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枕边书:《群书治要》

作者: 蓝天下行走 | 来源:发表于2021-03-28 16:14 被阅读0次

长途客运站的角落里有个佛经流通处,由本地一些居士提供,免费赠阅给旅客。一次等车的时候,我到那里站了站。摊位上除了《金刚经》《佛说盂兰盆经》等佛经外,也还《论语》《了凡四训》《弟子规》等书。看到一本《群书治要360》,翻了翻觉得很有意思,就跟看摊儿的人示意,拿了一本准备到车上看。

读了净空法师的序言才了解到,《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下令,由魏征、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而成。时间上始五帝,下迄晋代,博采典籍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共五十余万言。书成之后,魏征在序言里说:“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世,可以贻厥孙谋”。李世民也喜其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成为他的“枕边书”。大唐贞观之治的太平盛况,太宗从这本书里应该获益良多。

而就是这样一本书,至唐末竟然失传了。《群书治要》再次现身是在清乾隆六十年,是由日本僧人送归的。原来当年的遣唐使把书带回了日本,从而避免唐末的战乱保存了下来。


《群书治要360》是原书的微缩版,包括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等六条大纲;每条大纲下,又选取了相关要点作为细目,共360条。比如,在“敬慎”条下,有微渐、风俗、治乱、鉴戒、应事、慎始终、养生等七个细目;在“鉴戒”细目下又有10条选文,分别选自《孔子家语》《孟子》《晏子》《吕氏春秋》《申鉴》《晋书》等古籍。《申鉴》是东汉末思想家荀悦的政治、哲学论著。他说,“君子有三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前为训,人为贤,镜为明”,意思是说,君子以三种事物作为明鉴,分别是前事、他人、铜镜。以前事为鉴,可以吸取教训;以他人为鉴,可以求得贤能;以铜镜为鉴,可以看清自我。我们经常引用的唐太宗的“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其实脱胎于此。

《群书治要》汲取唐代以前经史子集等古籍精华,内容广博精要,是一本关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摘书,为我们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窗口,闲来无事翻翻,绝对可以增长见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太宗的枕边书:《群书治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wp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