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的时候,电视机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农村的露天电影成为我们娱乐中的航母。
我们大队有4个自然屯,共用有一个电影放映员,每个星期每个屯子能够放1~2次的电影。
今晚来电影了,每每这个消息传来,最让我们这些孩子欣喜异常。我们就盼着早点放学,早点儿写完作业,早点儿吃完晚饭,甚至不吃,就到电影放映的场地,屯里小学校的操场上,一边疯玩,一边等着天黑。
生产队的队长会提前指派人去上一个放映电影的村子里,把电影放映机,扬声器以及1块白色的荧幕,电锅(发电机)等,一些必要的设备拉回来。天黑了,电影放映员会骑着自行车到来,忙着摆弄这些设备,招呼看热闹的大人孩子帮忙支上荧幕。接好电线起着电锅。人还没有来太多,有些人可能刚刚从田间回来还在吃饭。这时候放映员就放一些科技片,大都是怎样种田高产之类的,以及一些宣传党的政策国家进步之类的片子,我们称这些片子为假演片儿。假演片的内容并不怎么能吸引我们,我们就盼着正式内容快点儿上映。
天完全黑下来,人也聚得差不多了,把假演片儿一停,正式片就开始了。
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小兵张嘎,决战台儿庄,咱们的牛百岁,月亮湾的风波,少林寺,大闹天宫等,这些电影的名字还隐隐约约地记着。
谁家的孩子没吃晚饭了,爹娘爷奶在摸黑找寻,谁家的孩子睡着了,爹娘会背着孩子,恋恋不舍地回家去。
有时候赶上正演着电影下雨了,人们四散奔逃,有的人舍不得走,就躲在墙角旮旯找个地方临时避雨,身上湿淋淋的也不愿意走。放映员想走,大家也不让他走,等雨停了就继续放映,我们继续欣赏。这时候我们心情格外快乐,我们看到了村里其他人没有看到的电影。
记得有一次电影看得很晚,困得实在挺不住,我就坐在凳子上打瞌睡,那也舍不得回家,舍不得把这美好电影丢下。打瞌睡的我一下子磕在了地上,旁边的哥哥把我扶起来。借着电影荧幕的光亮,哥哥发现我的鼻子竟然磕破了,赶紧用手给我擦。旁边的人就说赶紧回家去。哥哥拽着我,一步三趔趄往家走。第二天同学们在谈论电影的内容,说到我没有看到的部分时,我就插不上嘴。我心里暗暗后悔自己错过了电影最精彩的部分。
到了冬天,天冷得实在不能在露天看电影的时候,电影便不来了,我们这些孩子就眼巴巴地盼着春天尽早到来。
“春天”终于来了,我们有了电视机,有了家庭影院,有了录像机,有了歌厅舞厅,电影院,有了电脑手机。这春天里的风景,实在是没有预料到。
将来的春天还会有什么样的风景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