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理解苏东坡就无法真正地理解宋代”作者祝勇如是说。中国历代文物珍品或毁于战火,或被掠夺,或不知所踪。有幸能保存在故宫的国宝可能还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而故宫博物院里有关于到苏东坡的生平痕迹文物,基本上也能还原到他的经历,可以说也是中国宋朝历史的一个小缩影。这本书可以从实物中让我们更直观具体的了解苏东坡,是苏粉们值得一读的书。
苏东坡的伟大的文学艺术成就,至今让无数人魂牵梦绕。其作品读之如饮甘露,沁人心脾。他“牵动着世间凡俗的欲念,又代表着中国文化坚定的价值。”他既是平凡又高尚。其一生起起落落,颠沛流离,如大洋中一叶扁舟,风雨中顽强的朝着那一缕遥远的阳光奋进。
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苏东坡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和他弟弟苏辙一起参加科考。在这里他碰到了他第一个贵人亦师亦友的欧阳修,也得到宋神宗的赏识,从此苏东坡以为自己终于有了报效国家的机会。然而他那纯文人的直率性格低估政治圈里的狡诈与黑暗,刀光与剑影。政治“菜鸟”的他,很快就受到了大量政敌攻击,诋毁与陷害,其中包括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王安石,沈括,司马光等等,你们没看错就是这些名人。
苏东坡终于被捕了,只有他儿子苏迈侍候着他。在狱中苏东坡被诬陷谋反,他几乎认为自己都不可能逃此一劫,这个时候他发现最牵挂的原来是弟弟苏辙,还付了两首绝命诗给他“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幸好苏东坡的才华和品德,是他的免死金牌。他的粉丝早已遍布各个阶层,生死之际为他说情的人络绎不绝,就连太皇太后和以前的政敌王安石也为之求情。从此苏东坡就开始了漫长的被贬启用再复启用的循环之旅——被贬地方有杭州,黄州(今武汉黄冈),登州(今山东蓬莱),颍州(今安徽阜阳市),惠阳(今广东惠州市),再贬至儋州(今海南儋州市),最后仙逝在回归路上的琼州海峡中。
在黄州的五年是苏东坡的政治低潮,生活极其艰苦但也激发了他文学艺术创作的高潮,多少经典名篇书画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也是在这里他开始自称“东坡居士”。他的粉丝并没有他的被贬而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各行各业都有比较出名的有米芾,陈季常,马梦得等。
“诗人就是情人”,感情不充沛,无以为诗。她原配王弗夫人在二十七岁时候骤然离世,让他陷入无限痛苦。十年后的一天梦醒后起身写下著名的《江城子》,即使是今天我们重读此词,依旧黯然神伤。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在苏东坡低谷的时候默默支持着他。在陪伴了二十多年后,王闰之在苏东坡重新被朝廷重用上任礼部尚书的时候溘然长逝,她去世前的心愿是画幅佛像,苏东坡为了满足她心愿找来当朝最有名的人物画家兼好友李公麟帮忙完成。最后陪伴苏东坡的朝云侍妾,出身寒微但冰雪聪明,十六岁纳为侍妾,三十四岁在广东惠州死在他怀里。
苏东坡一生交友无数,连政敌最后也惺惺相惜,化为好友。他胸襟开阔,品质高贵。性格豪迈与感情细腻在他的诗词歌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他没有仇人只有友人,他对亲人尤其他弟弟苏辙的爱似乎特别偏爱,由多首他不忘“兼怀子由”而可见一斑。最后提一下他的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也各自继续引领文坛风骚数十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