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满星
(—)
我坐了一路的火车,翻越了千山万岭,终于来到了西藏。第二天早晨,我在酒店的大堂见到西藏当地领队小杨,他瘦而精干,责任心强,更喜欢把西藏的历史地理和宗教,全面给大家讲了一遍,在路上,讲到精彩处 常常让顾客的掌声不断。他常常感叹西藏发展之快,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内地人来西藏的奉献精神。他说:旧西藏经济十分落后,交通闭塞,没有现代工业,只有牧业和少量农业,手工业。1959年,民主改革后,特别是1978年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的经济步伐不断加快,不仅建立现代工业,交通,教育,商业,特别是医疗,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当车行驶到在西藏市区时,正说的起劲的小杨忽然指着左边窗子说:大家看,那就是布达拉宫。车上所有的眼睛都朝窗外望去。我激动起来,神奇的西藏,多年的梦想——真真实实的西藏,就浮现在我的面前。我忽然想起在埃及开罗,那时正是傍晚,余晖下,领队突然说:大家快看,那是金字塔。全车的人都去看那个金字塔。夕阳下,金字塔壮丽无比。我现在的感受和当时看金字塔感受是一样的。
车开出拉萨市,一路向林芝方向开去,车首先要翻越五千多米的米拉山口,车顺着盘山路上去,费了些劲,上到山口,停车的地方,到处挂着彩色的番旗,蓝色的,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白色的,风一吹,哗啦啦响,游人很多,时间紧,空气稀薄,稍一走动,就头昏,每个人都看上去精神,但是嘴唇都是发紫的。我匆忙拍了几张像,便俯视米拉山的壮丽景色,山洼下面是绿色的草地,藏民的帐篷和牦牛点缀在其中,山峰的半腰是土红色的寺院,虔诚的信徒,五体投地地在扣头,慢慢向山上叩去。奇峰陡起的山峰,一座连着一座,云雾缭绕的,时隐时现,最后面是一座熠熠生辉的雪山,当地人朝拜的圣山。到了西藏,各种粗犷壮美秀雅的大山比比皆是,内地的山是无法跟西藏的山相比的。特别是西藏林芝地区,从山上到峡谷,很有特点:山峰顶上是雪,空气稀薄,接着裸露的岩石,沙石,苔藓,草甸,灌木,针叶乔木,阔叶林,不落叶的乔木和落叶的乔木,从空气稀薄到有氧气,从自然环境中就能感受出来。大约二亿年前,西藏原来是一片汪洋,至今三千万年,地壳板块隆起运动,海水褪去,而形成了洼地(我曾经去尼泊尔买过一块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化石)。青藏高原,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横断山,北为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抵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我在去纳木错和羊卓雍错,翻越都在五千米以上的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巴拉山时,蜿蜒曲折的公路下面,从路上向远望去,蜿蜒曲折的公路如蛇行的身子,一直盘旋到山顶上,宽敞笔直的路面,可以错开上山和下山的汽车,陡峭笔直的山脊,被筑路的工人,硬是削下来一块块崖壁,筑成了一段段公路,可以想象当时援藏的工程多么巨大,车在这拔海五千米的山上面,我从车窗子向山下望去,可以看到山谷摔成破烂不堪的黄色工程车,可见当时修公路时,不知付出了多么巨大的艰辛和牺牲。过去的上山路,是坑坑洼洼的,两边的山涧都是常年风化石,稍不注意,掉落下来的石头就会砸死人。以前的牦牛队,翻山越岭时,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才能爬到山顶,有时候还会死人或死牦牛的。那时候爬山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地理博物馆里,有本书,记着这样一件事情。很能说明问题。事情是这样的,说,有一个俄国探险家,1872年来到西藏时,曾写过翻越冈巴拉山时的经历,“路越走越烂,到处是乱石嶙峋,落石处处发生,大家还得提防着石头伤人,当地的藏人拼命赶那几头牦牛,担心它们走不动,卧倒在地上。大伙都心里明白,探险队要是停在这儿就太危险了。这里空气稀薄,道路难走。探险队所有的人,都提心吊胆地往前走着。太阳偏西时,那几头牦牛,越走越慢,如喝了酒一般,晃着,最后嗼嗼叫着不走了。