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女是如何化妆的

作者: 朗风习习 | 来源:发表于2018-12-14 00:43 被阅读1次
    唐代美女化妆顺序

                                恨妆成

                  晓日穿隙明,开帷理妆点。

                  傅粉贵重重,施朱怜冉冉。

                  柔鬟背额垂,丛鬓随钗敛。

                  凝翠晕蛾眉,轻红拂花脸。

                  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

                  最恨落花时,妆成独披掩。

    唐代元稹的这首《恨妆成》,完整的描述了古代女子化妆的程序:傅粉——施朱——垂鬟——钗鬓——晕眉——花脸——行梳——施靥。

    据说古代女子的“妆颜”,从秦朝开始就有了。《事物纪原》卷三记载:“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妇人画眉之初也。”如果说古代女子的妆饰,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当属唐朝时期,既时尚又大胆。这在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时世妆》里可以体现出来。

    因古代女子历来崇尚肤色白嫩,所以敷粉是化妆的第一步。

    古代女子用的妆粉,最古老的有两种:一种是以米研碎制成的“米粉”;另一种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 “胡粉”。因米粉不容易持久定妆,而铅粉用久了又会中毒,所以,后来又有很多人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妆粉。比如唐代时期的“迎蝶粉”;宋代时期的“玉女桃花粉”;清朝时期的“珠粉”等等。

    敷了粉,然后就该“施朱”了。“施朱”其实指的就是“红妆”,用胭脂涂脸颊和口唇上。让人的容色更加健康有生气。

    “胭脂”据说是匈奴“焉支山”的一种红蓝花做成的,又名燕脂。西汉时期,霍去病把匈奴赶出了河西走廊,匈奴人就流传着一首谣歌:“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据说,是张骞把胭脂带回了中原,取代了以前用的朱砂。

    古代美女发型

    古代女子的头发以长发如云为美,所以,每天的发型和冠戴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既能增加女子的仪容,又能体现女子的年龄和身份。古代女子的发型基本上是按梳、绾、鬟、结、盘、叠、鬓等变化而成,然后再装饰簪、钗、步摇、珠花等首饰。

    关于描眉,最早《诗经》里面就有:“螓首蛾眉,美目盼兮”,而且对于描眉的韵事也有很多。比如:汉朝张敞为妇画眉、唐朝扫眉才女薛涛、虢国夫人淡扫蛾眉等等,都体现了古代女子的“眉情万种”。

    对于眉形,每个朝代流行的也不一样。先秦时期比较流行阔眉和细眉。春秋时期女子多以“娥眉”为美。而唐朝的眉妆达到了巅峰时期,光杨贵妃就创造了无数种描眉的方法。唐明皇还特定命令画工画了《十眉图》,留作纪念和作为宫中女子的样本。其中有: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

    “花脸”即花钿妆面。所谓花钿(diàn),专指古代妇女一种饰于额头眉间的额饰。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在唐代时期最流行。

    花钿

    关于花钿的起源,宋高承说: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有一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还有大家所熟悉的《木兰辞》中“对镜贴花黄”,其实也是花钿的一种。

    诗中的“轻红”即斜红,是古代一种特殊的面饰,梳妆时,在女子眼角两旁各画一条竖起的红色弯弯新月形。

    据张泌的《妆楼记》记有一个故事: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宫中有一宫女,叫薛夜来,文帝对她十分宠爱。一天夜里,薛夜来陪文帝灯下看书,没注意撞上屏风,顿时鲜血直流,伤处如朝霞将散,留下了两道疤痕,但文帝对她宠爱如昔。于是其他宫女也模仿薛夜来的样子,用胭脂在脸部画上这种血痕,名“晓霞妆”。时间一长,便演变成一种特殊的妆式——斜红。

    古代玉梳

    “满头行小梳”,梳,乃指齿较疏者,原用作理发;篦,则齿密,原用作除垢。梳篦,统称为栉;梳篦不光是当时的日常用品,同时也可以插于发间,作为装饰。而且梳的品种也有很多,有竹木做的,有金银做的,有玉做的,还有象牙做的等等。

    古代这个插梳的风气,一直经久不衰。唐文宗也曾因宫中妇女钗戴得太多,梳插得太多,认为有奢靡之风,下令遏止。

    最后就是“点面靥”了。也称“妆靥”,是古代妇女在两侧酒窝处的一种妆饰。而且面靥的形状也并不只局限于圆点,有各种花样,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还有各种花卉的形状,称为“花靥”。

    “最恨落花时,妆成独披掩”。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妆容虽美,却最恨无人欣赏,最后一句,仿佛听到了美人的叹息声!

    古代美女妆容介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美女是如何化妆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oi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