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高敏者》
第一章,介绍了关于幸福的种种思考,幸福是什么?
享乐和单纯的让人快乐的“小确幸”不在一个层面上。愉悦和享受不是自主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的目的,而是它自然而然带来的“副产品”。
拥有自主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会不经意的带来小确幸,事实上这是长久的,而愉悦享乐找刺激,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仅仅是一时的。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呢?这项研究得到的答案是:
一个人在年老的时候身体和灵魂都很健康,还对自己很满意的话,他的人生就是幸福的。这里既包含了个人对自己的评估,也要考量医生和心理学家的评估。
其次说明了基于两项研究,如何获得幸福的人生:
特尔曼研究:
1.要坚韧不拔。
2.要谨慎。
3.要认真负责。
4.要培养良好的生活管理习惯。
5.哪怕没有爱因斯坦的智商,也没什么大不了,放轻松。头四条才是获得幸福生活的关键。
格兰特研究:
1.戒烟,戒酒,保持正常体重,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
2.好好和别人交往。和自己的伴侣、孩子、亲戚及朋友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3.在困境中学习,并学以致用。
4.认真对待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不要回避。正确疏导不良情绪,以免伤害到自己或他人。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还是很赞同的,但是会有一些阶段式奔向幸福生活的那种情况,这应该是少了第一条坚韧不拔的原因吧!
好的习惯坚持了一段时间,最终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或者一些原因就会忘记直至抛弃,然后想重新拾起来的时候又只能从头开始,所以这个时候记录就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事情啦!没事回头看看,慢慢要求自己做到。
第二章,是应该保持现状还是着手改变?
说实话,我看到这章题目的第一印象就是,改变啊一定要改变啊(可能鸡汤看多了),看完之后我发现好像没有这么简单。
改变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要找出压力的位置,下面的问题可能会给你启发:
·什么让你不舒服?
·你对什么不满意?
对于我目前的状态来看的话,在生活中,我对自己的形象不是很满意。所以想要改变。在学习上,对于大部分情况下的回答问题都让我不太舒服,因为这会让我感受到自己基础知识的薄弱以及思维能力的混乱 ,也因此作业完成的情况也不是很好。所以想要改变,想要增强自己的基础知识以及思维能力。
改变的第二阶段:利用判断力,寻找关联
下面的问题可能会给你启发:
·问题发生在何处?
·还有哪里有问题?
·这些问题是否由我的某种习惯所导致?
·我在什么情况下会想起这些问题?
·它们之间有何关联?
问题发生在
改变的第三阶段:跟着感觉走
下面的问题可能会给你启发:
什么能带给你真正的快乐?
你渴望什么?
你的梦想是什么?
你在什么时候觉得特别舒服?
最后一个阶段,做决定。
(这个我可能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好好的思考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