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时光,阳光很好,暖意融融,适合外出走动,感受这个季节独有的寂寂光阴和天地的清气。
冬季的景色给人一种静止感,虽到处枯败,只有见惯了的人才会懂其冬的韵味,有其清寂淡然的清浅和厚重。
路遇一丛竹林,环看四下的景物,只有竹子这一植物是长在冬季之外的,它在时光中不语,有淡淡清香绕的心境,在时光里静守一份轻暖。
对竹子的喜欢,应从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开始清晰起来的。
那时以为只要有竹子的人家,就有高风亮节的士气和家风。
对竹子最早的认知,其实是源于小时候, 那时喜欢和小伙伴们用竹叶玩,把竹叶当竹蜻蜓飞,从一楼往楼下飞,乐不知疲的来回玩。
竹叶还可以用来当口哨吹,摘一片竹叶放嘴边就可发出不同的声音,有的小孩会吹出响声,有的一吹就破。
可见竹叶在当年,就是我们最好也最简单的玩具。
走过这么多年的岁月后,见到竹子依然亲切,还是长成一片青翠茂林的模样,骨节分明。
高杆细长,一眼望过去,就有清韵幽幽的雅士之风,不与花丛争艳但又那么清雅淡泊,让人过目难忘。
印象里见过竹子最多和最深刻的地方是在井冈山上,一次是去旅游,一次是在井大校区渡过一段学习的时间。
那时上井冈山的路,要经过的所有蜿蜒的山,全是竹林,入眼满是清风雅韵,有一股竹韵清香在心间一直蔓延。
就连我们在学习期间吃的饭菜里面,每餐都有竹类制作的食物,后来在回来家里的时候,还带了竹子做的筷子和杯子回来,以作纪念这段有清风竹韵相伴的学习之旅。
郑燮有诗云:“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子是神奇之物,无论季节变迁转换,它都悄无声息,没有一丝的变化。
永远矗立、直挺、坚韧,不卑不亢,青青蔓蔓的长在四季里,有青雅素淡的君子之风。
哪怕是在冬的阡陌素缄上,也不捻一缕阳光与它同行,只有幽幽竹影风物人间,山河无恙,它自清气自在。
竹子永远在自己的时间里,保持清醒,在寒风中微笑,把自己的身影摆正,一直向上,向上拔节的生长,长出生命的成熟和深邃。
竹是梅兰竹菊的四君子之一,也是国画入门的基础之一,想要画好竹子就要先领略过竹子的精气神,才能在画竹的时候胸有成竹,落笔有神,风骨峭峻,竹韵清风跃然纸上。
要画好竹子,没练上多年的功夫是如何也画不出竹的神韵和气质。
上个月参加了一个小培训,是关于国画的讨论,期间很多学员都找老师要画,我也请老师帮我画一幅墨竹图。
结果发现老师在落笔的时候,就没有画出竹子的清渠遒劲,画到最后只感觉出是一堆富贵竹的视图,了无竹的风雅之气,更无竹子依依君子的秀丽。
这让我又想起苏轼的两句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做人应当要有竹子的气节,傲骨、韧劲、清淡素雅,坚固牢靠,一心向上拔节,一身正气的品质,不染时光的尘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