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时候,很多人不是首先好好的思考一下事情的解决方案而是习惯第一个想到的是通过找熟人来办事。每个人都有爱人孩子,都有亲戚朋友,都有同学故旧。
每个人的亲朋好友都会在不同的单位的各个岗位上工作,遇到什么事情恰恰又是亲朋圈子里某一位可以帮上忙,这样利用熟人手中的权力求个方便似乎再正常不过了。
生孩子,有个熟人能找个好大夫,既少受罪、还少花钱;孩子上幼儿园、上学,有熟人能上好的幼儿园和学校;车辆挂牌,有熟人还能要个好号;做生意,给企业供原料,有熟人质量差也能“过关”;就连到某些办事大厅缴费,有熟人还不用排队呢……

仔细想来,办事找熟人让自己的熟人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寻求便利已经成为似乎正常的事情其实是不正常的。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在从事不同的工作,手里面都会有职务赋予这个岗位的权力。
每个人如果都在这种思维的驱使下利用工作或是职务之便为亲朋故旧提供便利就是在“公权私用”,不但会损害公共利益,还会带坏社会风气。
权力不管是什么样的权力都是姓“公”而不姓“私”的。有人错误的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自己上大学上来的,是自己辛苦工作换来的,是自己奋斗的结果,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亲朋故旧提供点便利、挣点好处是正常的。这种认识是严重错误的。

你有成绩、功劳,你是硕士、博士,而没有公众信任和岗位的赋予,你哪来的权力?权力是一种责任,是一个舞台,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个人的工作或职务之便更不能演变成“亲朋之便”。
若要避免无原则的利用“工作之便” 为亲朋故旧提供便利、谋取私利的行为,当事人不但需要正确看待自己手中权力和工作职责外,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增加办事透明度,将办事章程和结果向社会公开,杜绝“暗箱操作”; 市民自身也应从小事做起,自觉不去“走后门、找熟人”,这样才会让利用权力为亲朋谋便利的行为越来越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