个想法,就是做“丁克一族”。
她和老公觉得,不要孩子,也没有那么大的负担,两人恩爱过一辈子也挺好。
可是,幸福的日子总是来得快,去的也快...
几个月前,刚刚入春,蓝朵总感觉不舒服,不知道是不是换季导致的。整个人胸口闷闷的,难受的很。
蓝朵觉得没啥大事,也没跟老公说。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蓝朵开始变得越来越没有胃口,人也瘦了近20斤!
于是,赶紧带着她去医院检查,没想到,竟然检查出,患了肝癌!
在详细的询问下,医生建议丈夫,也做一下检查。
检查结果,让这个家的“天”都塌了,蓝朵的老公,也查出了肝癌!
原来,导致两口子患肝癌,是因为蓝朵炒菜的时候,经常大量添加“纯勾兑酱油”。
蓝朵解释,这样的酱油价钱特别便宜,都是在地摊买的,一袋就3毛钱,她平时用的特别费,所以买的这种酱油。
因为大家都说,盐吃多了不好,所以蓝朵就干脆不放盐,而改放酱油。
然而酱油放少了,也没什么味道,所以每次炒菜,她都会放大半袋,这种勾兑的酱油。
没想到,却因为这个,导致肝癌的发生。
医生解释:纯勾兑酱油,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种叫“氨基酸液”的)调制成。
如果水解是通过盐酸加高温的工艺,盐酸可能与原料中的脂肪反应,生成3-氯丙二醇(简称3-MCPD),以及二氯丙醇。
这两种物质在“大剂量”下,便会致癌!
医生告诫:日常炒菜时,这种东西一定要少放!
蓝朵就是因为,在炒菜时,加入特别多的勾兑酱油,才会导致肝癌的。
专家提醒:
任何物质的危害离不开剂量,只要符合标准、通过正规渠道、选择合格产品,酿造酱油和勾兑酱油都是安全产品,不会危害健康。
但是一定不要贪小便宜,购买非合格的勾兑酱油,否则危害的,只会是自己的身体。
肝癌早期,会有这些信号,早知道,早治疗!
1、反复腹泻,腹胀,并伴有消化不良,按胃肠炎治疗效果不明显,或不能根治,并有肝区闷痛,逐渐消瘦者。
2、手掌颜色,呈暗红色,这就是医学上所述的“肝掌”,是肝病的一种体征表现。
3、身体的凝血功能下降,出现像是一些皮下有瘀斑,牙龈易出血的情况;这种症状在肝癌合并肝硬化时,比较多见。
4、全身关节酸痛,尤以腰背部为最明显,伴有厌食,烦躁,肝区不适,以抗风湿治疗,效果不佳者。
5、 肝脏损伤的人,经常感觉到无力,疲倦,并且面色无光。整个人看起来是蜡黄的色的,不仅是脸,皮肤也可能是这样的。
少2事,近3物,动4处,肝脏好,人健康!
少2事:
1、烟酒
烟草中的自由基过多,进入体内,超过人体抗氧化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时,可导致肝内组织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引起氧化应激发生,导致组织损伤、坏死、细胞增殖,甚至纤维化、癌变。
而过量饮酒,会降低肝脏净化血液的能力,导致体内毒素增加,诱发肝脏损伤。
另外,酗酒还容易导致肝脏中毒,诱发肝炎。
2、熬夜
对于现代人来说,熬夜已经成为习惯,甚至是时尚。
而现代疾病逐年的升高,其中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熬夜。
熬夜导致身体的内分泌紊乱,增加肝脏的负担,影响肝脏的修复,导致肝脏早衰,增加肝癌的发病几率。
近3物:
1、青色食
中医讲青色入肝,所以多吃点青色蔬菜对清肝火有很大帮助。
茼蒿:在中国古代,为宫廷佳肴,所以又叫“皇帝菜”
其有清肝火的作用,比其它绿叶菜要更好一些。多吃茼蒿菜有清血,养心,润肺及消痰等功效。
莼菜:又叫马蹄菜、湖菜等,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是细胞生长分裂,及构成神经细胞所必需的成分,可以用于防治肝炎以及肝硬化等症。
2、护肝饮
蒲公英茶:蒲公英,入肝经,擅长排肝毒,清肝热,预防肝损伤,蒲公英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者身上。
现代科学证实,蒲公英,可以对抗内毒素造成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从而保护肝脏健康。
玉兰根茶:玉兰根,是源自欧洲的一种特殊食材,后被我国药典收录。玉兰根,有很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其提取物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因而可加速细胞修复速度,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3、蛋白质
肝脏的自我恢复,离不开优质的蛋白质。
优质蛋白,可提供多种氨基酸等,抗脂肪肝因子,可增加载脂蛋白的合成,有利于将脂质,顺利运出肝脏,减轻脂肪肝,并且,有利于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和再生。
来源:蛋类、鱼类、豆类及豆制品等。
动4处:
1、小腿
小腿内侧,有一处穴位,叫“中都穴”。
该穴主治血证,按摩此穴具有清肝泻热,凉血之功。
另外,还可治疗急性肝炎、膝关节炎、子宫出血、疝气等疾病。
2、脚趾
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有一处穴位,叫“大敦穴”。
此穴,是肝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肝经的起始处,对于调养肝经气血有重要作用。
可疏肝理气,对于肝火旺盛导致的目眩、腹痛、肌肋痛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浴手
心静神凝,意守丹田,两手合掌由慢到快搓热。
通过浴手,不仅可以调节全身气血运行,还可以改善手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手部的局部症状。
4、腋窝
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
腋窝中有着很多的经络,常常拍打,可以疏肝理气,通经活络,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毒素。
将左右两手,抬高放在后脑勺,右手握空拳,以不觉得疼痛的力气去拍打腋窝,左手同理。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