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棚左侧的纸箱子被房东老太太清理干净,腾出一大片空地,使得空间一下子大了许多,看着也更加干净整齐,让人眼前一亮。
然后的然后,房东老太太跟着其他几家来往比较密切,又是沾亲带故的,轮流着烧锅请客,几乎是每半个月来一次。一次把酒言欢,几乎要闹腾到晚上11点左右。往往这个时间段,我就出门散散步、跑跑步啥的。
仅仅一墙之隔,噪声太大,我真有点受不了。更受不了的是飘进窗子里的那混杂了啤酒饮料、羊肉(牛肉)、烧烤与火锅底料的味道,只得逃之夭夭。
说起来,我老家在我小时候的时候,也喜欢请客吃饭。院子里那家嬢嬢、伯伯、叔叔、婆婆、爷爷过生日,一定做酒请客。我小时候最怕去别人家吃酒,尤其是过年前,一家人分三波、四波到不同人家吃酒。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读初中,需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家里经济压力大,做酒请客的习俗逐渐取消。还有,就是大人们为了更好的赚到钱,承担起一个家庭负担,各种找出路,贫富差距跟着就来了,做酒请客的习俗基本就没了。
现在老家,除了大事,基本上不会再以“院子”为小范围做酒请客。
前两年,还会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摆上两三桌请客吃饭。现在,基本上也不在流行了。
究其原因:一,主人家请客,操心操力,累得慌。二,购买食材、饮料酒水,花钱多。三,剩菜剩饭多,吃个几天几夜,闹心。四,人聚在一起难免闲聊唠嗑,容易留下口舌,堵心。逢年过节,一家人围在一起,不香吗?非得整大堆的事来折腾自己,累自己。
细想一下,我觉得我老家的人,活得真通透。
昨晚,房东老太太的小妹请客,酒席散得早,差不多晚上九点就结束了。我从外面逛一圈回来,刚好合适。不像前几次,还得在窗里听他们扯家常唠嗑。
对门的邻居吃饭时挺高兴的,我在窗内吃饭的时候就听到对门邻居的大嗓门。那爽朗的笑声,特别具有感染力。可晚上11点,对门邻居两夫妻还在拌嘴吵架。这不,扯家常唠嗑惹出来的祸。
吵吵闹闹的声音,一直持续到凌晨一点钟才最终消音。我也才能进入梦乡,呼呼大睡。
我挺庆幸两地口音不同,我听不清楚对门邻居夫妻两因何事吵闹,只觉得耳边有个蚊子在嗡嗡嗡地叫个不停。不然,晚上失眠,白天头该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