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法名门》里面十一个善法有惭愧二字的解释,很有趣。
现在摘抄下来:
“惭”:自己做错了事情,自己会很难过,就是我们一般人讲,良心的责备。所以,他不会做错事情,做错事情,他心不安,会良心责备,这叫有良心,“惭”就是这个意思。
“愧”:是外面舆论的批评,做了坏事儿,很多人都批评你,这听到了就很难过,也不敢做坏事儿了。
这就是有惭有愧。那要是没有惭愧,问题就严重了。
做了错事儿,他不觉得良心不安,干坏事儿,他也心安理得,外面批评他也不在乎,这就是大烦恼,是堕落的诱因。
难怪《佛学辞典》里,把惭愧二字归于八缠中第一第二位。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市场,它俩都是众生的大烦恼。
管仲曾说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意思是说,国民不知道礼,不知道义,不知廉(廉洁),不知耻,就是无惭无愧。这个国家就很危险,就容易灭亡。
所以,儒家说“知耻而后勇”,如果我们能知耻,知道耻辱,意识错误,这人就能发奋、勇猛、精进,所以人有救,国亦有救。
这是今日午睡过后的读书笔记。
母亲今天大概是心疼我胃疼,一直很乖巧,陪我睡了一下午。四点多钟,我才逐渐醒来,遂浑身轻松,病痛全无。
还是在读《讲记》,越读越有意思,越读越有收获。
这样,岁月静好,陪着母亲,安逸愉悦,做乖孩子的感觉真不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