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1256)

详注《随园诗话》(1256)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4-01-24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五·六三】

高文良公巡抚江苏,为制府某所凌,势岌岌乎殆矣,而公声色不动,《咏天平山》云;“倚天峭擘无尘玉,堕地孤留不动云。”其时沈子大先生在幕府,和云:“白浪静翻石下,碧云高不受风移。”

高文良,即高其倬(1676—1738),字章之,号美沼、种筠,辽宁铁岭人,隶汉军镶黄旗,指头画创始人高其佩堂弟。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迁内阁学士。雍正朝历云贵、闽浙、两江总督。雍正十二年(1734),因庇护知县赵昆珵承修海塘工程赔项而受到牵连,“部议降调”,不久授江苏巡抚职。在担任巡抚期间,因“与总督不合,卓然孤立”而屡次被总督赵宏恩“倾陷”,赵“每齮龁(音yǐ hé,侧齿咬噬;引申为毁伤、龃龉、倾轧)之”。乾隆元年(1736)召还京师,复授湖北巡抚,调湖南。三年(1738)擢工部尚书,调户部。进京途中,过宝应,疾作,卒於舟次,赐祭葬,谥文良。原配为大学士明珠孙女,纳兰性德女儿。蔡琬为其继室。工诗文,有奏疏及《味和堂诗集》。精通堪舆术,为清代著名的风水学家,曾受命为雍正择墓地。于河北易县太平峪得吉地,雍正称许,后来葬于此。

江苏巡抚。清初改明南直隶为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由于江南省规模和实力过大,分设江南江苏省和江南安徽省,前者之名取自当时全省最大的两个府城“江宁府”的“江”和“苏州府”的“苏”,是为江苏命名之始。后逐渐简称江苏省和安徽省(名自“安庆府”与“徽州府”)。江苏省(巡抚衙门驻苏州)下辖苏州府、江宁府(今南京)、淮安府(包括盐城)、扬州府(包括泰州)、徐州府(包括宿迁)、常州府(包括无锡)、镇江府、松江府(今上海)、海门直隶厅(今南通海门区)、太仓州(今太仓)、通州(原通州府降为直隶州)、海州(今连云港)。

制府,音zhì fǔ,意思是指制置司衙门,掌军务。由于清代的总督是最高地方官员,辖一省或两三省军民要政。故别称制军、制台、制府。在本条诗话中,制府即指两江总督赵宏恩。

天平山,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灵天路。海拔221米,山势高峻,因山顶平正故名。天平山中部有一股清泉,醇厚甘冽,相传茶圣陆羽品评为“吴中第一水”,白居易赞为“白云泉”,故天平山亦称“白云山”。宋代,宋仁宗将此山赐给范仲淹为家山,又名“赐山”,系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归葬之地。以“红枫、奇石、清泉”三绝著称。山上奇石嶙峋,状如朝板,人称“万笏朝天”。有万笏朝天、高义叠翠等十八胜景。

沈子大,即沈起元(1685—1763),字子大,号敬亭,小名传时,江南太仓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擢员外郎,以知府发福建用。雍正间,历福州、兴化、台湾知府,均有建树。高宗即位,起江西驿盐道副使。乾隆二年(1737)擢河南按察使。七年(1742)迁直隶布政使。九年(1744)内转光禄寺卿。十三年(1748),移疾归。为政清明干练,心系百性,敢担责任。工诗。著有《敬亭文稿》、《诗草》、《桂轩诗草》,另有《周易礼义集说》、《周易洗心》,《四库全书》著录。

教,音jiào、jiāo,“教”的本义是教导、教育,特指传授某种知识或技能,读作jiāo。教又有使、命令之义,又可以写作“叫”,读jiào(旧也读jiāo)。教:使;令;让;教令。《墨子‧非儒下》:“劝下乱上,教臣杀君,非贤人之行也。”唐·王昌龄《出塞》诗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相关文章

  • 详注《随园诗话》(925)

    【原书卷八·三四】康熙戊戌探花傅玉?先生,名王露,年八十余,同在湖船,自诵《陪申尚衣游西湖绝句》云:“正是金牛纪瑞...

  • 详注《随园诗话》(927)

    【原书卷八·三七】或戏村学究云:“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末句趣极。...

  • 详注《随园诗话》(926)

    【原书卷八·三六】孙补山尚书,先以中翰从傅文忠公征缅甸。《见虏氛日恶口号一首付诸同事》云:“军容荼火盛,不戢便成灾...

  • 详注《随园诗话》(923)

    【原书卷八·三一】近日诗僧甚少,余游天台,得梅谷;到净慈寺,得佛裔;游九华,得亦苇;游粤东,得澄波、怀远、寄尘。亦...

  • 详注《随园诗话》(924)

    【原书卷八·三三】吾乡任武承太史,名应烈,出守怀庆。中年乞病,买鉴湖快阁以居,乃陆放翁旧地。作诗四首,和者如云。先...

  • 详注《随园诗话》(932)

    【原书卷八·四五】黄石牧先生以翰林中允,督学闽中,因公落职。吾乡徐文穆公,荐举博学鸿词,与余同试保和殿。先生年过七...

  • 详注《随园诗话》(934)

    【原书卷八·四九】余行路见远树,疑为塔尖。高翰起司马云:“平畴见喜塍成绣,远树看疑塔露尖。”每见门神相对,似怒似笑...

  • 详注《随园诗话》(931)

    【原书卷八·四三】儿童逃学,似非佳子弟。然唐相韦端己诗云:“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文潞公幼时,畏父督课...

  • 详注《随园诗话》(933)

    【原书卷八·四七】孝感程蔚亭先生,名光钜,甲辰翰林,出为杭州粮道。有《闺词》云:“东家姊妹与西邻,听说相招去踏春。...

  • 详注《随园诗话》(928)

    【原书卷八·三八】尹文端公妾张氏,封一品夫人,与内廷恩宴。大将军某与忠勇公在上前戏尹云:“张有贵相,十指皆箕斗,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125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uu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