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宫里的事
欲知明清“殉葬制”有多残酷,先来看看永乐帝怎么孽待妃嫔和宫女

欲知明清“殉葬制”有多残酷,先来看看永乐帝怎么孽待妃嫔和宫女

作者: 老铁说故宫 | 来源:发表于2019-08-25 06:12 被阅读0次

永乐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有突出贡献,但也有荒唐的故事。以“殉葬制”为例。

欲知明清“殉葬制”有多残酷,先来看看永乐帝怎么孽待妃嫔和宫女

01

由权妃的死,引起二吕案的私人恩怨,导了一场冤案的发生。

《明史.后妃传》里仅记载了永乐帝三个后妃,但是实际上不止三个,他妻妾成群是出了名的,到底有多少,谁也数不清楚。但是他最喜欢的只有三位,她们是徐皇后,王贵妃,权妃三位,然而,她最喜欢的这三个,却都先他而去。

据说,永乐帝的四个儿子和五个女儿是先于他当帝王之前,永乐帝晚年,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发脾气的时候,整个后宫都会遭殃,也因此,出现了后来著名的“二吕案”和“殉葬案”。

二吕案和殉葬案到底怎么回事?

先说“二吕案”

欲知明清“殉葬制”有多残酷,先来看看永乐帝怎么孽待妃嫔和宫女

权妃剧照

二吕案的起因还要从权妃说起,永乐帝和他的父亲朱元璋一样。对待朝鲜使臣送来的美女来者不拒,其中权妃就是朝鲜进贡的美女之一,对于权妃不论是从其内在,还是外在,都透漏着一种富贵的气质,可以说是温文尔雅,貌美惊人,而且她还善于吹箫,能歌善舞,所以她非常的讨永乐帝的喜欢和宠爱。简直可以说永乐帝对权妃爱不释手,就连去沙漠征战也要带上这个大美人。

民间有句谚语说“红颜薄命”。

有时候,谚语由不得你不相信。看看下边发生的事情你就知道了。

永乐十年(1412年),就在永乐帝出征凯旋归来的途中,这位权妃就死在了山东临城(今枣庄管辖范围),由于事情发生的突然,上下都纷纷议论。

权妃到底是怎么死的?而且她为什么死在了永乐帝出征途中?这其中有什么关联呢?

欲知明清“殉葬制”有多残酷,先来看看永乐帝怎么孽待妃嫔和宫女

吕美人剧照

在此之前,权妃的一个宫女在和吕美人吵架时曾揭短说:“吕美人因为争风吃醋,在私下里串通了朝廷宦官,从银匠家里购买了砒霜,并研成粉末,趁权妃不注意的时候,放到权妃胡桃茶里面,其目地很明显,就是想将权妃毒死。

永乐帝听说这个消息后,那可不得了,气的顿时暴跳如雷,马上派人将皇宫所有的相关宫女、宦官、银匠等一并处死。霎时间,整个皇宫充斥着血腥之气,朝廷上下所有人都人心惶惶。

牵扯到此案的人员涉及很多,当然,一个个死的也是够惨的,要说最惨的非吕美人莫属。为什么呢?

吕美人在被朱棣抓到牢狱的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派人经常在她身上用烙铁烙她,可想而知,一个柔弱的女子,更何况是长期生活在宫里的吕美人,哪里能经受得住如此残酷的刑法呢,可怜的吕美人整整被他们折磨大约一个月,最后将其处死。

在这起案件里,牵涉了人员广泛,被杀者不下数百人。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有疑问,永乐帝是听谁说的真凶是吕美人,到底是不是吕美人派人伺机陷害的权妃呢?

可事实上,这是一起冤案。为啥呢?

原来,宫里有两个姓吕的美人,这两个姓吕的美人之间,也就是在此案发生之前就有过冲突,都是为了个人的一些私事互相争风吃醋,后来就有了权妃莫名猝死,那位吕美人甲便乘机吕美人乙,并佯称吕美人乙私下里派人在权妃茶里放下砒霜,最后铸成了这次的冤案。

后来吕美人甲又和宫里的鱼氏内外勾结,与宦官沟通。此期间,朱棣虽然有所察觉,但是并没有上心里去,也就没顾得上管此事,再加上当时宫里很多人生活寂寞,孤单寡欢,宫女和宦官相好,处对象,一起吃饭,一块喝茶等是常有的事。在当时,这种特殊的关系称为“对食”。

这种情况,在当时十分普遍,并不被人认为是乱宫的事,同时也是不违反当朝法律的事。但是,如果将其事放大,并传播开来,毕竟是不光彩,不体面的。

吕鱼两人私通隐秘之事被揭开后,觉得很丢人,竟然由于过分担心害怕皇帝责罚,却选择了自杀。

吕鱼二人自杀后,事情可是闹大了。为啥呢?

