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女孩每天写1000字
心中要有一盏灯  ----读贾平凹《带灯》有感

心中要有一盏灯  ----读贾平凹《带灯》有感

作者: 玉一梭 | 来源:发表于2017-02-26 22:30 被阅读353次
心中要有一盏灯  ----读贾平凹《带灯》有感

“她喜欢在山上跑,喜欢跑累了就在山坡上睡觉。她看见过盈川的烟草在风里满天飞絮,她看见过无数的小路在牵着群峦,乱云随着落日把众壑冶得一片通红。......还有那树和树下的草,你看着它们,它们在那儿开花,你不看着它们,它们还在那儿开花,风怀其中,色彩摇曳。”

这是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带灯和带灯所在的樱镇。带灯是小说《带灯》的主人公,樱镇政府的女干部,后接任综治办主任。维稳是她工作的主要内容,她原名萤,因看到诗词里描写萤火虫“萤虫生腐草”,心里不舒服而改名“带灯”。贾平凹先生描写的带灯年轻貌美,初到樱镇政府时,满怀热情和理想,爱打扮,爱穿高跟鞋,爱读书,喜宁静,不想当官只想进步,显得孤芳自赏却又有那么一点不合时宜。她每天处理的不是矛盾纠纷就是上访事件,面对的都是像朱召财、王随风、王后生、张膏药等等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农民的鸡毛蒜皮和纠缠麻烦。农村的琐事让她心烦又往往心生同情。依带灯所言,樱镇地处偏远的秦岭山区,经济落后,人贫困了容易凶残,使强用狠,铤而走险,村寨干部又多作风霸道,中饱私囊,民间积怨深厚。而带灯善良、能干、坚持原则,既不愿意伤害本身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的村民,又要维护一方太平,坚守维稳“第一道防线”。她在这种极端矛盾的心理状态下履行着乡镇干部的职责,每天不辞辛劳地奔波在山路上,吃大锅饭,住大沟,睡大坑,废寝忘食地工作着。在了解到东岔沟村十三个妇女的丈夫在大矿区打工染上矽肺病的情况后,带灯和竹子主动收集证据,为他们的赔偿到处奔波……带灯同情农民,极力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有时还自己掏钱,以维系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带灯》是贾平凹先生所写的又一部反映当下处于政治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农村现状的小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日益增多,加之不同程度地存在官风疲沓、民风不正、道德滑坡现象,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导致上访事件不断。如书中所写“社会问题像陈年的蜘蛛网,动哪儿都往下落灰尘。”而乡镇干部处于解决矛盾和履行职责的前沿阵地,无论农民有理无理,只要他们上访,乡镇干部都得想办法解决。小说中提到的市委黄书记要到樱镇调研和视察时,带灯和竹子她们想方设法堵截老上访户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乡镇屡见不鲜。同时,农民在尝到上访甜头后,认为上访成本低、风险小,就会频频借用上访的手段谋取利益,甚而形成上访专业户、集体上访户、缠访户等等,逼迫政府解决大小事。“镇政府如赶一辆马车,已破旧,车箱却大,什么都往里装,摇摇晃晃,却到底还是在走。”小说透过带灯这样一个人物,一方面反映目前乡镇政府日常工作的繁杂,乡镇干部的现实处境,比如有一次带灯和竹子赶到县医院接喝农药的上访户,竹子与信访局的人顶嘴,对方问她:你还噪哩,你叫啥名字?竹子说:我叫啥名字?我们乡镇干部的名字就叫鳖!一委屈,两股子眼泪流下来,又哭了。另一方面,小说通过带灯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小到邻里为争一棵柿子树,大到干部作风、贪污腐败等问题,尤其薛、元两家因经济利益而发生的沙厂争斗事件,两个乡村强人相争,镇长却搞跷跷板以求平衡,映射出中国当代社会的矛盾与冲突。显然,仅凭个人,带灯是无力改变樱镇目前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但是她心中有一盏灯,虽然是很微弱的力量,但她可以自己发一点光,让老百姓感到温暖,看到希望。在长期工作中带灯结识了许多老伙计,她们帮助带灯开展工作,也与带灯成为了好朋友。在知道带灯和竹子受到处分后,二十四个老伙计想着怎样去安慰,带什么东西,说什么话,可又似乎全都不妥,最后商量什么话都不用说,集合起来做一顿揽饭给她们吃的情景,我读着读着不禁泪流满面,心塞难耐,带灯的痛苦是无法救赎的,她是现世中的萤火虫,带着一盏灯在黑夜中巡行,光线很微很弱,却拼命地燃烧和照亮。她说:工作就像嫁郎一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看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也就这样了,深山里也有棠棣么,花只顾自己开。

佛语:“一灯能除千年暗”。黑暗之中,看见一支蜡烛点亮,你会感觉到温暖,感觉到光明,为什么不自己成为那根蜡烛呢?带灯从一出场就浮现着与众不同的超然脱俗。她坚强、乐观、有追求,还有梦,她那颗纯净的心,如池塘莲耦,即便身在污泥中,其所追求的仍是那种至纯至净的人生。她有丰富的内心和丰沛的情感,她更愿意在乡间的山风树谷中寻找安宁。她每天面对最让人无法摆脱的杂乱沉重,内心却不断向上飞升,带灯在现实中无处可逃的时候,她把理想放在了情感想象之中,远方的乡人元天亮成了她在浊世中的精神寄托,避风的港湾。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亮点所在。她不断地给他写信,“镇政府的生活常常像天心一泊的阴云时而像怪兽折腾着我,时而像墨石压抑我,时而像深潭淹没我,我盼望能耐心地空空地看着它飘成白云或落成细雨。所以更是想念你而怜惜这生命的时刻。我知道我的头顶上有太阳,无论晴朗还是阴沉,而太阳总在。我也知道我能改变些东西,但我改变不了我的心,如同这山上草木四季变化而不变的是石头。你已经像是我上山时的背篓,下田时的镢锹,没有话语,却时刻不离我的手。”她还向他倾诉:“天灾是上天和人激烈的对话,沟通和协商,那么镇政府在其中应该做什么呢?我心中也洪水滔滔就不指望谁来抗洪,理顺自己的气韵,疏导生活的脉络,只要是进入我生命中的真情真爱,我都在心中尊敬,维护和经营。看日子整齐地过来,无序而去,我还要认真地活,就像蝉儿一样怎么过我也怎么过,唱着别人或许聒噪而我觉得快乐的歌。”

诗人说,“如果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诚然,在当前改革深入推进的关健时期,我国农村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乡村治理环境还需要涵养,基层社会管理制度还需要完善,但对每个人而言,首先要让自己心中有一盏灯,人人心中有灯,更多的人去积极面对和解决,农村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好;人人心中有灯,照亮自己,更照亮了别人,就会汇成整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这也正是小说最后出现了一大片荧火阵,如佛光缭绕,所要表达的象征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中要有一盏灯  ----读贾平凹《带灯》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ua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