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

作者: 扬蹄 | 来源:发表于2021-06-13 12:04 被阅读0次

文/扬蹄

2021年6月13日  星期日 天气晴

在看这一章节的时候,我是充满疑问的——“孩子会和我们合作?在我们做事过程中,他们只要不捣蛋、不帮倒忙,能乖乖听话就哦弥陀佛了!”我带着疑问,开始了今天的阅读。

为什么要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呢?

在亲子关系中,教导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这源自于我们和孩子在需求上的矛盾。成年人需要的是外表整洁、讲秩序、懂礼貌、按照流程办事。孩子可不在意这些。因此,家长花很多精力调教孩子,让他们的行为符合规范,但是我们态度越强烈,他们越是反抗。

由于家长的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或是其本身的“权威性”,家长与孩子的相处中会习惯性用责备、谩骂、威胁、命令、说教、警告、控诉、比较、讽刺、预言等方式,渐渐演变成“按我说的去做。”孩子的态度也会渐渐演变成“我就要干我想干的。”于是,争吵就不可避免。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看见过自己成长的影子。和大家分享下吧~

案例一:小时候我吃饭比较慢,跟妈妈木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她总是比我快。因此在她吃完饭后,就会催促我,跟我说“快点吃!不然我就结账先走了,把你一个人留在这。”当时我心里就特别害怕,自此以后,每次跟他人出去吃饭的时候就随着别人的进度,生怕自己被别人抛弃了。

这个案例上(威胁的话语)我虽然没和妈妈木起正面冲突,但这种情绪影响了我将近二十多年。就连谈恋爱吃饭的时候也怕男生先结账走人了。

案例二:在我初中时代,妈妈木一直用赵XX来激励我。总是和我说,“你看那赵XX他多优秀啊!会自己主动学习,寒暑假预习下学期的新课,功课上从来都不让父母操心,兄弟两个中考后都上了一中,你要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导致我填报高中志愿的时候,直接放弃了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择校也要去一中,结果分数差一分,与一中失之交臂。

这个案例上(比较的话语)是大多数父母都习惯做的事情,倒不是说这样完全不好。不过,总是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激励自家的孩子、却看不到自家孩子的闪光点,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总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怎么可能会自信?

在我与父母的成长过程中,我是比较“怂”的,没怎么和父母起冲突,什么事都应承着,由此给长辈们造成了一个“乖乖女”的假象。内心的委屈和不适,要自己在未来一点点发现、捋平、消化、成长。

如何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呢?书中建议了五个小技巧。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是描述问题。当家长不断指出孩子做错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而不太愿意去做他应该做的。如果家长只是向孩子描述问题,孩子就能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面。而且,当大人描述问题的时候,其实也就告诉了孩子该怎么去做。

2.提示。接受提示往往比接受谴责容易得多。当家长给孩子们提示的时候,孩子往往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相比于长篇大论,孩子更喜欢简单的词语。而且简单的词语对于孩子们来说:短、容易记住、有效。

4.说出你的感受。孩子们愿意听到父母的真实想法。父母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往往会变得诚恳,同时也不会伤害别人。我们可以用“我”或“我觉得…”这样的词语来描述自己的感受。通常来说,只要不受到攻击,孩子更容易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的。

5.写便条。有时候文字比口头说更有效。不管孩子多大、认不认字,他们都期望收到小便条。因为收到便条会让他们感觉很好,就像收到一位朋友的来信。

这五个技巧可以让家长学会鼓励孩子合作,并且不留下负面感受。

如果时光倒流,在我吃饭慢的时候,妈妈木对我说“你吃饭比较慢,我还在等你哦”或者在我学习不自觉的时候跟我说,“我觉得你还有进步的空间”…我的感受和人生会不会不太一样?

语言是具有杀伤力的,也有时间延续性。最糟糕的是,将来某一天我们会用这样的语言反过来伤害自己或是下一辈的成长。如果这样,我们怎么培养孩子的进取心、主动性、责任心、幽默感以及体谅他人需求的能力?最应该学习、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ob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