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岩奶奶还可以怎么说

作者: 李源_源哥 | 来源:发表于2017-12-12 13:50 被阅读253次

那天我一到家,就看见大宝愁眉苦脸的,原来他今天的作业是根据文章写思维导图,让四年级小朋友画思维导图,作为30岁之前没听说过什么叫思维导图的我,觉得这个对于四年纪小朋友的确挺难的。

等我看了这篇课文《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觉得这种书信用思维导图来归纳,真不容易(我的思维导图水平也就是小学生水平:-)),不过我觉得值得探讨的是,我们希望这篇文章放在小学生教材里带给孩子们的是什么样的影响。(教材原文请移步到文章末尾阅读)

正好周末刚刚上过Lisa老师的“教练型父母”两天的工作坊,我觉得不妨以“教练型父母”的眼光来看看这篇课文里所展示的“教育”方式里面的局限性,想一想,如果柯岩奶奶使用“教练型”思维,如果柯岩奶奶可以和张国强小朋友面对面谈话,而不是用书信沟通,这篇对话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不能要求柯岩奶奶跨越时代限制拥有现代儿童养育的知识和理念,我们要感恩老一辈作家愿意结合自身经历帮助青少年成长,但是对于时至今日仍然把这样的文章放在小学生教材里当范本,不可避免的传递出来这样的沟通养育理念,表示深深的担忧)

尊重与同理心

张国强小朋友的信很短,柯岩奶奶的信很长。我猜张国强小朋友很难过,从他短短的字里行间,已经可以看出他的情绪,他有伤心,有生气,有困惑,所以他写信向柯岩奶奶求助。

但是柯岩奶奶的信里第一句话说,我不为你的处境难过,我为你的心态难过。

即便张国强小朋友可能真的“得瑟”了几次,他被孤立之后的难过就不值得尊重和同情吗?在柯岩奶奶的信里面,我是没有看出同情心的表达的。

如果你是一个伤心的小孩子,你向一个你尊敬的大人求助,她第一句话就说,我不为你的处境难过,你是什么感觉?我不仅不值得同情,而且还欠教育。

只此一句,剩下的沟通就已经没有效果了。

因为这句话已经奠定了剩下的沟通变成说教的基调。

若没有同理心,就无法接纳对方的情绪,反而觉得对方的情绪毫无道理。

若没有同理心,对方就会关闭心门。心门关了,耳朵也就关上了。

是什么妨碍了柯岩奶奶表达和感受同情的呢?也许是那个时代。那个时代有批评与自我批评(批判与自我批判),那个时代有枪打出头鸟,那个时代有人怕出名猪怕壮,也许让年轻气盛的柯岩吃尽苦头的正是这些东西。

带着好奇心的聆听

因为是受限于书信往来的单向延迟沟通的约束,柯岩奶奶用了两个"我猜“”。第一个“我猜”还是很和蔼的,

第二个“我猜”,就是直接猜测问题起因了。柯岩奶奶的信里猜张国强小朋友比赛得奖之后“得瑟”。那有没有可能猜错了呢?完全有可能。最简单的说,“学霸”被孤立、被“凌霸”,这在现在的学校里都不少见。凭什么那么肯定只是因为张国强小朋友“得瑟”呢?

如果这个猜错了,那剩下的所有后面的就都没有意义了。

如果时光穿越,柯岩奶奶能够和张国强小朋友能当面聊聊,也许可以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比如,“我想听你再多说说看,你获奖之后,同学们有什么反应,老师在班里是怎么说的,你是什么感觉,你和朋友们在交往中有什么变化吗,你的苦恼有没有和老师和家长说,他们是什么反应,等等等等

也许柯岩奶奶的信里可以对于张国强小朋友究竟写了什么样的一篇作文得了奖表示好奇,张国强小朋友也许是因为柯岩奶奶是一个作家才如此尊敬她向她求教的,结果却被浇了一盆冷水

积极正向的强化

张国强小朋友虽然遇到了苦恼,但是我们需要把他当成一个“问题男孩”来看吗。

张国强小朋友的作文在全国征文中获奖,说明张国强小朋友的作文写作非常优秀。这个值得鼓励和欣赏。柯岩奶奶只是说,她猜张国强小朋友挺聪明的,学习可能比较好。感觉是生怕猜高了张国强小朋友的水平和努力。说一个努力的小朋友聪明,近似于忽略对方的努力付出。

张国强小朋友以前有很多朋友,说明他不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小孩子,甚至非常友善。

张国强小朋友向柯岩奶奶求助,说明他非常愿意努力改进,并且创造性的选择了这样一个方法。

这些不都值得鼓励吗?如果柯岩奶奶在信里能帮助张国强小朋友探索一下,这些品质都可能可以帮到张国强小朋友摆脱他的困扰,而不只是是“深藏功与名”。

你有我全部的关注

必须得说,书信的形式,对于这样的问题是非常有限制的。

如果时间穿越到现代,柯岩奶奶可以跟张国强小朋友在电话上交流的话,也许可以更多的听张国强小朋友说,而不是讲自己这一生从年轻气盛到磨光了脾气吃尽苦头,看见很多优秀的人,最后如何如何。

我们又怎么能希望一个小朋友听懂一个老人一生的总结呢?如果真能听懂,张国强小朋友就是大师化身了不是?