永乐帝认为宫里的坏事都是因吕氏引起的,于是便把吕美人甲的贴身侍女抓来审讯。这些侍女哪经受得起牢狱的严刑拷打,于是都被刑事逼供胡乱承认要谋杀永乐皇帝,既然刑事出了如此的大逆之罪,固然会有一场刑杀大祸铺天盖地而来。

欲知明清“殉葬制”有多残酷,先来看看永乐帝怎么孽待妃嫔和宫女

上千宫女连带受罚

于是便演绎一出永乐帝越是乱杀无辜,越是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到最后,宫殿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互相猜忌,彼此揭发,互相牵连,女子连带娘家所有人,被这场闹剧案连坐杀者竟然不下2800人!

永乐帝晚年,患上了重度风湿病,经常卧病不起,身体每况愈下。但是他还是像他父亲朱元璋那样继续多妃多宫女,而且经常向朝鲜索要贡女,按照常理来说,朱棣登基时42岁,年龄并不大,精力也算旺盛,朱棣为了发泄气愤,经常让画工把吕美人甲与小宦官拥抱的情景画下来,这时的永乐帝成了丧心病狂的孽待狂,每次宫里处死人时,朱棣总要亲临剜之,有些宫女知道了自己是死刑,便痛骂朱棣:自己阳衰,还不让别人底下私情,我们找年轻貌美的太监,我们没有罪。

欲知明清“殉葬制”有多残酷,先来看看永乐帝怎么孽待妃嫔和宫女

就在永乐帝疯狂杀人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就是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初八日中午,下了一场大暴雨,宫里引起了火灾,大雨将三个大殿的奉天殿,华盖殿,谨身点全部烧毁。

后来经过十几年的修建,全国的民力,国库的财力,都用在了三大殿的修建上了。再后来,永乐帝定在了正月初一登殿庆祝,当时过了百日,皇宫遭遇,永乐帝对外发起诏书,表示自责,但是他在宫里的杀戮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02

永乐皇帝的后宫除了有“二吕案”以外,还有“殉葬案”。

欲知明清“殉葬制”有多残酷,先来看看永乐帝怎么孽待妃嫔和宫女

“殉葬案”是一场残酷的血腥案件,历史上各大酋长,以及帝王死后的殉葬,简直数不胜数,不胜枚举。但是到了明朝的时候,已经到了十五事迹,竟然还有残忍的殉葬制。

比如,皇帝死后,嫔妃殉葬。据相关记载的,明太祖朱元璋死的时候就有14位嫔妃连带殉葬。当时的李贤妃人不仅十分聪明,长的模样也是十分的俊秀,还知书达礼,是一个难得的佳人。朱元璋病重的时候,一直守护在他身边的李贤妃说:“十几年来,你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朝夕相处,举案齐眉,不管发生任何人,我都离不开你呀”,记得你曾把我的两个哥哥召进宫里,让我们兄妹见面,叙旧。往事一幕幕,李贤妃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心里酸楚楚的,忙站起身来,向朱元璋鞠一个躬,转身便离开了。

过了不大一会儿的功夫,传来太监的奏报,李娘娘上吊自杀了。

明朝洪熙帝,仅在位一年,他死后有四位嫔妃跟他殉葬。

还有明玄德皇帝在位十年,死后有十位嫔妃跟他殉葬。同样努尔哈赤死,有大妃阿巴亥(多尔衮的母亲)等三个人同其殉葬。

03

明清皇帝死后,还是延续嫔妃殉葬,其中最为残酷的就是永乐皇帝。

根据《李朝大王实录》记载:

及帝之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chuo),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zhi)经而死,顾谓金黑曰:“娘,吾去!”语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与崔氏俱死。

欲知明清“殉葬制”有多残酷,先来看看永乐帝怎么孽待妃嫔和宫女

根据上述情况,从中隐隐约约可以浮现出一幅惨绝人寰的生动画面,三十多位嫔妃,宫女等在临近死亡之前被集合到乾清宫前的案桌前,摆好送行宴,赏赐最后一顿酒,最后都被集中到皇帝棺橔的乾清宫前,一起哭泣,她们都被迫将自己的头伸到已经放好的绳套里面,最后由宦官抽掉桌子,这些宫女和嫔妃等便一命呜呼!就连皇帝生前最受宠的韩氏和崔氏也在其中。

韩氏在临死前呼喊自己的乳娘:“娘,我去了!娘,我去了!”呼喊声感天动地,可是,喊声为止,床已被宦官撤去。

在这次殉葬中,被殉葬者的家属被称为“朝天女户”,受到朝廷的抚恤金,父亲和兄弟也可能加官进爵,祖辈世袭制。殉葬者还可以得到好名声,被葬于皇陵。

小结:

无论朝廷对于殉葬者和家属多么的恩惠,终究是无法掩盖明清残酷的殉葬制度的野蛮绞杀。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连带的殉葬制,真是令人心痛,更让人对明清延续殉葬制憎恶,也增加了后人对永乐帝的残酷野蛮更加仇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欲知明清“殉葬制”有多残酷,先来看看永乐帝怎么孽待妃嫔和宫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nc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