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诗词赴远方——初识叶嘉莹先生

作者: 永梅ym | 来源:发表于2021-11-21 23:03 被阅读0次
唐宋词十七讲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更没有白读的书,我们在读书上花的每一分钟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得到回报,读过的每一页书,都在默默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奔跑,这一路,我们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同行的人。一个人在“沙漠”中独行,会累,一群人一起走,相互鼓励,相互慰藉,相互学习。读书,也是这样。在“益诗益书教师读书成长营”微信群中,我要和书友们一起共读,并且,我们一起下定一个决心:我在参加非常有价值的读书营,我决定了要付出,也一定会很有价值,我值得所有的美好!

温儒敏说,在烦躁的“大气候”中,尽量让自己能心静,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用更多的时间沉下心来用传统的方式读书,重新捡起纸质的书来读。读书可以让你适当超越过量的浮躁的杂乱的信息环境,有定力,有眼光。

因为大雪,书在路上多待了几天,好在今天,我们一起共读的第一天,《唐宋诗词十七讲》在我的祈盼中飞来了。我还是喜欢读纸质书,这样可以一边读,一边思考,还可以随时批注,圈点勾画。

教育是点化和润泽生命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去读书、要深入思考、要沉淀内化。而我现在要做的是,沉下心来,静心品读。

初识叶嘉莹先生,心中有丝丝感动,叶嘉莹先生在序言中表现出来的谦虚更是让我钦佩。我用了一个完整的时间看完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跟着纪录片了解了叶嘉莹先生的成长历程,这里有她对宋词的独特感受,这里藏着她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她有弱德之美,但她不是一个弱者,正是历过忧患,先生对诗词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益诗益书亦远方”第一期共读中,我们跟着卜庆振老师再次走进叶嘉莹先生,走进书,走进诗词,走进叶嘉莹先生的世界。优雅如她,平和如她!无论是纪录片中的叶先生,还是书中的叶先生,我都深深地感到先生对古典诗歌深厚的感情,正如先生所说,她心中怀有对古典诗歌尽到传承责任的使命感。“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这是多么真诚的感情!

记录片的最后是一串深深的脚印,那串脚印一直伸向远方,诗词也能把我们带向远方,那里有芬芳,那里有花香!

相关文章

  • 共读诗词赴远方——初识叶嘉莹先生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更没有白读的书,我们在读书上花的每一分钟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得到回报,读过的每一页书,都在默默塑...

  • 撷一片冰心,品风雅诗词

    撷一片冰心,品风雅诗词 ——读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文/寇恩 前年读叶嘉莹先生的《小词大雅》,不过瘾,于...

  • 叶嘉莹:在我离世之前,对这件事要有个交代

    古典诗词伴随了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叶嘉莹先生也为古典诗词投入了自己大部分的生命。已经九十多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依然把...

  • 学习古典诗词有什么用?

    今天读叶嘉莹先生的《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在绪论的前两节中,先生谈到,有同学问她,学习古典诗词有什么用?先生对这个...

  • 宁静致远——我心中的女神

    暮春三月,我在流溪河畔读《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阅历叶嘉莹先生与古典诗词相伴的人生。 自2021...

  • 52岁前从未为自己活过的叶嘉莹!

    与叶嘉莹相遇,就是与诗词、痴迷、人品相遇。如果没有诗词,也就没有今天的叶嘉莹。 叶嘉莹从小...

  • 读叶嘉莹有感——初识叶嘉莹

    大家好!我来自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我叫仓党高什姐。繁忙的生活,已经好久没有认真读...

  • 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最后的一颗莲心

    物道君语: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叶嘉莹,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 诗人席慕蓉听过叶嘉莹先生的讲座,她回忆:已...

  • 大师

    初识叶嘉莹老先生是源于朋友送我的两本书 诗馨篇 那还是1995年左右 十年后有幸又看了叶嘉莹先生的视频讲座 对先生...

  • 步和叶嘉莹先生的部分诗词赵书成

    步和叶嘉莹先生的部分诗词 赵书成 画堂春·步李文朝韵贺叶嘉莹先生九五华诞 2019.3.29 独陪明月看荷花,清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读诗词赴远方——初识叶嘉莹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go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