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酒到底好不好?意见分歧极大。有的认为,酒乃粮之精华,有些还融入了各味名贵中药材,适量饮之,能舒筋活血,作为外用,也可化瘀,于健康是有益的。有的认为,酒可助兴、怡情,只要不酗酒,不烂酒,于身心是有益的。有的认为,高度白酒酒精度高,多饮伤胃伤肝,红酒则可软化血管之功用,啤酒富含麦芽糖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适量则有益。有的认为,酒无论何品类,无论度数高低,凡饮则伤身,不可沾,少量也不可……
尽管意见分歧极大,各执一辞,各说不一,但总的来看,古往今来,饮者数量庞大,尤以文人骚客者为最,他们大多好这一口,多多少少都会小酌几杯。因酒而文思敏捷、诗兴勃发的不胜枚举。李白“古来圣贤皆菽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东坡“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曹孟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杜甫“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伶吟唱着“酒德颂”醉卧户外“天作被地当床”……这些难道不是能够印证,酒是益兴之物吗?
其实,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彻底的坏。事物具有多面性,好与坏总是相对的,在一定的限度内是一种呈现,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就演化为另一种呈现。不同的呈现,有时界限是分明的,有时则是一个渐进的甚至模糊的过渡带。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不宜用一种绝对的眼光和视角来作出评判,得出结论。
饮酒这个问题同样如此。正如一句老话:凡事有度,过则无益。只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个人偏好,想饮、能饮时把握好度,自控适量,饮酒倒也不失为一种乐趣,至少可以在饮的过程中舒怀心情,尤其是三两知己,于山野之间,披风浴翠,小酌畅谈,不亦悦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