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不断地失去
时间终将带我们找到谅解的出口”
//////////
我将这本书买回来的时候,祖母还没有过世,虽已是耄耋老人,但在我心里她还是健康的。有时我会感伤,想着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虽然无法具体想象她的离去,但我的内心还是为这样的离别准备了很多次。
那时,距离和祖母约定的假期,也就不到一个月,我并不觉得一个月会改变些什么,所以,当我知道祖母病危的时候,心里仍抱着“能陪三天也好”这样的期盼。只是最后,等我真正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已然留下了太多不可回头的遗憾。
一
整本书娓娓道来着那一天的故事:良多与妻儿一同返回衡山老家,久违的一家人每年只有在大哥纯平忌日的时候才会团聚在一起。
陈旧的卫生间里装上了格格不入的不锈钢扶手;一大家子喜爱的玉米天妇罗还是熟悉的味道;母亲迷信着黄斑蝶的传说,追赶着蝴蝶呼喊大哥的名字;逐渐失去家庭位置的父亲……。一点点的家长里短勾勒了衡山平平淡淡一天。
在这看似不无寻常的一天里,许多事情都已在平静之下悄悄酝酿,只是当时刻意的忽略了这些不安的情绪。等到回忆起来,良多才发现正是在这一天里,隐隐感觉到父母的老去,只是当下片刻的不知所措转眼就被唠唠叨叨的日常所淹没.
而当他真正明白过来的时候,却也无法回头再挽救些什么。只留下“当初若是这么做的话”或是“如果换成现在的我就能做的更好……”之类的感伤。
……
我在得知祖母病危后的第二天便匆忙赶回了家,在这之后的漫长岁月中,我时常将这一天翻出来反复温习,总想从细枝末节的记忆中获得一些令我心里好受点的慰藉。
即便当时我已有所准备,病榻上的祖母仍旧比我想象中要干瘦,虚弱的多,她已无法开口回应我的呼唤,只是睁大着双眼微微点了点头。我仍旧装作什么都正常的模样,即便当时每说一个字,都要因为哽咽而迟疑很久才开得了口。而那些类似于“不用担心我、你放心,我会好好生活”之类的话,因为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情与眼泪而拖延着,最终没有机会再说与她听了。
二
良多在母亲过世的前一周里,梦见已故的父亲.梦里父亲提醒良多,母亲大概会在二十八号左右离开。虽然有所忌惮,但也只当这是一个不真实的梦魇而已.况且原本也是计划三十一号就回家的.只是当噩梦成真后,才后知后觉的感叹:不论积攒了多少的年的小心翼翼,“意外”总比“准备”先行一步。
所以当母亲已然没有任何生存奇迹的时候,良多还是迟迟不肯将呼吸机拔去,在一片责备与不理解中为母亲拖延了3个月的寿命,或许也可以说是三个月的痛苦。
……
我想起,在祖母过世的前半个月里,也曾托梦与我说她要走了。虽在一片惊慌中醒来,但也只是草草往家里打了个电话,问候安好便没做多想。
在很久之后的一次闲聊中,我与姑姑抱怨,若是知道时间对于老人和年轻人而言是以不同的速度往前走的话,就不会将半个月的时间差看的这么无所谓了。
当时祖母的手背乌黑发青,肿的厉害,护士很难找到血管。但我们还是希望依靠药力为祖母延续几日的寿命。我下意识麻木自己的情绪,站在一边看着护士将针头拔了又扎,扎了又拔,似乎祖母的想法已经不再重要,只是替我们这些想让她多活一天的人受着罪罢了。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自私的羡慕着良多。
三
真正读完这本书的时候,距离祖母过世已经一年多了。
那天,在最后封棺的时候,我把她的手机放了进去,而那几句一直没来得及说的话,很久之后在一阵盲音的通话中告诉了祖母。
……
故事的最后,良多牵着女儿的手说:看那只黄色的蝴蝶,听说啊,只要纹白蝶过了冬天,第二年就能变成黄色蝴蝶飞回来呢……。想起母亲,可能会哭,也可能会笑吧。
关于衡山那一日的故事,有如蓝的晴空掠过白的飞鸟,原来平淡的生活也会留下了漫长、空荡荡的回忆。而那些无法预测的遗憾,仍习惯性的提前准备着,就算无法避免,至少时间终将带我们找到谅解的出口。
四
那天,我回到家后的第六个小时,祖母便走了。
那个被我们期待了很久的假期,也在葬礼中结束。
……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