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12:
评价标准多样化技术讲解
——克服自卑,你不必别人差
今天来咨询是一位年轻人,衣着整洁,对人很有礼貌,走路轻手轻脚地。和咨询师交谈,多数时候都是低着头,咨询师问他话时候,他会抬起头看着咨询师,要是他自己讲话的时候,多半都是低着头说话。
随着咨询的展开,咨询师了解到他是一名大学生,从外地来京求学。家里人和自己都希望在北京上完大学后能够在京找一个好工作,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前途和未来。可他自己却发现,自己方方面面的条件都不如别人,留京没有什么希望和前途。
咨询师让他具体说说自己有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他回答说,他的学习成绩不如班上的学霸小茹,搞人际关系的能力也不如班长方剑豪,家庭背景上也不如北京的同学刘德璋,他爹是北京一个局的处长,将来就业肯定有保障,还有自己的经济条件也不如班上的富二代小王,他每月花费都是上万。
说到这些,他的头低得更深了。
让这位大学生感到自卑和不如别人的,不是自己不如别人,而是自己的比较方式。他把自己的每个方面都和最优秀的人比较,犯了“最高标准”的认知歪曲错误。此外,他每次比较一个方面都更换一个比较对象,这样一来他当然会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评价标准多样化技术来咨询。
1.“单一标准”与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某些方面的事情特别在意,并且追求做得最好。为了做得最好,往往会不及成本(时间或者金钱),这种做法甚至有时候会影响到事情的整体进展。也就是说,做好了细节却牺牲了全局。
比如,有个高中生写作业的时候特别在意卷面整洁。他觉得把写错的字用涂改带改过来,在卷子很不好看,所以他写作业特别小心,不要让自己写错别字,一旦写了错别字之类的东西,他会撕掉重来。要是不允许撕掉重来,他就会在草稿纸上写好后,再誊抄过来。
这种表现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的做事方式。他们往往只关注事情的某个方面,在这个方面上力图做得最好。这种思维犯了两种认知歪曲“单一标准”和“最高标准”错误。所谓“单一标准”就是只关注事情的一个方面,如果上面提到的卷面整洁,而忽略了正确性、时间进度等方面;所谓“最高标准”就是把事情某个方面和最完美的标准进行比较,如卷面一点也不能修改等等。
“最高标准”的认知歪曲,在前文即《第11讲设置评估零点技术》中已经讨论,在这里就只讨论“单一标准”的认知歪曲问题。完美主义者由于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某个方面,造成注意力高度聚焦,从而导致注意范围缩小,只考虑问题或事情的某个方面,而忽视了问题的其他方面。比如,当我们关注一个作品形式美的时候,可能就忽略了内容的正确性和我们想要表达的思想。当我们特别关心回答问题的正确性的时候,可能就忽略了事情的速度要求。
因此,纠正完美主义者思维方式,一方面要克服“最高标准”的认知歪曲,另外还要克服“单一标准”的认知歪曲。
克服“单一标准”的认知歪曲,可以采用“评价标准多样化”认知技术。
2. 什么是评价标准多样化技术
任何人、任何事都是由多个方面构成的,我们比较评价或者做事,都需要同时从多个方面来考虑,而不要仅仅从单个方面来思考。评价标准多样化技术就要让咨客在评价人或事的时候从多个方面对事情进行评价,综合多方面结果得出判断;或者要让咨客在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考虑事情或问题的多个方面,做到多方面效果的平衡。比如,当我们评价两首歌的时候,我们可以词、曲、配器、歌者等多个方面而不是单个方面来比较,当我们要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照顾质量和进度等多方面要求,而不是仅仅考虑质量而忽视了进度要求。
评价标准多样化技术的应用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即评价人或事情评价的多个方面标准,第二步是应用这些标准评价多个人或事物。
3. 评价标准多样化技术应用实例
我们以本文开头的那个个案为例来说明评价标准多样化技术的应用。这位大学生咨客在将自己与别人比较的时候,每次都用“单一标准”进行比较,而且每次都与最强的人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结果让他感到自卑。要解决他的自卑,我们需要同时应用多个标准对多个人进行评价,从而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
咨询师:我注意到你把自己和他人比较的时候,每次都用了一个不同的标准。比如说,你把学习成绩与学霸小茹比较,而把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富二代小王比较,你觉得是这样的吗?
咨客:嗯。
咨询师:如果我们把同样的标准用来比较更多的人,会怎么样?比如说,你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更多的同学相比,而不是只和成绩最好的相比?
咨客:和学霸相比,我的成绩肯定不行,要是和其他同学相比,我的成绩还可以,班上我的成绩应该是处于中等偏上吧。
咨询师:如果你把自己的成绩和更多人相比,你的感受怎么样?
咨客:心情好多了。
咨询师:刚才我们讨论的是,把一个评价标准和多个人相比而不是和一个人相比,我们来看看,如果我们把多个评价标准同时用来和一个人相比,怎么样?
咨客:怎么过比法?
咨询师:你看,你刚才用学习成绩指标和学霸比,用人际关系能力和班长比,用家庭背景标准和一个有爹做处长的同学比,用经济条件标准和富二代的同学比。如果我们把这四个标准都用来和其中一个同学比,会怎么样?
咨客:我没有这样想过。
咨询师:那你试试看,在你提到的这四个同学中,你愿意和那个同学比较一下?
咨客:和同学刘德璋吧,他爹在北京一个局的处长。
咨询师:你在比较的时候,在每个标准方面,按照1-5分进行5级评分,1分表示最差,2分表示较差,3分表示一般, 4分表示较好,5分表示最好。我们先看家庭背景方面,你给小刘同学几分?
咨客:5分吧,他的家庭背景非常好。
咨询师:你给自己呢?
咨客:1分吧,自己是外地的,父母又没有什么背景。
咨询师:那好,我们接着来比较第二个标准:学习成绩,还是按照1分最差,5分最好进行评分,你给小刘几分,给自己几分?
咨客:小刘1分,我4分。
咨询师:非常好,我们看第三个标准:人际关系能力,你给小刘几分,给自己几分?
咨客:小刘2,我3分。
咨询师:做得不错,我们看第四个标准:家庭经济条件,你给小刘几分,给自己几分?
咨客:小刘4,我2分。
咨询师:我们分别在四个标准方面都进行了评分,现在我们把每个人的评分加起来,分别是多少?
咨客:小刘12分,我10分。
咨询师:从总分比较来看,你有什么感受?
咨客:小刘整体上比我好,我落后于他。
咨询师:这样综合四个标准的比较,与只比一个标准相比,你得有什么不同感觉吗?
咨客:这样比,更全面些,比较下来,差距不如原来那么大。
咨询师:好,我们回顾一下四个标准结果,你有没有比小刘更强的方面?
咨客:有的,我在人际关系能力和学习成绩方面比他强。
咨询师:当你注意到这两个方面比他强以后,你现在的感受怎么样?
咨客:我有一些自信,感到心情也好一些
接下来咨询师引导咨客把同样的标准应用到学霸同学小茹,班长方剑豪和富二代小王,对他们进行评价。在应用评价标准多样化技术之后,他发现每个人都有优势,也有不足,总体评价下来,自己还是比一些人要强得多。经过这样的比较,他感到了更多的自信。在此基础上,我们接着讨论到在北京找工作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