自信与自负

其实“尺有所长 寸有所短”这篇作文,通篇就是教育小朋友不要自负,不要得瑟。但是站在这个时代,我觉得教会一个四年级小朋友能正确区分自信与自负,并且善用自信,可能对于他们快乐的成长更有帮助。

Lisa在工作坊上说,自负是一种封闭的状态,他们不愿意再去尝试,因为他们觉得他们都知道了;自信,是一种开放的状态,他们愿意继续学习,继续尝试,因为他们的自信令他们不害怕失败和修正自己的认识。

很可惜柯岩奶奶的信里没有展示出一种开放的自信去相信张国强小朋友,反而是展示了一种老专家的“我知道”的自负。这和她说的“尺有所长 寸有所短”的主题,多么有趣的矛盾?


以上,只是结合了“教练式父母”工作坊讲到的若干理念中的少数几个点进行的探索,欢迎大家反馈和探讨。

后记一

我特别好奇的上网想查一下这个“张国强”小朋友当年的真实状况和这封书信交流后“张国强“小朋友的状态。但是只是查到更多令我不舒服的信息,比如,有很多作文竞赛的范文,是假想"张国强“小朋友收到柯岩奶奶的信之后的再次回信。当然可以相信,那些获奖的文章,都是假想的张国强小朋友听了柯岩奶奶的话,深藏功与名,谦卑,帮助其他同学,然后恢复了友情,等等等等。看完之后,我更加为这些以“张国强”小朋友口吻写作文的小朋友难过了。

后记二

我问大宝,你读了这两封信什么感觉。大宝说,张国强小朋友以前很多朋友,获奖之后突然朋友都躲着他,这点非常奇怪,他不理解。

我觉得小孩子这样的好奇非常自然和正常,我觉得作为家长,老师,学校,最紧迫的,引导同学们去理解这样的现象有什么可能性,怎样去寻求帮助。而不是拿“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来教导什么叫谦虚。

后记三

本文发布后,有两位读者跟我说ta们都有类似的作为学霸被孤立的经历,其中一位长大之后四处打听,才知道小学的时候被嫉妒然后被孤立,对方还威胁别的孩子不要理ta。这件事情对ta带来很长时间的阴影。

假设ta就是张国强小朋友,ta收到柯岩奶奶这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建议,又能有什么帮助呢?ta连究竟是谁牵头孤立ta的都不知道。可怜的孩子。

相关文章

  • 柯岩奶奶还可以怎么说

    那天我一到家,就看见大宝愁眉苦脸的,原来他今天的作业是根据文章写思维导图,让四年级小朋友画思维导图,作为30岁之前...

  • 柯 岩

    柯 岩

  • 柯岩

    柯岩

  • 柯岩

    闲来漫步柯岩畔; 无限风光在自然, 河岸垂柳惹人妒, 一低头成千百魅; 秋风拂指捻花香, 曲径雀鸟偏擅舞。 如虹拱...

  • 远游柯岩

    今日,几个朋友约我一起去去柯岩玩。 真远啊!一路坐车来,屁股都坐麻了。过了好久,才到了大门口。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三...

  • 【第八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游鲁迅故居

    4.19 第八天。早8:30从安昌古镇出发——10:00到鲁镇。 (一)游柯岩 ——鉴湖—— 鲁镇。 柯岩 镜湖 ...

  • 大自然的山水画卷:绍兴柯岩

    绍兴不仅是个文化精神荟萃的地方,更是个自然风景绝美的所在,比如柯岩景区。柯岩位于绍兴市以西12公里,是典...

  • 与“炮大嫂”深爱的男神(原创)

    贺敬之和柯岩的婚后生活,与普通人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除了文学创作以外,他们也会面临柴米和油盐的争吵。 柯岩的性格比...

  • 向着明亮那方12.11

    【读者意识】第七单元最后一课是书信体文章,张国强小朋友向作家柯岩诉说成长的烦恼,作家柯岩回信帮他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 山林柯岩,水墨江南

    绍兴之旅第二天,前往柯岩景区。 头一天晚上做足了功课,看了很多篇游记,基本把柯岩景区弄了个门清,也在网上团购了门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柯岩奶奶还可以怎么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sg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