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
上月去哈尔滨和海参崴之前,买了个insta360go3s,
这肯定是现代摄影工业与设计的实力展示,拇指大小,可以戴在胸前,可以穿在帽檐,可以吸在磁性金属上,可以放进水里,随时随地不知不觉,拍下我需要的画面、空间、时间,
我几乎觉得,它的出现,就是助我成为超级旅行大V的倚天剑,或是堵住我为懒惰寻找借口的黄继光,
可是,我高估它了,也可以说,它得罪我了,
我和它的第一次裂缝,应该是我们对于拍摄时长的分歧,它显然更擅长一直打开状态,就挂在我脖子上到处记录,领略我领略的一切,且不论它的续航无法支撑它的雄心,单从我的角度,我是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剪辑超过5分钟的视频素材的,
5分钟,是10分钟的一半,也就是课间休息的一半,也就是上学时最欢快的一半,也就是童年与少年的精华,那是足够浓缩一个记忆原子弹的时长。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但是它也有强硬的理由,拍太短的话,每次几秒,它拍不到精彩的,因为精彩都是突发的,转瞬爆发的,就像核聚变,就像氢弹。对它来说是这样的。
我们能大致理解彼此,但很难认同彼此对世界和对物理的理解方式,合作也就很难在继续了,
草草完成几个哈尔滨和海参崴的拙劣视频,回到江南后,我们很有默契地就互不理睬了。
我每天进出、喝水、打嗝、打字,它一直半坐在书架上,开着盖,黑着脸,眼睛空洞地望向天花板,
我在少林寺后山的石洞里见过这样的肢体语言,这是入定,或叫面壁,它的野心在我的博学面前已经暴露无疑,
作为一个现代技术的自以为是的表率,它绝不会低头向人类妥协自己的使用模式,它一定是觉得既然错交了搭档,实现功名无望,干脆搏个孤傲修为,修炼成电子达摩,开创数码禅宗,永享后世3C徒孙们的顶礼膜拜。
要不要成全它?我会想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