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是山的灵魂,是诗人词匠的巨大发现,青山绿水是人类永远栖息的家园。山,以岩石为骨,以土壤为肉,以草木或积雪为帽,因其涵养水源,孕育江河,生养草木,包容生命,所以称之为博大;因其能俯瞰大地,洞察生命的真谛,历史的变迁,所以称之为巍峨。因其不为霜雪增其高,不为雨水损其容,所以称之为永恒。诗词中展现了诗人的感官体验,寄寓了人们的丰富情感,揭示了人类智慧精华。
动静之美。山是水的凝固,水是山的流动,人类用其智慧的眼光去观察,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借助山的的形态来写水的流动;杜甫的“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借山与月的结合来写夜的静谧;张说的“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对开。”借水的冲动来写山的宁静。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借虫鸟的啼鸣来写山的寂静。王维的“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借寺庙的禅趣来写山的空旷;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借人的寂寞来写山的孤寂。可以说,山的动静之美,是人生动静的显现。
形态之美。山是高的的象征,高是美的展现,诗人把自己的人生阅历融入山的形态。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寇准的“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借云日显现山的巍峨;杜甫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借大地来显现山的雄浑;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梅尧臣的“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借想象显现山的秀美。
山的的形态之美既是人们的视觉的感官,也是人的心灵的体验。理趣之美。山是人类栖息的家园,人类生活的阅历、人生的感悟往往借山来揭示。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诗人的高远志向;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揭示诗人的孤寂忧愤;李白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表明诗人的人生困顿。山的理趣之美是人的心灵感受,是诗人将自己的阅历以文字的形式展示给人们。
山的美丰富着诗人的心灵世界,陶冶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引导了人类去探求更广阔的天地。
山之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