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星期三晴亲子日记莒县一中高中部2023级14班驰翔爸莒县第三实验小学2021.9驰程爸2272
你是不是遇到过以下这样的场景:孩子做错了一件事,父母马上就会替孩子开脱:没事的,下次注意就好了。
孩子因为不高兴就乱发脾气,甚至砸坏玩具,父母还说是别人的错误,马上安慰孩子。
孩子与其他人在一起玩耍,明明是自己错了,做父母还要指责对方,不停安慰孩子。……
这样的场景太多了,对于一些太爱孩子的父母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有底线的宽容,对于孩子的成长非但没有帮助,反而会一点点磨灭孩子的感恩心,让他们变得我行我素、自私自利。
父母为什么会这样做?
因为他们有时候会默认为,只要孩子好就够了,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说:“‘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本质上是希望孩子能让‘我’幸福,希望孩子觉得能有‘我’这样父母何其幸运。表面上看并没有对孩子要求什么,实际上却给孩子的心扣上了一把大锁。”
换句话说,时间越久,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就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不管对谁都不会有感恩之心。
更不会对父母的包容与理解,有一点点的感恩,而是一旦不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就会恶语相向。
请记得,一定要让孩子从小承担自己的责任,让他们觉察到父母的辛苦,这是他们为人处世的必修课。
做父母的并不是要让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而是要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对别人给予的帮助、理解、包容表示尊重与感激,要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才会真正有感恩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