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刻意练习,很多事情都会碰到“玻璃顶”。——李笑来
反思一年来的写作历程,态度甚是‘应付’。付出与收获往往成正比,看看战友们的成长便知。
上周的作业,张华战友对我的点评中提到:只有认真才能产生专注,只有专注才真正获得收获,敷衍是没有成长的。
专注是刻意练习的有效方法,那么刻意练习到底是什么?此时,《刻意练习》这本书是我的需求,那就先来了解《刻意练习》中怎样有目的性的练习。
刻意练习不是简单的用一万小时定律,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这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这种练习很快就达到一种“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但是,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有目的性的练习,主要以“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考虑周全,更加专注。
有目的性练习的四个特征:
•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
•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不足。
•如果你从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要做一些以往没做过的事情,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情,有些相对容易。有时碰到一些很难做好的事情,就感到似乎永远也做不好。
作者说:想办法去逾越这些障碍,是通向有目的的练习的隐藏钥匙。
第一,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不管遇到什么障碍,越过它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
第二,遇到瓶颈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动机不足。保持专注并继续努力,是很难做到的,而且通常没有趣味。有目的练习的动机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想方法保持动机。
尽管通过专注的训练和走出舒适区,一般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做某件事的能力,但并不是全部。
也就是说,有目的性的练习还不够。
最强大最有效的方法是——刻意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