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访实录:
每一个班级,都客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学困生,他们构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困生摆脱困境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得失。
正逢放寒假,我来到了小浩的家里,根据家长的提示,小浩的寒假作业几乎一点没做,为了让他尽快地把作业完成,决定利用空闲时间进行一次家访。来到小浩家,看到身体胖乎乎的小浩,做也没有一点起色,我决定让学生摆脱家长因为溺爱而造成的后果。
我的思考:
要帮助学困生摆脱成长过程中的困境,我必须做好细致的工作,要走进他的心灵空间。
(1)想方设法,对症下药,是治病的关键。
在本次家访座时,要巧妙地查询他们走进困境的历史,尽可能多了解他们的有关案例,不过,这种家访,要注意不要让家长在场。随时根据所得到的信息,实施教育举措,效果很理想。
(2)师生沟通,直接点击学生心灵层面
必须在自己的心灵空间构建爱的驿站,要先行主动创设沟通渠道,鼓励他勇敢地说出内心话。事实上,我针对不同的同学采用不同的对应方法以正确的人生标准严格要求,努力做到严爱有度,关爱的气氛必须要浓郁。
我的反思:
1.要注意家庭教育方法
国外流传着这样一首《育儿歌》:“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这首育儿歌,含有丰富的哲理,说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有密切的关系。
2.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良好的责任心是要靠坚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来维持的,而这恰恰是许多孩子所缺失的,孩子往往好奇心很强,兴趣爱好也很广泛,但就是做起事情来却只有几分种的热度,不是虎头蛇尾就是半途而废,稍稍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不愿意再坚持下去,在别人看来就非常没有责任心。因此,为了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家长平时就应当注意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交给孩子去做的事情,不管是大是小,家长都要全程地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地纠正,决不允许孩子做到一半就随意放弃,要直到孩子从头至尾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做完做好才能罢休。另外,为了使孩子能够更好地坚持把一件事做完,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的任务,如果一下子就把孩子给吓倒了,他就不会再有信心去努力了;交给孩子的任务可以经常换换花样,要给孩子一定的新鲜感,不要老让孩子总是重复地去做一件事,那样孩子迟早会失去兴趣的。
我的指导策略:
归纳出了要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喜欢且经常与孩子亲近,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2.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乐于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3.善于和孩子交流和沟通思想感情;
4.家庭在有明确的“公约”,使孩子有规可循;
5.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6.按照孩子的程度,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
7.致力于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
总之,本次家访时我感受到“三位一体”教育的紧密结合势在必行!
网友评论