所有的人都急坏了,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几个藏人大声交谈几句,便高声地吆喝着听不懂的喊声,对着那几头拖着东西的牦牛拼命的抽起了鞭子,那些牦牛还是不肯走,后来一个高大个子的藏人小伙子用长长的刀背,用力打那领头的牦牛,队伍这才肯往山上走去。我实在走不动了,一个年龄大的藏人走过来,吆喝着一只牦牛停住,他示意我拉着牦牛的尾巴 接着走。我便拉着牦牛的尾巴,迷糊糊地闭住又困又乏 的眼睛,耳边听着鞭响和吆喝声,一脚高一脚低,在往前走着。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等探险队到了山顶,人和牦牛都躺倒在了地上,其中有一条牦牛再也没有起来,死在了空气稀薄的山顶,我幸亏有这几个本地藏人的帮忙,要不然也会把命丢在异乡的西藏了。”
当我们旅游车翻越冈巴拉山时,导游小杨就让大家准备好氧气瓶,这儿空气稀薄,一旦发生意外,就能用上。我是在车上吸氧气,有的人直接背着氧气瓶去旅游景区。车从纳木错下山后,一路上飘起了雨,我算是领略了西藏魁丽无比的天气,雨忽然来了,雨忽然又去了。奔腾起伏的云,如万条骏马,在山峰之间驰骋。七千多米青念唐古拉山,忽而露出了峥嵘,忽而青云又遮住秀颜;忽而与云相连,直上天际,忽而又如海市蜃楼,消失的无踪无影。青藏高原的火车,在山下游走,我来时就是坐着这趟火车进藏的。火车在山涧的隧道里,来回穿梭,可以想象当时修青藏铁路,建筑工人付出了多大的心血。青藏公路,是我多少年前就想来的路。这时碰巧前面有汽车撞死了一条牦牛,堵了车,我下车后,在青藏公路上走了走,感受了 一下青藏线。自驾游大部分都是青藏线进,川藏线出。在去林芝的路上 我特意在著名的川藏公路——318国道还 拍照留念。
据西藏公路统计 全长可达53634公里。青藏公路从青海省西宁市,经茶卡,都兰,格尔木到拉萨,全长1214公里,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柏油公路,路况最好最安全的公路。青藏铁路是国家新世纪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 标准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人民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青藏线大部分处于高原海拔地区和生命的禁区。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三大铁路难题:是多年冻土的地质机构,高缺氧的环境和脆弱的生态。
(二)
在西藏医疗治病方面,国家早早就投人财力和人力,特别是全国各地援藏的大量医务人员,年年都有,而且做为各个省援藏的硬性任务。有些医务人员,由于不适应西藏地区低氧,还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2007年起,西藏自治区,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惠及西藏全体农牧民。农牧民免费医疗的标准每年都在不断提高。农牧区合作医疗不仅保证了农牧民享受医疗保健的权利,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农牧民承受的经济负担。2018年统计西藏地区共有卫生机构1548个,医院157所,卫生院67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2个妇幼保健院57个,目前新的医疗设施还在计划和建设中。从正瓦次丹的个人经历中,我就看到国家对有疾病的藏民,多么重视和关怀。
国家对 西藏的信仰和宗教,一直都是宽容尊重和保护。我听导游小杨说,寺院里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火供的仪式,各大寺院,都会有这种活动。我没有见到,但是听导游小杨说过,这种仪式很庄重,有时还会把那些金银珠宝象牙和玛瑙扔在火里火供,我充满了好奇,渴望去了解它。从资料里了解到火供的意义,佛教中如何修行最基本的目的是消除无始之业障,增益富德,进而到究竟的佛国位,密宗得到以上目的的方法,很多很多都是用火供来完成的。上供养下布施的方法叫火供。因为火供能让我们迅速积累富德之粮。粮食,糕点,衣物,金子,银,铜,珊瑚,七宝,玛瑙,象牙等等,可火供也。人人为了消灾,祈福,得安乐,解烦恼,修火供最善妙用也。人人生活在婆娑世界期间火供可以助众生消灾解厄,偿愿满意,但火供终究目的是帮助众生永难烦恼深渊,的无苦真乐,成就涅槃佛果。
