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园诗话》辩误(6)

《随园诗话》辩误(6)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4-04-07 23:49 被阅读0次

原书卷一·二二。

《三余编》言:“诗家使事,不可太泥。”白傅《长恨歌》:“峨嵋山下少人行。”明皇幸蜀,不过峨嵋。谢宣城诗:“澄江净如练”,宣城去江百余里,县治左右无江。相如《上林赋》:“八川分流。”长安无八川。严冬友曰:“西汉时,长安原有八川,谓泾、渭、灞、浐、沣、滈、潦、潏也;至宋时则无矣。”

【辩误】

本条诗话中,袁枚写道:“谢宣城诗:‘澄江净如练’,宣城去江百余里,县治左右无江。”并以此来证明“诗人使事,不可太泥”的说法。其实,袁枚的这个引例是错误的。“澄江静如练”句,出于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这里的“三山”,是指南京的三山矶。三山矶位于今南京市雨花台区梅山街道,紧靠长江东岸,突出江中,虽然山高只有90多米,方圆约两公里,但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和长江航运的重要咽喉,也是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谢朓在《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以名句“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刻画了三山矶傍晚时分的秀丽景色,最为后世所推崇。李白极度崇拜谢朓,对此句亦念念不忘。在他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中,直接将该句视为谢朓的代表作,“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当然,李白在其《登金陵凤凰台》中的绝世名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也让三山矶声名远扬,成为历代文人墨客争相吟诵的游览胜地。从上文可知,谢朓的“澄江静如练”句,并非描写宣称附近景色,而是晚登金陵三山矶所见景象,故不可成为“诗家使事,不可太泥”的例证。

相关文章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徐州竹林寺独臂韦驮菩萨传奇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襄勤伯鄂公容安,好吟诗,如有宿悟。《竹林寺》云:“初地相逢人似...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随园诗话6

    梅妻鹤子,养几只鹤也不错,出门旅游,不妨让白鹤为我托运行李。 宋朝有人写道:‘’贫女像花儿一样漂亮只有镜子知道。‘...

  • 读一条120字的诗话,8个人物5个典故,累!(上)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7) 《随园诗话》原文:李尚书雍熙学道,散遣歌姬。王西樵责以诗云:“听歌曾入忘忧界,不应忽缚...

  •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1)

    浅析《随园诗话》里的两副菜圃对联 《随园诗话》卷一载: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 ...

  • 明清之际人物Ⅱ陈长卿——刻书家

    1、《随园诗话》记载 2、刘理保《古代刻书家陈长卿小考》 3、释今身《送陈长卿还闽》 1、《随园诗话》记载 陈长卿...

  • 随园诗话

    余十二岁,受王交河先生兰生知,入学;十五岁,受李安溪先生清植知,补增;十九岁,受帅兰皋先生念祖知,食饩。感知己之恩...

  • 硬读《随园诗话》(6)

    三 《随园诗话》原文 前明门户之习,不止朝廷也,于诗亦然。当其盛时,高、杨、张、徐,各自成家,毫无门户。...

  • 闲读《随园诗话》(6)

    【原书卷二·—八】尹文端公论诗最细,有“差半个字”之说。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新秋”二字,现成语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辩误(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bt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