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是不甘平凡的,都想做人群中的“异类”,想与其他人显著区别开,熠熠生辉,释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将这种“异于常人”定义为“成功”。
很多时候,我们受到“成功学”的毒害,认为只要选定一个成功的人,复制他的模式,走他走过的路、坚持他坚持的方法,就一定能获得同等意义上的成功。但其实,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除了个人层面的努力、除了每个成功的人的卓越的个体特征,我们更应该将目光清醒地投射到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探索外因对他成功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01 成功或许取决于机遇
个人的优秀特征并非是成功的决定因素,我们不应盲目地夸大“优秀”对“成功”所起的作用的比例权重。举例来说,森林里的一颗种子长成一颗最高的参天大树,那么它仅仅有“种子优质”这个主观优秀特征,成功的几率有多大呢?除了主观因素,有充足的日照、有深厚肥沃的土壤、成长过程中树皮没有被兔子啃食、没有被人为地砍伐……等等这一系列客观环境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变数更多、更可能决定成功与否的机遇。
在社会学领域,所谓的成功,其实就是优势累积的结果。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一只冰球队中,发现球队选手的生日多集中在1、2、3月份。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冰球队按照年龄分组所依据的分界线是1月1日,即从1月1日到当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球员将会被分在同一组。也就是说,一个1月1日出生的选手,是在跟许多年纪比他小的队友争夺晋级权——在青春期到来之前,由于有将近12个月的年龄差距,球员之间在生理成熟度上将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所以,那些同一年里生日大的,比起生日小的有着天然的优势,生日小的很可能会因为这个成熟度的差距被淘汰掉而无缘球队。而此后,两者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优势积累。
或许有人会思考,那些天才呢?他们难道不是全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才能获得的成功吗?结果可能会令你们失望,因为所谓的天才也需要练习和机遇。
拿我们都熟悉的音乐天才莫扎特来说,他在成为职业作曲家之前,早期作品并不出色。他的那些作品很可能出自他父亲之手,只是经过了不断的修改罢了;而他童年时期的许多作品,也是在其他作曲家的帮助下完成的。完全出自莫扎特之手的,被奉为他第一部经典的,是他21时创作的了。可能有人会有疑问:21岁很年轻啊。但我们要客观冷静地讲,21岁,已经是莫扎特作曲的第十个年头了。这就打破了所谓的天才之说,毕竟莫扎特的成功也离不开好的机遇“父亲就是个作曲家”和持续的练习。
02成功还取决于文化传承
众所周知,亚洲儿童学习数学比美国儿童快。这是因为亚洲人普遍更聪明吗?其实,这是由语言结构的差异导致的。亚洲的语言系统是十分规则的,“12”就是“10”加上“2”,“24”就是“20”加上“4”,而英语中,“24”被写成“twenty-four”,“12”又写成“twelve”,这种数字系统是不规则的。这种差异,促成了东西方学生对待数学的不同态度。西方学生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东方学生却有着清晰概念。这种清晰感使他们觉得数学计算合情合理,他们学习数学就更加得心应手、充满信心。
同样的,为什么感觉比起欧美人,亚洲人活得更累、更努力呢?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中国、日本这样的国家,是稻田中产生的文明。从历史来看,西方农业发展模式是“机械导向型”的。有了机器的帮助,付出等量劳动可以耕作更多的土地。而在中国或日本,没有足够的机械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增加产出,只能依靠更熟练的耕种技术、更精心地除草、更小心施肥、密切关注水位变化、有效控制粘土层,才能获得收获。毋庸置疑,越卖力收获就越大。久而久之,这种努力工作的精神品质就被写进了基因里,在亚洲人身上很常见。
03总结
说到底,所谓“异类”从来不是什么异类,他们能够成功,依靠的也是人类的一般经验。他们处在优势与文化传承的网络中央,有些事与生俱来的,有些是后天养成的;有些是自己争取的,有些仅仅是因为运气——说到底,除了自身努力,异类的成功还是历史与环境的产物、机遇与积累的结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