导游小杨告诉我,他在寺院里也只见过一次火供。火供充满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在西藏旅游期间,我处处留心,很想了解火供。偶然的机会,我进大昭寺时,从一个藏民口中,知道了一个真人真事火供的例子。我所以把他说出来,不是此事件的神奇和迷信,而是从这件事中,看到政府对一个患有疾病的普普通通千千万万其中一个藏民的重视和责任,也看到国家医疗技术对藏族同胞的惠及。
有一天大清早,我站在随着进入大昭寺排队的朝圣的队伍中,一个在我跟前有着红黑红黑脸堂的藏族汉子,闲着排队,我们两人便聊了起来,我想起导游小杨说的事,便开口问起他西藏火供的事情来,他便侃侃而谈,告诉我一件真实的,就发生在他们镇上的一件事情。一个叫正瓦次丹的藏人,他从小眼睛有顽疾,他阿妈常带他去寺院烧香拜佛,送些酥油糌粑供奉,一次他阿妈领着他经过佛龛时,从佛龛上掉下一个五眼天珠,阿妈觉得是吉祥之兆,便拿起来挂在了小正瓦次丹的脖子上,这颗五眼天珠是真正的天然矿物,十分稀少。随着年龄增大,正瓦次丹的眼疾却越来越严重,阿妈领着他去看了西医和藏医,就是看不好。他们住的地方太偏远,医疗条件差,这也是看不好的原因。慢慢的随着时间,他的眼睛变得模糊起来,一次他不小心,看不清东西,从马背上摔了下去。腿摔伤了不说,最让他心痛的事情,是那颗五眼天珠,摔了一个豁豁。当他长成高大的扎西后,他什么也看不见了,更不幸的是他阿妈也去世了,唯一让他能安静的,就是那颗一直伴随他长大的天珠。一次别人拉着他去寺院转经轮,碰巧有火供仪式,他站在火供前,看不到什么,但是火光映照红了他的脸堂,暖烘烘的温暖无比。喇嘛大师的诵经,一阵低,一阵高,使他在这种宗教的气氛下,徜徉着幻想里。他手里捏着挂在脖子上的五眼天珠,捂摸着,也念念有词的叽咕着。忽然,寺院喇嘛大师,看到了他脖子上的自然天珠。便呐呐自语道:“天珠是古生物化石,天珠是喜马拉雅山的螺化石,天珠是由外太空掉落陨石,天珠是神灵的眼睛……”那大师边说边从正瓦次丹脖子卸下那颗五眼天珠,没有等扎西正瓦反应过来,只听到那大师嘴里念叨着“嗡阿吽”他也没有经扎西正瓦的同意,就把五眼天珠顺手扔到火了,火供了。正瓦次丹哭着喊着不愿意与自己从小朝夕相处的天珠分开。但是喇嘛大师冷冷地说“善行必有善果,不必难受你会得到善报的,扎西。”后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次他跟别人去山上放牦牛,被一对发情的公牦牛打架,牛顶疯了,顺便连一旁的他也被顶到雅鲁藏浦江里面去了,大家叹着气,都说正瓦次丹活不成了。正好这时来了一辆卡车,里面有两个战士,这两个金珠玛米知道有人掉到江里后,连忙停住车,衣服都没有脱,直接跳到雅鲁藏浦江里把他救了上来,两个金珠玛米走时,还给他留下了吃的和几件干衣服,后来这两个战士连名字和地址都没有说,就开着车走了。
我们排着朝圣的队伍,又往前走了一大段后,我前面的红脸汉子,不讲了,他拿出一了盒烟,递给我一根烟,我其实不抽烟,但是不扫他的兴趣,就抽了起来。我抽着烟,焦急的目光看着他的脸,他故意眨巴眼睛,转过去身子,仿佛讲累了不想说了,我却想问他,后来哪个正瓦次丹怎么样?但是他又没有开口,心里想还是不要打搅人家吧,正在矛盾中,但是心里还是不甘,还是想上前多问上他几句。这时,那个藏族汉子默默地把烟抽完,跟着长长队伍走了一段路。忽然他转过了身,直勾勾看着我的眼睛说。“你知道正瓦次丹后来如何吗?”我连忙摇摇头,但是我的眼睛,一直盯着他的眼睛,想得到回答。他接着说:“前年春天正瓦次丹的眼睛被大城市来的巡回医疗队治好了,能看见了。”我绷紧的脸上,马上绽露出喜悦,我连忙问“他完全可以看见了”他点了一下头,肯定地说:“能看到了,为了能治好他的眼疾,巡回医疗队的医生,让他坐飞机去了北京,并且给他换了眼角膜,从北京城里回来时,他完完全全变成了正常人,什么东西都看到了。不过更神奇的事情你想不到?”我诧异极了“什么事情?”那藏族汉子不紧不慢地说:“正瓦次丹眼睛好后,有天他拿着酥油和花,去寺院里献酥油,哪个喇嘛大师认出了他,顺手又把那颗没有在火供中烧掉的五眼天珠,送还给了他,至今那颗五眼天珠还戴在正瓦次丹的脖子上。”
我听后更惊讶了,呆呆地站在原地,一直在思索这件事情……排队进大昭寺朝圣的队伍,把我远远拉在了后面……在西藏见过的,没有见过的许许多多事情像过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浮现,特别是那些为西藏做出贡献的人,让我肃然起敬起来。
孙满星,男,西安市人,下过乡,当过兵,西安市作协会员。在《香港文学》发表过多篇小说。《西部电影》发表电影文学剧本。《延河》《长安》《华商报》发表散文。《兰州军区小说集和散文集》里收有作品。《秦川》杂志发表多篇散文,小说和游记。等。曾获过《西安晚报》优秀散文奖,曾获过全国影评二等奖,获过市总工会、市作协表彰等。陕西电视台,《都市碎戏》写过二十多个碎戏剧本,并且拍摄播出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